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及系统,该机箱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显示屏,第二腔室用于容纳拍摄装置,第三腔室用于容纳主机且主机和第三腔室构成抽拉式配合;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位于第三腔室的两侧使得主机抽出第三腔室时第二腔室内的拍摄装置可拍摄到第一腔室内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通过设置三个空腔,使得在一个机箱中同时容纳了显示屏、拍摄装置以及主机,并且容纳主机的第三腔室和机箱构成抽拉式配合,日常使用时让主机容纳在第三腔室中,机箱的体积与正常主机机箱体积相当;偶尔需要使用数据摆渡功能时,抽出主机让第三腔室内呈中空状,拍摄装置就可以拍摄到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到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到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技术及信息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网络信息安全威胁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日益受到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在不同安全级别网域间进行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成为了政府、军工、金融等重要涉密部门的迫切需要。由于敏感行业部门所构建的内部网络安全等级较高,数据往往需要跨网域对外传输,以实现不同行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在现有技术中,网络防火墙技术已无法全面应对日趋复杂的安全威胁,借助移动加密存储设备进行内、外网数据交换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外泄。GAP技术(安全隔离网闸)的提出,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网域间物理与逻辑隔离的基础上进行可控地自主传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交互的效率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无法满足海量数据传输需要。此外,数据丢失、数据泄漏等因素也严重制约着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有必要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数据传输方法,既保证安全威胁被有效隔离在内网之外,又能确保数据从内网向外网传输过程中高效、及时和完整,从而为电子政务、互联网金融及国家安全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苏飞搏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名为《面向物理隔离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公开号:CN105847290A;公布日:2016年8月1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包括:前置子系统,前置子系统用于接收内网客户业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将要发送的原始业务数据,并将业务数据分拆为多个数据流,并对分拆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数据流转化为可显示的图案信息;成像设备,成像设备用于对图案信息进行显示;拍照设备,拍照设备用于对成像设备上的图案进行拍照;后置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拍照设备发送的图案,并将图案进行解码转化为数据流,并将数据流进行解密、合并重组,形成原始业务数据,并通过数据接口发送给外网业务网络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可实现数据在不同安全级别的网域间安全、高效、可靠地传输。在具体使用时,一般在主机上安装软件实现前置子系统的功能,后置子系统也一般通过在移动终端或主机上安装软件来实现,并且多将成像设备和拍照设备封装在一个机箱里。
[0004]现有技术中的机箱,多为独立的箱体,由于成像设备尺寸一般都较大,并且拍照设备需要拍全成像设备上显示的图案,因此两者之间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导致机箱的体积较大,一般来说,机箱的体积与正常的主机机箱差不多。这样,用户在使用电脑时,主机机箱、数据摆渡系统机箱都需要用到,就非常的占用空间,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将主机机箱和数据摆渡机箱融合在一起,避免了双机箱占用体积过大的情况。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显示屏,第二腔室用于容纳拍摄装置,第三腔室用于容纳主机且主机和第三腔室构成抽拉式配合;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位于第三腔室的两侧使得主机抽出第三腔室时第二腔室内的拍摄装置可拍摄到第一腔室内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
[0007]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前述机箱的用于数据摆渡的系统,将主机机箱和数据摆渡机箱融合在一起,避免了双机箱占用体积过大的情况。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屏以及拍摄装置,主机上待发送的数据经过编码模块编码后在显示屏上以点阵图像或二维码的形式显示,拍摄装置拍摄显示屏上的图像后进行通过解码模块解码后输出,所述的主机、显示屏、编码模块、拍摄装置以及解码模块安装在如前所述的机箱中。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上述两个方案均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三个空腔,使得在一个机箱中同时容纳了显示屏、拍摄装置以及主机,并且容纳主机的第三腔室和机箱构成抽拉式配合,在正常使用时,让主机容纳在第三腔室内部,机箱的体积与正常的主机机箱体积相当;偶尔需要使用数据摆渡功能时,只需要抽出主机,让第三腔室内呈中空状,拍摄装置就可以拍摄到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顶板、其中一个侧板和固定单元、遮光板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12]图3是顶板、其中一个侧板和固定单元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13]图4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其中一个侧板和固定单元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15]图6是侧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9是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用于数据摆渡的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0021]参阅图1、图2和图1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显示屏503,第二腔室用于容纳拍摄装置504,第三腔室用于容纳主机501且主机501和第三腔室构成抽拉式配合;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位于第三腔室的两侧使得主机501抽出第三腔室时第二腔室内的拍摄装置504可拍摄到第一腔室内显示屏503上显示的内容。通过设置三个空腔,使得在一个机箱中同时容纳了显示屏503、拍摄装置504以及主机501,并且容纳主机501的第三腔室和机箱构成抽拉式配合,在正常使用时,让主机501容纳在第三腔室内部,机箱的体积与正常的主机机箱体积相当;偶尔需要使用数据摆渡功能时,只需要抽出主机501,让第三腔室内呈中空状,拍
摄装置504就可以拍摄到显示屏503上显示的内容。
[0022]参阅图3,三个空腔的设置方式有很多种,本技术中优选地,该机箱包括顶板100、侧板200以及固定单元300,所述的侧板200和固定单元300均设置有两个,顶板100和两个侧板200围合构成第三空腔,其中一个固定单元300和侧板200之间构成第一腔室,另一个固定单元300和侧板200之间构成第二腔室。通过顶板100、侧板200以及固定单元300来构成三个腔室,非常方便拆卸和安装,降低了该机箱的加工成本。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100位于水平面内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顶板100的结构如图4所示。侧板200的板面垂直布置且其上方设置有第一侧板翻边210,第一侧板翻边2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1;顶板100的第一安装孔101和侧板200的第二安装孔2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侧板200的两条竖向边缘朝向内侧设置有第二侧板翻边220,侧板200的结构如图6所示。同一个侧板200上的两个第二侧板翻边220之间的距离与主机501的长度相吻合,两个侧板200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板翻边220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显示屏(503),第二腔室用于容纳拍摄装置(504),第三腔室用于容纳主机(501)且主机(501)和第三腔室构成抽拉式配合;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位于第三腔室的两侧使得主机(501)抽出第三腔室时第二腔室内的拍摄装置(504)可拍摄到第一腔室内显示屏(503)上显示的内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00)、侧板(200)以及固定单元(300),所述的侧板(200)和固定单元(300)均设置有两个,顶板(100)和两个侧板(200)围合构成第三空腔,其中一个固定单元(300)和侧板(200)之间构成第一腔室,另一个固定单元(300)和侧板(200)之间构成第二腔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100)位于水平面内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侧板(200)的板面垂直布置且其上方设置有第一侧板翻边(210),第一侧板翻边(2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1);顶板(100)的第一安装孔(101)和侧板(200)的第二安装孔(2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侧板(200)的两条竖向边缘朝向内侧设置有第二侧板翻边(220),同一个侧板(200)上的两个第二侧板翻边(220)之间的距离与主机(501)的长度相吻合,两个侧板(200)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板翻边(220)之间的距离小于主机(501)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单元(300)包括扁平状的盒体(310),盒体(310)固定安装在侧板(200)上且盒体(310)的盒口朝向侧板(200),盒体(310)和侧板(200)构成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310)为方形板以及方形板四周设置的翻边,该翻边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311);第二侧板翻边(22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1),侧板(200)的第三安装孔(221)和盒体(310)翻边上的第四安装孔(3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翻边之间通过L型固定片(320)和螺丝紧固,第一侧板翻边(210)上设置有用于避开螺帽的槽口(212);盒体(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辉,郭玉刚,张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