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的热发生元件及其生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43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发生元件(1),尤其用于加热机动车的辅助电加热器中的空气,包括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5)和包围该PTC加热元件(5)的绝缘的壳体(2、3)以及电带状导体(5;6、10),其在相对侧抵靠在PTC加热元件(5)上。为了实现这样的热发生元件(1),在该热发生元件中可以确保在带状导体和至少一个PTC元件之间的良好的接触并且其适合于高绝缘地容纳PTC元件,而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壳体(2、3)由壳体半壳部件(2)和半壳相对部件(3)两部分构成,这些部件利用在中间设置的密封条(4、21)彼此抵靠在一起并且密封地包围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5)。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具有保持在框架中的层结构的辅助电加热器,其包括至少一个热发生元件(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发生元件,具有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和包 围该PTC加热元件的绝缘壳体以及电带状导体,该电带状导体抵靠 在PTC加热元件的相对侧上。
技术介绍
部分由EP 0 350 528所^>开。其他的热发生元件例如由DE 32 08 802、 DE 30 46 995或者DE 28 04 749所公开。S的普通的热发生元4牛中基本上产生这才羊的问题,即 通过在带状导体和PTC元件之间的良好的机械接触应该提供较小 的4妾触电阻,/人而不在PTC元件相界面产生实质的加热情况下7十热 发生元件供电。当热发生元件被供应以500伏特或者更高的工作电 压时,该条件尤其是意义重大的。在普通的电加热装置中,通常导电金属片导线构成的带状导体 通过包围热发生元件的套筒来封装,该套筒使带状导体以确定的压 力4氐靠至少一个PTC元件(如DE 32 08 802 )。在该现有4支术中, 具有在两侧抵靠的带状导体的PTC元件由金属套筒包围,该金属套 筒的内侧由硅树脂橡胶涂覆,从而使导电的金属片导线绝缘地保持 在套筒中。该布置本身并不足以产生用于将带状导体压抵到PTC元 件上的足够的压紧力。相应地,整个涂层结构由压板围绕。因此,已知的热发生元件相对的不活泼,也就是说,由PTC元件生成的热 -故相对4交差;也向外传导。已知的热发生元件相应i也具有4交差的热效 率并且对热条件变化的反应相对较慢。为了散热,例如由EP 0 350 528已知,热发生元件的两侧布置 有由蜿蜒地弯折的金属片导线形成的散热器部件。该散热器部件通 过弹簧的预载力抵靠在热发生元件上。因为在散热器部件和至少一 个PTC元件之间的带状导体被可自由移动地设置,所以带状导体通 过弹簧力4氐靠在PTC元件上。然而,在该结构中产生这样的问题, 即尤其在以高电压运行热发生元件时,通过散热器部件和/或框架的 漏电流迁移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在热发生元件的外侧上的通电部 分是暴露的,出于安全的原因这也是令人担心的。由DE 28 04 749中公开的加热棒也具有上面提到的较差的热传 导性的缺点,在该加热4奉中,三个普通的热发生元件以120。的角度 偏移围绕圓柱体轴线i殳置。由电绝缘材料构成的圓柱形扇段处于各 个热发生元件之间,在电绝缘材料中分别挖出用于通过加热棒加热 的液体的流动通道。这样的结构尤其在通过空气来对流地排导通过 PTC元件产生的热量时是不足够的。在此,热量不能以需要的程度 从PTC元件上排导出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4是出一种热发生元件,在该热发生元件中可以 确保在带状导体和至少一个PTC元件之间的良好的4妾触并且以改 善的方式与周围环境电绝缘。此外,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机动 车的改进的辅助电加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 热发生元件。该热发生元件具有由半壳部件和半壳相对部件构成的壳体,这些部件利用在其之间设置的密封条彼此抵靠在一起并且密 封地包围至少 一个加热元件。利用本专利技术对例如由EP0 350 528公开的保持框架进行进一步 改进,保持框架将PTC元件在其位置中,PTC元件通常在一个平 面中一个4妄一个地i殳置在用于辅助电加热器的热发生元件上,并且 保持框架的作用尤其在于4吏各个PTC加热元件不会从辅助加热器 中掉出。利用本专利技术,本身已经公开的该保持框架被设计成壳体, 该壳体不仅仅以预定的方式将一个或者多个PTC加热元件保持在 一个平面上并且彼此保持间距,而且用于使PTC加热元件相对于周 围环境密封。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半壳状壳体,该壳体包括壳体 半壳部件和半壳相对部件。