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内窥镜以及芯材技术

技术编号:369015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1
一种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内窥镜以及芯材,它们不使用减摩剂就能够维持高清洁度的作业环境,能够确保挠性管的内部清洁度,还能够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该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使芯材(1)沿长轴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在芯材的外周套上将金属带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螺旋管(6),该芯材是使第一网状管(3)紧贴地包覆于具有弹性和伸缩性的棒状树脂部件(2)的外周而得到的;在螺旋管的外周包覆第二网状管(8);在第二网状管的外周包覆树脂(10a)而成型外皮(10),并且使树脂通过第二网状管而浸透至螺旋管的表面;以及从由芯材、螺旋管和第二网状管构成且外周被外皮包覆的层叠管状部件(11)中仅拔出芯材(1)。覆的层叠管状部件(11)中仅拔出芯材(1)。覆的层叠管状部件(11)中仅拔出芯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内窥镜以及芯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具备使用该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内窥镜、以及在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时使用的芯材。

技术介绍

[0002]在以往的软性内窥镜中,例如有的通用软线、插入部的挠性管部等构成为具备具有挠性的挠性管。这种内窥镜用挠性管通常由例如从内周侧起依次层叠有螺旋管、网状管、外皮这种形态的层叠管状部件构成。
[0003]并且,作为这种形态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例如通过日本专利第3490647号公报等提出了各种方案并被实用化。
[0004]在由上述日本专利第3490647号公报等公开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中,在芯材的外周面涂布减摩剂(硼等粉末)后卷绕螺旋管。该减摩剂是为了在芯材的外周套上螺旋管时、或者从在芯材的外周依次形成螺旋管、网状管、外皮后的层叠管状部件中最终仅拔出芯材时等提高作业性而涂布的。
[0005]然而,在由上述日本专利第3490647号公报等公开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减摩剂在制造时飞散到周边环境中,有可能使作业环境恶化。另外,减摩剂有可能在挠性管的制造时附着于规定的涂布区域以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需要对附着于规定的涂布区域外的减摩剂进行清洗或拂拭等作业的问题。进而,减摩剂有可能残留在挠性管的内部(螺旋管的内侧等)。残留在挠性管内部的减摩剂在内窥镜的组装工序中向外部漏出,有可能损害产品的美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仍然需要擦拭减摩剂等作业。
[0006]在仅使用1次就被废弃的形态的所谓的单次使用型的内窥镜的情况下,在制造时,为了抑制异物、细菌等的混入等,通常主要在洁净室等维持清洁度的环境下进行组装等。
[0007]在该情况下,若应用由上述日本专利第3490647号公报等公开的以往的制造方法,则减摩剂有可能向周边环境中飞散。因此,产生无法维持洁净室等中的环境的清洁度等、有可能对制造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0008]并且,在单次使用型的内窥镜中,考虑到内部灭菌处理等,有时采用挠性管部、通用软线等不形成液密构造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若在挠性管内部残留或附着有减摩剂等,则在搬运时等减摩剂等有可能漏出到外部。因此,在单次使用型的内窥镜的情况下,期望在制造工序中避免使用减摩剂等。
[0009]因此,为了在不使用减摩剂的情况下制造挠性管,考虑将例如使用了表面光滑性良好的材质的金属原材料(例如SUS等)等硬质的棒状部件用作芯材。然而,在由这样的硬质部件构成的芯材中,存在如下问题:难以在将多个芯材连结的状态下连续地成型挠性管的外皮层,生产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具备使用该内窥镜用挠
性管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内窥镜以及在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时使用的芯材,它们能够在不使用减摩剂的情况下维持高清洁度的作业环境,同时能够确保制造完成后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内部清洁度,并且还能够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使芯材沿长轴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在该芯材的外周套上将金属带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螺旋管,该芯材是使第一网状管紧贴地包覆于具有弹性和伸缩性的棒状树脂部件的外周而得到的;在所述螺旋管的外周包覆第二网状管;在所述第二网状管的外周包覆树脂而成型外皮;以及从由所述芯材、所述螺旋管及所述第二网状管构成且外周被所述外皮包覆的层叠管状部件中仅拔出所述芯材。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其具备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操作部以及通用软线,该内窥镜具有:螺旋管,其在使芯材沿长轴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套于该芯材的外周,该螺旋管是将金属带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该芯材是使第一网状管紧贴地包覆于具有弹性和伸缩性的棒状树脂部件的外周而得到的;包覆在所述螺旋管的外周的第二网状管;以及在所述第二网状管的外周包覆树脂而成型的外皮,使用从层叠管状部件仅拔出所述芯材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挠性管应用于所述插入部或所述通用软线,该层叠管状部件由所述芯材、所述螺旋管及所述第二网状管构成,且该层叠管状部件的外周被所述外皮包覆。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芯材在层叠螺旋管、网状管、树脂外皮而成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时使用,且呈棒状,该芯材具有:棒状树脂部件,其具有弹性和伸缩性,并具有规定的长度;以及其他网状管,其是将编织线材束而形成的金属网形成为具有规定的长度的管状而得到的,该线材束是将多个金属线材捆扎而成的,所述其他网状管形成为紧贴地包覆于所述棒状树脂部件的外周。
[0014]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益处将变得更加清楚。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具备使用该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内窥镜、在制造内窥镜用挠性管时使用的芯材,它们能够在不使用减摩剂的情况下维持高清洁度的作业环境,同时能够确保制造完成后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内部清洁度,并且还能够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概略地表示包含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外观图,该内窥镜应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内窥镜用挠性管。
[0017]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制造工序中的前半部分的图。
[0018]图3是表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制造挠性管时使用的芯材的结构的图。
[0019]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制造工序的第三工序的图。
[0020]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制造工序的第三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的,为了以在附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表示各构成要素,有时使各部件的尺寸关系、比例尺等按照每个构成要素而不同地表示。因此,本专利技术关于各附图所记载的各构成要素的数量、各构成要素的形状、各构成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各构成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并不仅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0022]首先,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之前,以下简单地说明应用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内窥镜和包含该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
[0023]图1是概略地表示应用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内窥镜和包含该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外观图,该内窥镜用挠性管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该内窥镜系统的结构基本上与以往一般结构的内窥镜系统大致相同。
[0024]如图1所示,内窥镜系统101主要由内窥镜102、视频处理器103、光源装置104、监视器装置105等构成。
[0025]内窥镜102是观察生物体等被检体的体腔内并拍摄体内的图像的观察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使芯材沿长轴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在该芯材的外周套上将金属带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螺旋管,该芯材是使第一网状管紧贴地包覆于具有弹性和伸缩性的棒状树脂部件的外周而得到的;在所述螺旋管的外周包覆第二网状管;在所述第二网状管的外周包覆树脂而成型外皮;以及从由所述芯材、所述螺旋管及所述第二网状管构成且外周被所述外皮包覆的层叠管状部件中仅拔出所述芯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通过挤压成型包覆所述第二网状管的外周而被成型,由树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树脂部件还具有耐热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管的编织角在角度40度~70度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管的编织角进一步在角度50度~65度的范围内。6.一种内窥镜,其具备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操作部以及通用软线,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螺旋管,其在使芯材沿长轴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套于该芯材的外周,该螺旋管是将金属带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该芯材是使第一网状管紧贴地包覆于具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作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