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30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料运输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车斗,车斗包括废料箱、集水箱,集水箱设置在废料箱下端,废料箱底部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泥水的第一通孔,集水箱外侧设有集水管,集水管上连通有若干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与集水箱连通,集水箱内部一侧连通有若干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向水管,竖向水管上均布有若干沿车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水管,竖向水管与横向水管呈四通管状,横向水管上设有若干出水孔,水流从出水孔喷出将淤泥带至集水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来解决混凝土废料运输车的污水处理问题。水处理问题。水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料运输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有胶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搅拌而制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的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其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高耐久、高强度等特点,使其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用于建筑物、公路建设等方面。在建筑物解体之后,会残留许多废弃的混凝土块,这些废弃的混凝土块也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将这些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回收再利用,而废弃混凝土最常用的回收方式是将废弃混凝土块破碎、筛分、分级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成为再生骨料,故需要一种运输装置将废弃的混凝土块收集起来运输至回收生产线中,而在挖机将废弃混凝土挖至混凝土废料运输车时,往往会带有一些污水,由于目前的车箱大部分都不带有污水暂时收集箱,导致污水随车运输时随处洒落于城市路面,污染道路,若仅仅只是在箱底简单设置滤网及污水暂存槽,污水带着混凝土粉砂堆积形成的淤泥在暂存槽中也不利于清理,有必要对现有的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混凝土废料运输车的污水处理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车斗,所述车斗包括废料箱、集水箱,所述集水箱设置在废料箱下端,所述废料箱底部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泥水的第一通孔,所述集水箱外侧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连通有若干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集水箱连通,所述集水箱内部一侧连通有若干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向水管,所述竖向水管上均布有若干沿车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水管,所述竖向水管与横向水管呈四通管状,所述横向水管上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喷出水并将淤泥带至集水管中。
[0005]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废料箱能够存储废弃混凝土块,而废弃混凝土块中的污水流至集水箱中,通过水管进水再从出水孔喷出将集水箱中的淤泥冲刷,水将淤泥带至第一进水管中进入集水管。
[0006]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防止过重的废弃混凝土块将废料箱压坏,导致集水箱中的水管损坏。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料箱底部与集水箱底部之间设有若干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拱桥状横向支撑板和若干沿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向支撑板,所述竖向水管从横向支撑板底部空隙处穿过,所述每个横向水管对应设置在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形成的空腔中。
[0008]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能够稳定的支撑住废料箱,而将横向支撑板设置成拱桥状能够在保证稳定的情况下更好的让竖向水管通
过,横向水管设置在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形成的空腔中能够避免出现因水压不足导致各个空腔中的杂质冲洗不干净的问题。
[0009]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水管进水与杂质排出收集的问题。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水管与集水箱连通处外侧设有进水箱,所述进水箱外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水管接头连接,所述集水管底部设有第二排水管。
[0011]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进水箱可以避免在接水时对每个竖向水管和集水箱的连通处都接上进水管,设置第二排水口能够将集水管中的杂质排出至收集杂质处。
[0012]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让集水箱中的污水、淤泥与粉砂更容易流动。
[001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箱底部从进水箱侧倾斜朝下并朝向集水管一侧。
[0014]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将集水箱的底部设置成倾斜状能够加快杂质的流动,使这些杂质能够更快的被冲刷掉。
[0015]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使喷出的水更好冲刷集水箱底部。
[001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横向水管下端,所述出水孔倾斜朝下并指向靠近集水管一侧。
[0017]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将出水孔设置在横向水管下端并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出水孔喷出的水与集水箱底部形成一定角度,更好的将集水箱中的杂质冲刷干净。
[0018]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使集水管中的杂质更容易的排出。
[001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管从车头侧倾斜朝下并朝向倒料端,所述第二排水管设置在靠近倒料端侧。
[0020]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将集水管倾斜设置且第二排水管设置在倒料侧能够方便杂质排出集水管。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车辆运输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车辆卸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车辆运输状态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3中A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集水箱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图5中标号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图4中标号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图3中标号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说明:1、车体;2、车斗;3、废料箱;4、集水箱;5、集水管;6、竖向水管;7、横向水管;301、第一通孔;401、横向支撑板;402、竖向支撑板;501、第一排水管;502、第二排水管;601、进水箱;602、进水口;603、水管接头;701、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方形车斗2,所述车斗2包括方形废料箱3、方形集水箱4,所述集水箱4设置在废料箱3下端,所述废料箱3底部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污水、淤泥的第一通孔301,所述集水箱4外侧设有集水管5,所述集水管5上连通有若干沿车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水管501,所述第一排水管501与集水箱4连通,所述集水箱4内部一侧连通有若干沿车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向水管6(本技术中的车体1行驶方向为横向),所述竖向水管6上均布有若干沿车体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水管7,所述竖向水管6与横向水管7呈四通管状,所述竖向水管6另一侧封闭,所述横向水管7两端封闭,所述横向水管7上若干用于出水的出水孔701,所述出水孔701开孔方向朝集水管5处,所述出水孔701喷出水并将淤泥带至集水管5中。
[0033]具体使用时,挖机将废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车斗(2),所述车斗(2)包括废料箱(3)、集水箱(4),所述集水箱(4)设置在废料箱(3)下端,所述废料箱(3)底部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泥水的第一通孔(301),所述集水箱(4)外侧设有集水管(5),所述集水管(5)上连通有若干沿车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水管(501),所述第一排水管(501)与集水箱(4)连通,所述集水箱(4)内部一侧连通有若干沿车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向水管(6),所述竖向水管(6)上均布有若干沿车体(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水管(7),所述竖向水管(6)与横向水管(7)呈四通管状,所述横向水管(7)上设有若干出水孔(701),所述出水孔(701)喷出水并将淤泥带至集水管(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箱(3)底部与集水箱(4)底部之间设有若干沿车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拱桥状横向支撑板(401)和若干沿车体(1)的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五星童科文童大垸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