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44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和待调整时段;采用预设模型对与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衔接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和历史换乘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的调整方案,其中,预设模型用于指示换乘站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和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与历史换乘客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列车时刻表用于表示列车的到站时刻;按照调整方案对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的发车时刻进行调整,以调整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各个换乘站点在待调整时段内的列车时刻表。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线路的列车间换乘便捷度低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满意度,这些年我国各大城市推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并逐步加密成网。与单一线路的行车组织不同,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轨道交通系统内各线路间不可避免地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网络客流通过换乘站在线路间互相转移,大量客流聚集在某些换乘节点使得换乘站成为网络效率和网络安全的脆弱点,同时也存在换乘不便、换乘耗时长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在目前实际运营过程中,运营企业多以单线为对象编制运行图,即线路运行图编制相对独立,较少考虑与换乘线路列车到发时刻的合理衔接,导致在实际运营中常常发生乘客由A线下车换乘走行至B线时,B线列车刚好出发或等候时间较长的情况。
[000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不同线路的列车间换乘便捷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和待调整时段;采用预设模型对与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的主换乘站点衔接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和历史换乘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的调整方案,其中,预设模型用于指示换乘站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和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与历史换乘客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列车时刻表用于表示列车的到站时刻;按照调整方案对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的发车时刻进行调整,以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各个换乘站点在待调整时段内的列车时刻表。
[0006]可选地,向所述预设模型中按照预设步长依次输入所述主换乘站在所述待调整时段内首列车的多个调整后的发车时刻,得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的多个调整后的发车时刻表;基于所述多个调整后的发车时刻表和所述历史换乘客流量确定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的每个换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将所述每个换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代入到所述预设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得到目标函数的输出值,所述目标函数的输出值用于表示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所有换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的加权求和值;在满足预设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函数的输出值的最小值对应的调整后的发车时刻确定为所述待调整时段内的首列车调整后的目标发车时刻,并基于所述首列车调整后的目标发车时刻依次确定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每个换乘站点调整后的发车时刻,得到所述调整方案。
[0007]可选地,基于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表和历史换乘客流量确定每个换
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包括:获取每个换乘站的换乘步行时长,并将所述换入列车的离站时刻与所述换出列车的到站时刻的差值确定为换乘等候时长;将每个换乘站中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的换乘等候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其中,每条目标线路包括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的线路。
[0008]可选地,每个换乘站中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的换乘等候时长的平均值,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包括:确定每个换乘站对应的所有换乘方向的衔接方案总数;将每个衔接方案对应的换乘乘客的总换乘等候时长的和与每个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的比值确定为平均换乘等候时长。
[0009]可选地,预设约束条件,至少包括:待调整时段内的首列车与首列车对应的前一列车的行车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待调整时段内的最后一列车与最后一列车的后一列车的行车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按照调整方案对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中的列车发车时刻进行调整后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不大于调整前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按照调整方案对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中的列车发车时刻进行调整后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中前后到站列车的衔接良好率不小于调整前的所述衔接良好率;按照调整方案对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中的列车发车时刻进行调整后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中处于目标状态的换乘状态次数不大于调整前的处于目标状态的换乘状态次数。
[0010]可选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中前后到站列车的衔接良好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包括:在换乘等候时长大于换入列车与前一列车之间行车间隔时长的预设倍数的情况下,确定换入列车对应的衔接方案为衔接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的衔接方案;将所述衔接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的衔接方案数量与所有衔接方案数量的比值确定为衔接不佳率;将数字一与所述衔接不佳率的差值确定所述衔接良好率。
[0011]可选地,处于目标状态的换乘状态,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包括:将所述换入列车的离站时刻与所述换出列车的到站时刻的差值大于换出列车的进站时长与换入列车的出站时长之和且小于换出列车的开门时长、换入列车的关门时长和换乘步行时长之和的换乘状态确定为目标状态;将所述换入列车的离站时刻与所述换出列车的到站时刻的差值大于换出列车的开门时长和换乘步行时长之间的和值与换入列车的出站时长的差值且小于换出列车的开门时长、换入列车的关门时长和换乘步行时长之和的换乘状态确定为目标状态。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的调整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和待调整时段;确定模块,用于采用预设模型对与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衔接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和历史换乘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的调整方案,其中,预设模型用于指示换乘站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和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与历史换乘客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列车时刻表用于表示列车的到站时刻;调整模块,用于按照调整方案对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的发车时刻进行调整,以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个换乘站点在待调整时段内的列车时刻表。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
器,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获取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和待调整时段;采用预设模型对与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衔接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和历史换乘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的调整方案,其中,预设模型用于指示换乘站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和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与历史换乘客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列车时刻表用于表示列车的到站时刻;按照调整方案对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的发车时刻进行调整,以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各个换乘站点在待调整时段内的列车时刻表的方式,通过采用预设模型对待换乘站点集合衔接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进行分析确定调整方案,达到了优化换乘站点间换乘等待时长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换乘便捷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线路的列车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列车时刻表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和待调整时段;采用预设模型对与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的主换乘站点衔接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和历史换乘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到所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的调整方案,其中,所述预设模型用于指示换乘站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和所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与所述历史换乘客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述列车时刻表用于表示列车的到站时刻;按照所述调整方案对所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的发车时刻进行调整,以调整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各个换乘站点在所述待调整时段内的列车时刻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模型对与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的主换乘站点衔接的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时刻表和历史换乘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到所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的调整方案,包括:向所述预设模型中按照预设步长依次输入所述主换乘站在所述待调整时段内首列车的多个调整后的发车时刻,得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的多个调整后的发车时刻表;基于所述多个调整后的发车时刻表和所述历史换乘客流量确定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的每个换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将所述每个换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代入到所述预设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得到目标函数的输出值,所述目标函数的输出值用于表示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所有换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的加权求和值;在满足预设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函数的输出值的最小值对应的调整后的发车时刻确定为所述待调整时段内的首列车调整后的目标发车时刻,并基于所述首列车调整后的目标发车时刻依次确定所述待调整换乘站点集合中每个换乘站点调整后的发车时刻,得到所述调整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列车发车时刻表和所述历史换乘客流量确定每个换乘站点的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包括:获取每个换乘站的换乘步行时长,并将换入列车的离站时刻与换出列车的到站时刻的差值确定为换乘等候时长;将每个换乘站中所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的换乘等候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平均换乘等候时长,其中,每条目标线路包括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的线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换乘站中所述一条或多条目标线路的换乘等候时长的平均值,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包括:确定所述每个换乘站对应的所有换乘方向的衔接方案总数;将每个衔接方案对应的换乘乘客的总换乘等候时长的和与所述每个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平均换乘等候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约束条件,至少包括:所述待调整时段内的首列车与所述首列车对应的前一列车的行车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所述待调整时段内的最后一列车与所述最后一列车的后一列车的行车间隔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
按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方方志伟孙琦宫振冲刘雪鹏杨宇航钟厚岳王月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