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波解冻装置和解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38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频波解冻装置,通过对夹持在相对电极间的冷冻食品(R)施加由高频振荡器(50)产生的高频电能,进行电感应加热,来对冷冻食品(R)进行解冻处理。高频波解冻装置(10)的解冻部分包括:作为前段的第一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2);作为后段的第二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3);作为更后段的第三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4)。第一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2)的电极面的面积设定为比冷冻食品(R)的被夹持面的面积小,第二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3)的面积设定为比第一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2)的面积大,第三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4)的面积,设定为比第二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303)的面积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借助于对经过冷冻加工处理的肉类以及鱼类和贝类等冷 冻食品施加高频波进行解冻处理的。
技术介绍
以往,如专利文献1 (特开平8—266257号公报)所记载的、借助 于对冷冻食品施加高频波进行解冻处理的高频波解冻装置已为公众所 知。这种高频波解冻装置,在把冷冻食品夹持在一对相对电极之间的状 态下,通过相对电极把高频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电能提供给冷冻食品, 利用所提供的髙频电能产生的电感应加热,使得夹持在相对电极之间的 冷冻食品解冻。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高频波解冻装置中,采用的是用一对相对电 极可靠地覆盖着冷冻食品,使得在加热对象物品内部产生均匀的电场。 但在这种电极相对的情况下,由于高频能量有集中于介质的边界,即冷 冻食品的棱角边缘部分的倾向,所以这些部分要比其它部分更容易被加 热,因而存在冷冻食品不能均匀地解冻的问题。特别是,当冷冻食品是肉类时,由于这种肉类中所含有的肥肉的介 质损耗和导电率都很高,除了高频电感应加热之外,还处于用焦耳热加 热的状态,所以当这种肥肉位于冷冻肉类的棱角边缘部分上时,被解冻 肉类的棱角边缘部分将处于煮熟的状态,产生使商品价值降低的不利情 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始终对冷冻食品进行均匀而适当的解冻 处理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频波解冻装置,通过用解冻部分对加工成所要求厚 度的冷冻食品施加高频电能进行电感应加热,来对其进行解冻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冻部分包括第一相对电极,在夹持所述冷冻食品的 电极板中,至少一块电极板的板面形状比所述冷冻食品的被夹持面的形 状尺寸小;第二相对电极,在夹持所述冷冻食品的电极板中,至少一块 电极板的板面形状比所述小尺寸电极板的板面形状的尺寸大;以及高频 波供给部分,在通过所述第一相对电极向所述冷冻食品供给高频电能之 后,再通过所述第二相对电极向所述冷冻食品供给高频电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频波解冻装置,加工后的冷冻食品,做成具有预先 规定尺寸大小的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等具有所要求厚度的立体形状,夹 持这种冷冻食品的第一相对电极设定为其电极板中至少一块电极板的 板面形状比冷冻食品的被夹持面的形状尺寸小,所以,在解冻处理的初 期,避免了高频能量集中在冷冻食品的棱角边缘部分上,并以比其他部 位低的水平对这一部分进行高频加热,来进行解冻处理。因此,消除了 在解冻处理的初期冷冻食品的棱角边缘部分过热、解冻状态不均匀的不 利情况。用于第二阶段解冻处理的第二相对电极,由于其电极板中至少 一块电极板的板面形状比第一相对电极的上述小尺寸电极板的板面形状 大,所以能用相对电极基本可靠地覆盖冷冻食品的棱角边缘部分,这样 高频能量就集中在用第一相对电极没有充分解冻的冷冻食品的棱角边缘 部分上,使其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加热。因此,冷冻食品在完成了利用高频加热进行解冻处理的状态下,在解冻温度方面相差不大,能均匀地进 行解冻。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高频波解冻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i中所示的高频波解冻装置的n — n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i中所示的高频波解冻装置的ni—ni线的剖面图。 图4 (a)是用于说明第一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俯视尺寸的俯视图;图4 (b)是用于说明第二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俯视尺寸的俯视 图;图4 (c)是用于说明第三上部电极组用的单元电极俯视尺寸的俯视 图;图4 (d)是用来比较的参考图。