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9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包括暂存装置、循环输送装置、提升装置和控制装置,循环输送装置包括回送物料托板、输送物料托板和输送链板,回送物料托板和输送物料托板水平设置在输送装置内,回送物料托板位于输送物料托板正上方,输送链板纵向绕物料托板;暂存装置位于循环输送装置回料端的下方与其相连,提升装置位于暂存装置下方与其连接,提升装置的出口位于循环输送装置回料端上方,提升装置与循环输送装置通过循环输送装置的回料口连接;水平输送装置、循环装置和提升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能够将暂时储存的豆粕回送至循环输送装置,和生产线上的豆粕统一打包,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打包效率。提高了打包效率。提高了打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豆粕打包
,尤其涉及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据报道,我国每年大约有8000多万吨的大豆压榨量,按照豆粕78%的得率,90%的豆粕需要打包,每年需要打包销售的豆粕可达5600余万吨,目前,一般豆粕生产企业采用单层刮板输送设备输送豆粕、计量打包称的方式打包,难免会出现计量打包称发生故障,打包不及时,豆粕在刮板输送设备上堆积导致输送装置过载,如果直接将输送装置关停,必然会影响豆粕整条生产线的运营,造成不便和损失。
[0003]为了避免输送装置关停,操作者往往将无法及时打包的豆粕暂存在储料箱,再对储料箱中的豆粕进行打包,这种措施虽然没有影响豆粕整条生产线的运营,但不能统一打包,增加了打包劳动量和打包设备投入,并且不能集中运输打包好的产品,给厂家带来不便,影响生产效率。
[0004]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现状,研发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能够自动将暂时储存到储料箱中的豆粕运回至输送设备进行统一打包,提高生产效率。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包括暂存装置、循环输送装置、提升装置、水平输送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回送物料托板、输送物料托板和输送链板,所述回送物料托板和所述输送物料托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内,所述回送物料托板位于所述输送物料托板正上方,所述输送链板纵向环绕所述回送物料托板,所述循环输送装置的一端为回料端,所述循环输送装置的另一端为装载端,在所述回料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卸料口,在所述回料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回料口;所述暂存装置位于所述回料端下方,所述暂存装置通过所述卸料口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相连,所述提升装置位于所述暂存装置的一侧,所述水平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暂存装置的下方,所述提升装置通过所述水平输送装置与所述暂存装置连接,所述提升装置的出口位于所述回料端上方,所述提升装置通过所述回料口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连接。当控制装置接收到操作者输入的回送豆粕信号时,控制水平输送装置和提升装置工作,将暂存装置中的物料运回至循环输送装置再进入打包过程;能够将暂时储存的豆粕回送至循环输送装置,和生产线上的豆粕统一打包,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打包效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链板包括输送链条和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链条两侧,所述循环输送装置的输送电机固定在所述回料端的壳体外侧,所述输送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检测和控制所述输送电机转速,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所述回料端且与所述输送电机链连接,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在所述装载端,所述主动
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通过所述输送链条连接。能够实现对豆粕稳定高效的输送。
[0008]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输送装置为封闭式结构,在所述装载端的上表面设置进料口,在所述循环输送装置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出料口,在所述循环输送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检修口。能够防止豆粕产生的粉尘污染环境的同时方便进料、出料和检修。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料口设置有气动闸阀一和料位感应装置一,所述卸料口设置有气动闸阀二,所述气动闸阀一、所述气动闸阀二和所述料位感应装置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气动闸阀一和所述气动闸阀二的启闭和开合程度,所述料位感应装置一能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打包物料已满的信号和打包装置恢复的信号。当打包不及时时,能够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控制,使没有及时打包的豆粕从循环输送装置中暂存到暂存装置中。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卸料口安装有料位感应装置二,所述料位感应装置二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料位感应装置二能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暂存物料已满的信号。当控制装置接收到暂存物料已满的信号时,控制输送电机降速,能够自动降低豆粕运速,与暂存装置储存豆粕形成双保险,防止豆粕在打包不及时时造成堆积损坏打包装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暂存装置包括卸料斗和暂存罐,所述暂存罐由上部的圆形筒体和下部的锥形筒组成,所述卸料斗通过所述卸料口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暂存罐的进口与所述卸料斗的出口相连,所述暂存罐的出口与所述水平输送装置的进口连接,在所述暂存罐的出口设置有气动闸阀三,所述气动闸阀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能够实现对没有及时打包的豆粕暂存。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输送装置为水平绞龙,所述水平绞龙的壳体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呈U型,所述水平绞龙的进口与所述暂存罐的出口相连,所述水平绞龙的出口与所述提升装置的进口相连。能够实现将暂存装置中的豆粕水平输送至提升装置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装置为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包括提升带、畚斗和机头,所述畚斗均匀且密集地布置在所述提升带上,所述机头上部设置120
