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05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接头组件、充电组件和热管理组件,接头组件用于连接电动车辆,且包括充电接头以及热管理接头,充电接头用于与电动车辆的受电座对接,热管理接头用于与电动车辆的控温管路对接,受电座与电动车辆的电池包连接,控温管路用于通过导热介质对电池包进行控温;充电组件用于向电池包进行充电;热管理组件包括热管理管路、控制器和冷却器,热管理管路与热管理接头连接,进而经热管理接头与控温管路之间循环导热介质,控制器设置成能够控制冷却器在充电组件对电池包的充电过程中以及充电结束后对热管理管路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冷却。从而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从而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从而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减少用户的时间成本,电池的超短快充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发展的目标。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电池包会产生大量热量,产生的热量如果无法快速及时地导出,会导致电池单体温度过高,性能下降,还会造成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热失控概率提高。
[0003]为了避免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电池包出现热失控的情况,通常会设置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以对电池的热量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完全内置车辆中,而电池包的充电过程发热量大,对内置热管理系统冷却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内置热管理系统消耗电池包电量,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接头组件、充电组件和热管理组件,接头组件用于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电动车辆,且包括充电接头以及热管理接头,所述充电接头用于在所述接头组件连接到所述电动车辆时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受电座对接,所述热管理接头用于在所述接头组件连接到所述电动车辆时与所述电动车辆的控温管路对接,所述受电座与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包连接,所述控温管路用于通过导热介质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控温;充电组件与所述充电接头连接,进而经所述充电接头和所述受电座向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热管理管路、控制器和冷却器,所述热管理管路与所述热管理接头连接,进而经所述热管理接头与所述控温管路之间循环所述导热介质,所述控制器设置成能够控制所述冷却器在所述充电组件对所述电池包的充电过程中以及充电结束后对所述热管理管路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冷却。由此可以将热管理组件内置于充电设备内,并与车辆的控温管路配合,有效降低对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冷却能力要求;同时热管理组件除了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外,还在充电完成后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无需消耗电动车辆的电量来对电池包进行冷却,从而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设备或所述电动车辆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电池包或所述电池包的充电环境进行检测温度,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开关所述冷却器,并且/或者调节所述冷却器的冷却功率。由此,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至控制器,从而控制冷却器运作,满足电池包充电过程中的冷却功效,避免出现热失控等情况。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触发所述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由此,可通过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作为提示信号,便于及时对电池包进行温度控制,避免电池包出现温度持续上升引起的热失控。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辆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接头组件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触发所述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来触发报警器,从而提高报警器触发的准确性,减少报警器误触发的情况。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通信接头,所述通信接头连接所述控制器,并在所述接头组件连接到所述电动车辆时与所述电动车辆的通信座对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能够经所述通信座和所述通信接头传输至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接头与通信座连接,可以加快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传输效率,便于控制器及时接收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以快速控制部件执行动作。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加热器,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充电组件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前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导热介质进行加热。由此,通过加热器为导热介质升温,以便于快速将电池包的温度上升到合适的温度值,从而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性能。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调压装置,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调压装置调节所述导热介质的压力。通过调压装置调节位于热管理管路中的导热介质的压力,配合冷却器快速实现冷却功能。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独立于所述控制器的延时关闭电路,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充电组件对所述电池包的充电结束且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延时关闭电路,所述延时关闭电路设置成在被触发后延时关闭所述冷却器。通过独立于控制器的延时关闭电路进行延迟关闭冷却器以解放控制器,从而可以降低控制器负荷,或者通过休眠控制器而达到省电效果。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电动车辆插拔设置的绝缘插柱,所述热管理接头和所述充电接头设置于所述绝缘插柱内,所述热管理接头包括第一热管理接头和第二热管理接头,所述第一热管理接头用于向所述控温管路输入所述导热介质,所述第二热管理接头用于从所述控温管路输出所述导热介质,在所述绝缘插柱的横截面上,所述充电接头相对于所述绝缘插柱居中设置,所述第一热管理接头和所述第二热管理接头排布于所述充电接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热管理接头和所述第二热管理接头通过所述绝缘插柱与所述充电接头热耦合。由此,可以利用第一热管理接头和第二热管理接头对充电接头进行冷却,同时有效减小第一热管理接头和第二热管理接头之间的热传递。
[0014]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横截面上,所述第一热管理接头与所述充电接头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热管理接头与所述充电接头之间的间隔距离。由此,可利用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优先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提高电池包的热管理效果。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接头组件进行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绝缘插柱内,其中在所述横截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到所
述充电接头的最短间隔距离小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到所述第一热管理接头和所述第二热管理接头的最短间隔距离。由此,将温度传感器靠近充电接头,且相对远离第一热管理接头和第二热管理接头设置,可降低温度传感器受到第一热管理接头和第二热管理接头的温度影响,从而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快速且准确地检测出充电接头的温度。
[0016]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充电接头的周向,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热管理接头和所述第二热管理接头之间,且沿所述充电接头的径向,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充电接头的径向间隔距离小于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第一热管理接头和所述第二热管理接头的径向间隔距离。由此,将温度传感器更靠近充电接头设置,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快速且准确地检测出充电接头的温度。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接头组件,用于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电动车辆,且包括充电接头以及热管理接头,所述充电接头用于在所述接头组件连接到所述电动车辆时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受电座对接,所述热管理接头用于在所述接头组件连接到所述电动车辆时与所述电动车辆的控温管路对接,所述受电座与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包连接,所述控温管路用于通过导热介质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控温;充电组件,与所述充电接头连接,进而经所述充电接头和所述受电座向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热管理管路、控制器和冷却器,所述热管理管路与所述热管理接头连接,进而经所述热管理接头与所述控温管路之间循环所述导热介质,所述控制器设置成能够控制所述冷却器在所述充电组件对所述电池包的充电过程中以及充电结束后对所述热管理管路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冷却;其中,所述热管理管路为脉动式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或所述电动车辆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电池包或所述电池包的充电环境进行检测温度,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开关所述冷却器,并且/或者调节所述冷却器的冷却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触发所述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辆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接头组件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触发所述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通信接头,所述通信接头连接所述控制器,并在所述接头组件连接到所述电动车辆时与所述电动车辆的通信座对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能够经所述通信座和所述通信接头传输至所述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加热器,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充电组件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前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导热介质进行加热。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调压装置,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成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璐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