图5是用于说明高频波解冻装置的运转控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图6是表示操作盘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图。图7 (a)是用于说明第一阶段的施加高频波进行解冻处理的立体说 明图;图7 (b)是用于说明第二阶段的施加高频波进行解冻处理的立体 说明图;图7 (c)是用于说明第三阶段的施加高频波进行解冻处理的立 体说明图。图8 (a)是用于说明比较例1的施加高频波进行解冻处理的立体说 明图;图8 (b)是用于说明比较例2和3的施加高频波进行解冻处理的 立体说明图。图9 (a)是表示在冷冻食品静止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频波解冻 装置中,只有第一上部电极以规定的间隔对着冷冻食品的状态的立体说 明图;图9 (b)是表示在冷冻食品静止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频波解 冻装置中,第一上部电极和第二上部电极都以规定的间隔对着冷冻食品 的状态的立体说明图;图9 (c)是表示在冷冻食品静止方式的第一实施 方式的高频波解冻装置中,第一上部电极、第二上部电极和第三上部电 极都以规定的间隔对着冷冻食品的状态的立体说明图。图10 (a)是表示在冷冻食品静止方式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高频波解 冻装置中,只有第一上部电极以规定的间隔对着冷冻食品的状态的立体 说明图;图10 (b)是表示在冷冻食品静止方式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高频波 解冻装置中,第一上部电极和第二上部电极都以规定的间隔对着冷冻食 品的状态的立体说明图。图11 (a)是用数值来表示解冻处理刚结束之后,实施例中的温度 分布的表;图11 (b)是用数值来表示解冻处理刚结束之后,比较例1 中的温度分布的表;图11 (C)是用数值来表示解冻处理刚结束之后,比 较例2中的温度分布的表;图11 (d)是用数值来表示解冻处理刚结束之 后,比较例3中的温度分布的表。另外,图11 (a) 图11 (d)中加「a」 的,表示表面层的温度分布;加「b」的,表示上下方向中央部位的温度分布。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高频波解冻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沿图i中所示的髙频波解冻装置的n — n线的剖面图,图3 是沿图i中所示的高频波解冻装置的in—m线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髙频波解冻装置10包括运送机构(运送装置)20,其在前后方向(图i的左右方向)长的箱形的装置主体ii内,把冷冻食品R从该装置主体11的前端向后端输送;相对电极30,在上下方向上 相对配置,对由该运送机构20所运送的冷冻食品R施加高频波;升降机 构40,使配置在这些相对电极30内部上方的电极(后述的第一 第三上 部电极组32、 33、 34)升降;以及高频振荡器(高频波供给部分)50, 设置在上述装置主体11的顶板111上。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解冻部分包括上述运送机构20、上述相对电极30 和上述高频振荡器50。为了支撑上述运送机构20,上述装置主体11在下部具有一对在宽 度方向上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框架12。各支撑框架12的前后长度比装 置主体ll的长度还要长,并且各自在其长度方向的全长上,设有多根等 间距、向下突出的支柱13。在装置主体11的前壁112上,设有从下边缘 部分向上方切除的输入口 14。输入口 14用于把冷冻食品R运到装置主 体11内部去。在装置主体11的后壁113上,设有具有与输入口 14同样 形状的输出口 15。输出口 15用于把冷冻食品R从装置主体11内部运到 外部去。在上述输入口 14和输出口 15上,分别设有具有能升降结构的隔板 16,以及使上述隔板16升降,并使输入口 14和输出口 15打开或关闭的 开关装置17。上述开关装置17,具有以纵向放置方式分别附设在前壁112 和后壁113上方位置上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对开关气缸171;以及从各 开关气缸171向下前进或者后退的活塞杆172。各活塞杆172的下端部连 接在隔板16上,通过活塞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频波解冻装置,通过用解冻部分对加工成所要求厚度的冷冻食品施加高频电能进行电感应加热,来对其进行解冻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冻部分包括:    第一相对电极,在夹持所述冷冻食品的电极板中,至少一块电极板的板面形状比所述冷冻食品的被夹持面的形状尺寸小;    第二相对电极,在夹持所述冷冻食品的电极板中,至少一块电极板的板面形状比所述小尺寸电极板的板面形状尺寸大;    以及高频波供给部分,在通过所述第一相对电极向所述冷冻食品供给高频电能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二相对电极向所述冷冻食品供给高频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泰司今堀敏弘
申请(专利权)人:山本比你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