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质量控制的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8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复方制剂当归四逆汤由以下药味和质量组成:当归9份,桂枝9份,白芍9份,炙甘草9份,木通6份,细辛6份,大枣24份(掰开)。所述当归四逆汤基准物质制备方法如下:取当归9份,白芍9份,桂枝9份,细辛9份,木通6份,炙甘草6份,大枣24份(掰开),加水15~25倍量,煎煮2~3h,滤过,冷冻干燥成粉,即得。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多成分含量测定、HPLC指纹图谱分析、薄层色谱鉴别以及马兜铃酸I的限量检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可对当归四逆汤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能对当归四逆汤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也可对当归四逆汤制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汤制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汤制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分析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的质量控制。

技术介绍

[0002]古代经典名方,是指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我国颁布的《中医药法》中首次提出了在申请经典名方的药品批准文号时,经典名方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即可获得批准。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正式出台,同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提出符合要求的经典名方制剂申报生产,可仅提供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免报药效研究及临床试验资料,鼓励并支持科研工作者对经典名方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的稳步发展。
[0003]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应遵循“原汁原味”的原则。汤剂是经方的传统用药形式,那么如何保证现代制剂与传统汤药之间的质量一致性呢?经典名方基准物质就是沟通传统汤药与现代制剂之间的桥梁。经典名方基准物质是指以古代医籍中所记载的古代经典名方制备方法为依据制备而得的药用物质,除成型工艺外,其它制备方法应当与古代医籍记载基本一致。采用一系列现代技术方法表征经典名方基准物质的质量是保证经典名方开发成现代制剂的关键环节。
[0004]当归四逆汤首见于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厥阴篇中,乃张仲景自拟之方,在原文 351条有云:
“①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②<br/>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而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是治疗血虚寒凝证的首选方剂,原方由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二两,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掰开)组成,是温经散寒的代表方剂。《伤寒论》中记载当归四逆汤的煎煮方法为“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渍,温服一升,日三服。”[0005]当归四逆汤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现代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经、关节炎等的治疗中,但至今尚无以当归四逆汤原方为基础的中成药问世。现有药典中对中药饮片及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性状鉴别,理化检查与色谱分析,其中色谱分析包括薄层色谱鉴别,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等。当归四逆汤由七味药材组成,制备与使用方法明确,但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临床多用其加减方,因此研究难度大,要想生产出“原汁原味”的现代制剂,对其基准物质进行充分的质量表征至关重要。目前所见该方在含量控制方面指标单一,薄层定性方法多集中于当归、白芍、甘草的薄层鉴别,且对于其中的马兜铃酸I的含量未进行限定,难以全面反映当归四逆汤的整体质量情况,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全面反映当归四逆汤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复方制剂质量控制指标单一,难以
全面反映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的质量情况,建立完善的当归四逆汤的质量控制方法。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1.可选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当归四逆汤中多种成分的同步测定方法,即芍药苷、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甘草酸、藁本內酯、细辛脂素的同步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A)

0.05%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按下表顺序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柱温:25℃;流量:1mL/min;各成分的理论塔板数均不应低于3000。
[0009][0010]2.可选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种成份含量,供试品溶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0011]精密称取当归四逆汤干粉0.2g,加入25mL75%甲醇溶液,称重后超声(250W,40kHz) 30min,放冷,用75%甲醇溶液补足减失重量后,采用0.22μm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0012]3.可选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种成份含量,对照品溶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精
[0013]密称取各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芍药苷320μg,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
[0014]藁本內酯和细辛脂素各80μg,甘草酸铵16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0015]4.可选地,测定方法为: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0016]5.可选地,所述当归四逆汤质量控制方法还包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和供试品制备方法均与含量测定方法一致。
[0017]6.可选地,所述对照指纹图谱包括22个共有峰,各峰相对保留时间与参照峰相对保留时间比值分别为: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34
±
0.38%,2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 0.37
±
0.37%,3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39
±
0.34%,4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 0.43
±
0.36%,5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49
±
0.28%,6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56
±
0.28%, 7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58
±
0.28%,8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60
±
0.22%,9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65
±
0.24%,10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82
±
0.04%,1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84
±
0.03%,12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0.91
±
0.02%,13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 为1,14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07
±
0.75%,15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09
±
1.40%, 16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26
±
0.02%,17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29
±
0.06%,18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41
±
0.04%,19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16
±
0.03%,20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21
±
0.03%,2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39
±
0.03%,22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42
±
0.03%,其中13号峰(肉桂酸)为参照物的色谱峰。
[0018]7.可选地,测定所述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时的参照物溶液为含量测定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0019]8.可选地,所述当归四逆汤质量控制方法还包括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四逆汤中的当归、白芍、桂枝、细辛和炙甘草。
[0020]9.可选地,薄层色谱鉴别时供试品溶液按如下方法制备:取15批当归四逆汤干粉各2g,精密称定,再精密加入乙醇25mL,超声(250W,40kHz)提取30min后,滤过,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当归四逆汤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七种活性成分的同步测定方法,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及有毒物质限量测定方法。2.根据权利1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当归四逆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全方由当归9份,白芍9份,桂枝9份,细辛9份,木通6份,炙甘草6份,大枣24份(掰开)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归四逆汤基准物质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获得:取当归9份,白芍9份,桂枝9份,细辛9份,木通6份,炙甘草6份,大枣24份(掰开),加水20~25倍量,煎煮2~3h,滤过,干燥成粉,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当归四逆汤基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出膏率应介于20%~40%之间。5.根据权利1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当归四逆汤中芍药苷、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甘草酸、藁本內酯、细辛脂素七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所用色谱条件为:采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

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柱温介于25~35℃,流速介于0.9~1.1mL/min。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七种成分同步测定的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当归四逆汤粉末0.1~0.5g,精密加入50~250倍量的50%~100%甲醇溶液,称定重量,超声(250W,40kHz)提取30~60min,放冷,再次称定重量,用提取用甲醇溶液补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样量为5~20μL。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归四逆汤粉末中芍药苷含量范围应介于5~12mg/g之间,甘草苷含量范围应介于1~4mg/g,肉桂酸含量范围应介于0.1~0.5mg/g,桂皮醛含量范围应介于0.05~0.4mg/g,甘草酸含量范围应介于3~8mg/g,藁本内酯含量范围应介于0.1~0.5mg/g,细辛脂素含量范围应介于0.2~0.5mg/g。9.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量测定方法还可用于当归四逆汤基准物质指纹图谱的建立,依据10批以上供试品所制得的图谱,制定对照指纹图谱,以参照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为基准,计算其他共有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所述对照指纹图谱应包括10~30个共有峰。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导入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民李春刘晓谦冯伟红卢晨娜叶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