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52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4
本申请涉及机器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传送外壳的传输架,所述传输架沿长度方向一侧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冠簧的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冠簧传输到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第一送料振动盘,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冠簧传输到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第二送料振动盘,所述机架沿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传输外壳的第三送料振动盘,所述传输架远离所述第三送料振动盘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冠簧的拉拔力检测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冠簧插孔的安装效率的效果。高冠簧插孔的安装效率的效果。高冠簧插孔的安装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装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技发展,电连接器已经广泛应用于通讯电源、汽车、医疗、航天航空、国防等领域。冠簧插孔作为电连接器的一种,代替密绕线簧的高价格,以及定位爪的不良接触寿命以及挂伤工作,冠簧产品具有高可靠性、拔力柔和、接触电阻小、抗震、耐冲击等特点成为目前连接器插孔插座的最理想接触件。
[0003]常规的冠簧插孔是由外壳及冠簧装配在一起得到,然而,为提高电连接器的性能,市场上的冠簧插孔采用双冠簧,一个插孔沿外壳周向开设,另一个插孔开设在外壳底部,为了提高冠簧安装的准确性,市场上通常采用两个设备分别对两个冠簧进行安装,但是这种方案会降低冠簧插孔的安装效率,对此情况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冠簧插孔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传送外壳的传输架,所述传输架沿长度方向一侧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冠簧的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冠簧传输到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第一送料振动盘,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冠簧传输到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第二送料振动盘,所述机架沿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传输外壳的第三送料振动盘,所述传输架远离所述第三送料振动盘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冠簧的拉拔力检测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送料振动盘将外壳传输到传输架上,当传输架将外壳传送到第一安装机构时,通过第一送料振动盘将冠簧传送到第一安装机构,通过第一安装机构将冠簧嵌入外壳沿周向开设的插孔内;再将外壳传送到拉拔力检测机构,进行拉拔力大小检测和冠簧到位检验;经过检验后,将外壳传送到第二安装机构,通过第二送料振动盘将冠簧传送到第二安装机构,通过第二安装机构将冠簧嵌入外壳底端开设的插孔内;再将外壳传送到拉拔力检测机构,经过检验后,将外壳传送到下料机构;相比于市面上对外壳的两个插孔由两台设备分别进行安装,本方案中将两个安装工序集成在一台设备上,本申请中的方案可以提高冠簧插孔的安装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架上的第一定位块、设置于所述传输架上且供冠簧放置的放置槽、设置于所述放置槽槽底的安装块、设置于所述放置槽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块一侧的移动通槽、设置于所述移动通槽内的第二定位块,所述机架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块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定位块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运动的移动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所述安装块沿垂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升降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壳传输到传输架时,将外壳的插孔嵌入第一定位块,
利用第一定位块使得外壳插孔始终朝向一致,当外壳运输到放置槽时,利用移动组件将第二定位块滑移至放置槽内,使得第二定位块接住外壳,同时利用第二定位块降低外壳侧翻的概率,使得外壳的插孔正对放置槽,当冠簧传输到放置槽时,利用第一升降组件使得安装块沿垂直方向运动,从而由安装块将冠簧推进插孔内,完成第一个冠簧安装工序。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架靠近所述安装块一侧且供所述安装块移动的通孔、设置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传输架一侧的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内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块朝向所述输出轴一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缸带动输出轴沿气缸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当输出轴朝放置槽方向运动时,安装块将冠簧嵌入插孔内,当输出轴朝远离放置槽方向运动时,安装块远离放置槽且等待下一次安装动作。
[0012]可选的,所述机架靠近所述移动通槽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块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块一侧的第一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所述第一移动块一侧且供所述第一移动块滑移的第一滑移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块远离所述第一滑移槽一侧的第二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所述第二移动块一侧且供所述第二移动块滑移的第二滑移槽、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块远离所述第一移动块一侧且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移槽内壁的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块沿长度方向一侧的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机架一侧的第二升降组件,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限位槽一侧设置有缺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块在滑移槽内沿长度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块带动第二定位块在移动通槽内沿长度方向运动,利用第二升降组件将限位块沿限位槽的垂直方向移动,当限位块嵌入限位槽时,对第二移动块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第一移动块停止运动,当限位块脱离限位槽时,解除对第二移动块的限位,从而使得第一移动块沿长度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定位块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通过弹簧的复位功能,使得第二移动块的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更为顺滑;利用缺口与限位槽槽口抵接后,限位块朝限位槽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第二移动块复位。