°
的挡板一和45
°
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所述挡板二呈帐篷状,所述水平绞龙的出口与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口相连,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出口与所述回料口相连。能够将豆粕提升回送至循环输送装置且能防止豆粕掉落。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暂存罐的出口处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重量感应装置能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暂存物料已清零的信号。当控制装置接收到暂存物料已清零信号时,控制提升装置和水平输送装置暂停工作,能够防止提升装置和水平输送装置空跑。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三台打包装置,所述打包装置包括进称暂存料斗、气动闸阀四、自动上袋设备、抱袋装置和封口装置,所述气动闸阀四位于所述进称暂存料斗的出口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气动闸阀四的启闭和开合程度,所述进称暂存料斗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抱袋装置位于所述进称暂存料斗的出口下方,所述自动上袋设备位于所述抱袋装置的一侧,所述封口装置位于所述自动上袋设备的上方,所述自动上袋设备、所述抱袋装置和所述封口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化打包代替人工撑袋和封口,并且能控制每袋豆粕的重量,提高了整个打包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0016]本技术的使用过程:
[0017]当打包装置中任一台出现故障有打包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时,其对应的进称暂存料斗中豆粕会堆积到进称暂存料斗进口处,此时对应位置的出料口处的料位感应器一会向控制装置发出打包物料已满的信号,控制装置控制此处打包装置的气动闸阀四关闭,同时控制此打包装置对应的出料口位置的气动闸阀一关闭,同时控制卸料口处的气动闸阀二打开,循环输送装置将未及时打包的豆粕运输至卸料斗和暂存罐中暂时储存;当控制装置接收到多个打包物料已满的信号时,会控制卸料口处的气动闸阀二加大开合程度,加快没有及时打包的豆粕临时储存在暂存装置中;当卸料口处的料位感应装置二感应到暂存装置中的豆粕堆积到暂存装置的进口处时,向控制装置发出暂存物料已满的信号;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豆粕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暂存装置(3)、循环输送装置(1)、提升装置(2)、水平输送装置(4)和控制装置(6);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包括回送物料托板(11)、输送物料托板(12)和输送链板(13),所述回送物料托板(11)和所述输送物料托板(12)水平设置在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内,所述回送物料托板(11)位于所述输送物料托板(12)正上方,所述输送链板(13)纵向环绕所述回送物料托板(11),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的一端为回料端(114),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的另一端为装载端(113),在所述回料端(114)的下表面设置有卸料口(16),在所述回料端(114)的上表面设置有回料口(15);所述暂存装置(3)位于所述回料端(114)下方,所述暂存装置(3)通过所述卸料口(16)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相连,所述提升装置(2)位于所述暂存装置(3)的一侧,所述水平输送装置(4)位于所述暂存装置(3)的下方,所述提升装置(2)通过所述水平输送装置(4)与所述暂存装置(3)连接,所述提升装置(2)的出口位于所述回料端(114)上方,所述提升装置(2)通过所述回料口(15)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连接;所述水平输送装置(4)、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和所述提升装置(2)均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豆粕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板(13)包括输送链条(131)和多个刮板(132),所述刮板(132)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链条(131)两侧,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的输送电机(117)固定在所述回料端(114)的外侧,所述输送电机(117)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能够检测和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17)转速,主动链轮(112)固定在所述回料端(114)且与所述输送电机(117)连接,从动链轮(111)固定在所述装载端(113),所述主动链轮(112)和所述从动链轮(111)通过所述输送链条(13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豆豆粕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为封闭式结构,在所述装载端(113)的上表面设置进料口(14),在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出料口(110),在所述循环输送装置(1)的上表面设置有检修口(1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豆豆粕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料口(110)设置有气动闸阀一(18)和料位感应装置一(19),所述卸料口(16)设置有气动闸阀二(17),所述气动闸阀一(18)、所述气动闸阀二(17)和所述料位感应装置一(19)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能控制所述气动闸阀一(18)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梅吕勇翟雪静李龙成续开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