两个壳体部件用在其之间设置的密封条 -波此纟氏靠在一起,从而4吏在边纟彖侧夹紧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的壳 体部件的边缘密封地包围PCT元件。在一个热发生元件上具有多个 PTC加热元件的情况下,壳体^皮:没计成扁平的、尤其是长的条形部 件,其高度优选不高于相应的PTC加热元件的高度。至少一个壳体 部件,即壳体半壳部件应该在边纟彖侧覆盖或者i兌咬合住PTC元件。 这种边缘侧的覆盖部利用在之间设置的密封条密封地抵靠在半壳 相对部件上,该半壳相对部件例如可以才艮据壳体半壳的类型来设 计,从而使壳体半壳部件的侧边缘基本在PTC加热元件的整个高度 上延伸。由US 6,147,330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用于容纳PTC元件的壳 体部件的热发生元件,这些壳体部件在可压缩的部件的弹性预载力 的预载力下保持在一起。相应地,两个壳体部件彼此具有搭接的梁 (连接件),该梁夹住在其之间的弹性压缩部件。两个壳体部件必 须在装配时在^从向方向上一个在另一个上4,移,进一步而言在之间 设置压缩部件。这些压缩部件使散热器部件在偏压下抵靠在多层PTC元件的电极上。为此,这些壳体部件在底脚侧搭接或者说叠置 散热器部件。相应地,根据US 6,147,330的压缩部件起到才几械偏压装置的作 用,其利用中间放置散热器部件的底端部来将两个壳体部件偏压在 —起。但是,已知的热发生元件的结构相对复杂。尤其是生产需要, 即两个壳体部件在纵向方向上一个在另 一个上彼此推移,而同时压 缩部件处于壳体部件的各个4黄梁之间。此外,通过压缩部件作用的 压缩力不足以可靠地在电极和PTC元件之间产生良好的接触。该良 好的接触是必须的,从而确保电流从电极到PTC元件上的无电阻的 或者^f氐电阻的传输以及确^呆通过PTC元件产生的热量的良好的热 耦合输出。本专利技术依据的原理是,电极通过带状导体形成,带状导体在由 外部作用到层结构上的弹簧力的预载力(偏压)抵压PTC元件(特 另'Jd^4交EP0 350 528 )。但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相应的辅助加热器的带有框架的热发 生元件,其中,在带状导体和至少一个PTC元件之间确保了良好的 接触并且以改进的方式与周围环境绝缘。为此,^殳置在壳体部件的 彼此相对的端侧面上的密封条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壳体部件的这样 的面被认为是壳体部件的端侧面,这样的面直接限定了用于至少一 个PTC元件的、通过相应的壳体半壳部件构成的容纳区域,这样的 面基本上平行于通过相应的壳体半壳部件形成的抵靠面延伸并且 具有与4氐靠面相同的指向,也就是i兌,在用于至少一个PTC加热元 件的容纳区域中的壳体半壳部件上的俯4见图中可以识别到。密封条 可以是"交带,其首先将壳体半壳部件4皮此连4妾起来并且可以以某种 方式压缩,从而可以使PTC元件较强地压抵壳体半壳部件的抵靠面。换句话说,可能作用在密封条上的压缩力促使壳体半壳部件彼 此分开。但是,密封条也可以被设计成凹槽,该凹槽啮合到在另外 的壳体部件上挖出的开口中。基本上密封件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即在两个壳体半壳部件之间形成的缝隙被密封地消除,以及此外, 可以优选的实现壳体半壳部件彼此相向或者彼此远离的某种移动 性,而不会有向外打开的缝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条可以例如是设置在壳体半壳部件的彼此 相对的端侧面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支承在所述的端侧面上。可 选地,密封条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在壳体半壳部件或者壳体半壳相对 部件上。在此,尤其可以考虑凹槽-弹簧连接。在这种凹槽-弹簧连 接中,弹簧形成密封条。弹簧啮合在形成在另外的壳体部件上的凹 槽中,优选的是这样地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热发生元件(1),尤其用于加热机动车的辅助电加热器中的空气,包括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5)和包围所述PTC加热元件(5)的绝缘壳体(2、3)以及电带状导体(5;6、10),所述电带状导体在相对侧抵靠在所述PTC加热元件(5)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3)包括壳体半壳部件(2)和半壳相对部件(3),这两个部件利用在中间设置的密封条(4、21)抵靠在一起,其中,所述密封条桥接壳体部件(2、3)的相对的端侧面,以及 利用从外面作用在所述热发生元件(1)上并将所述带状导体(5;6、10)压抵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的压力,所述密封件将所述壳体部件(2、3)密封并且密封地包围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夏埃尔尼德雷尔弗朗茨博伦德
申请(专利权)人:凯特姆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