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块内且供冠簧滑动的滑动孔、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的滑动杆、设置于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传输架一侧的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块远离所述机架一侧且与所述滑动孔连通的压缩孔、设置于所述压缩孔内的压缩块、设置于所述压缩块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块一侧的第三气缸。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滑动杆运动,滑动杆将冠簧推进滑动孔内,由于冠簧的长度大于插孔的长度,利用第三气缸带动压缩块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通过压缩块在不破坏冠簧的性能的情况下,将冠簧进行压缩,使得冠簧更容易嵌入插孔内,再通过滑动杆将冠簧推进外壳底端开设的插孔内,完成第二个冠簧安装工序。
[0016]可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下料架、设置于所述机架靠近所述下料架一侧的废料孔、设置于所述下料架沿长度方向一侧的第四气缸、设置于所述第四气缸内的输出棍,所述输出棍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下料架靠近所述第四气缸一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四气缸带动下料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若传输架传送到下料架的产品有问题,将通过第四气缸将下料架朝第四气缸方向移动时,
露出废料孔,将有问题的产品排到废料孔内;若传输架传送到下料架的产品没有问题,将下料架遮盖废料孔,使得正常的产品从下料架排出,降低不良产品混合在正常产品内的概率。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块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远离所述传输架一侧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靠近所述第三支撑块一侧设置有滑动棍,所述第三支撑块靠近所述滑动棍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滑动棍滑移的滑移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五气缸带动滑动棍在滑移孔内往复移动,滑动棍进一步加强对冠簧进行安装,若冠簧在第二安装机构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传送外壳的传输架(2),所述传输架(2)沿长度方向一侧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冠簧的第一安装机构(3)和第二安装机构(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冠簧传输到所述第一安装机构(3)的第一送料振动盘(5),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冠簧传输到所述第二安装机构(4)的第二送料振动盘(6),所述机架(1)沿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传输外壳的第三送料振动盘(7),所述传输架(2)远离所述第三送料振动盘(7)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8),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冠簧的拉拔力检测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架(2)上的第一定位块(10)、设置于所述传输架(2)上且供冠簧放置的放置槽(11)、设置于所述放置槽(11)槽底的安装块(15)、设置于所述放置槽(11)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块(10)一侧的移动通槽(12)、设置于所述移动通槽(12)内的第二定位块(13),所述机架(1)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块(13)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定位块(13)沿所述机架(1)长度方向运动的移动组件(1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供所述安装块(15)沿垂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升降组件(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6)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架(2)靠近所述安装块(15)一侧且供所述安装块(15)移动的通孔(17)、设置于所述机架(1)远离所述传输架(2)一侧的第一气缸(18)、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18)内的输出轴(19),所述输出轴(19)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块(15)朝向所述输出轴(19)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双冠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靠近所述移动通槽(12)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块(20),所述移动组件(1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块(13)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块(20)一侧的第一移动块(2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0)靠近所述第一移动块(21)一侧且供所述第一移动块(21)滑移的第一滑移槽(50)、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块(21)远离所述第一滑移槽(50)一侧的第二移动块(2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0)靠近所述第二移动块(23)一侧且供所述第二移动块(23)滑移的第二滑移槽(22)、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块(23)远离所述第一移动块(21)一侧且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移槽(22)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胜唐波文东齐史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