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35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零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流程:除油、弱腐蚀、装载、预镀金属、滚镀银、卸载、中和、钝化、除氢和干燥流程,滚镀银流程由三个滚镀阶段组成:第一滚镀阶段:开启较大电流密度,同时调慢滚筒转速,使零件外表面银层厚度大于内表面镀银层厚度,第一滚镀阶段时间占比为滚镀银时间的前10%~30%;第二滚镀阶段:降低电流密度,调快滚筒转速,使零件内表面银层厚度达到或超过外表面银层厚度,第二滚镀阶段时间占比为滚镀银时间的30%~50%;第三滚镀阶段:调高电流密度,减慢滚筒转速,使零件内表面和外表面银层厚度趋于一致。本工艺可精确控制银镀层厚度,达到提高零件内外表面银镀层厚度均匀性的目的。镀层厚度均匀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表面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镀银层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焊接性能,因此,镀银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密机械、电子及航空航天领域。氰化镀银工艺成熟稳定,镀层质量优异,已形成行业(企业)标准,但是一般工艺标准只适用于挂镀或篮筐镀,不适用于滚镀。
[0003]滚镀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回转容器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在零件表面进行电镀的方法,滚镀可增加镀槽的一次装载量,节省大量装卸零件的时间,同时由于滚镀过程中零件不断翻转、搅拌和摩擦,可以提高镀层的均匀性及光洁度。
[0004]滚镀方式已在零件氰化镀银加工中普遍应用,但是滚镀时间、滚镀电流等关键工艺参数普遍依靠经验进行控制,特别是如何解决螺帽及螺母等标准件内外表面镀银层厚度均匀性问题,目前尚无氰化镀银的滚镀工艺参数控制方法被公开报道。
[0005]航空发动机镀银零件尺寸公差小、外观要求高,工艺参数的经验控制难以满足航空发动机镀银零件的高质量要求,易出现镀层粗糙、起泡、厚度不均匀及结合力差等缺陷,难以获得质量合格的产品。
[0006]公开号为CN114197002A的专利公开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氰化镀镉滚镀方法,该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目的也是为了保证镀层质量,但镀镉与镀银在厚度均匀性的控制上有极大不同,镀镉没办法把厚度精确控制,镀镉层厚度范围一般是3

12um,即同一滚筒内不同零件的镀层厚度或同一零件不同部位的镀层厚度相差范围可达9um。9um甚至6um的公差对于镀银来说都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如借鉴该专利技术方案来进行滚镀银,零件镀银层的控制精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针对具有内表面的零件,例如有深孔或盲孔等的零件,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更是不具备这种能显著提高单个零件内外表面镀层厚度均匀性地深镀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精确控制镀银层厚度及均匀性的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流程:除油、弱腐蚀、装载、预镀金属、滚镀银、卸载、中和、钝化、除氢和干燥流程,滚镀银流程由三个滚镀阶段组成:
[0010]第一滚镀阶段:开启较大电流密度,同时调慢滚筒转速,使零件外表面银层厚度大于内表面镀银层厚度,第一滚镀阶段时间占比为滚镀银时间的前10%~30%;
[0011]第二滚镀阶段:降低电流密度,调快滚筒转速,使零件内表面银层厚度达到或超过外表面银层厚度,第二滚镀阶段时间占比为滚镀银时间的30%~50%;
[0012]第三滚镀阶段:调高电流密度,减慢滚筒转速,使零件内表面和外表面银层厚度趋
于一致。
[0013]进一步地,第一滚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5A/dm2~0.6A/dm2,滚筒转速为6r/min~8r/min;第二滚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2A/dm2~0.3A/dm2,滚筒转速为12r/min~15r/min;第三滚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5A/dm2~0.6A/dm2,滚筒转速为6r/min~8r/min。
[0014]进一步地,预镀金属流程包括预镀金属层步骤和预镀银步骤,零件在预镀金属层后再预镀银。
[0015]更进一步地,预镀银时零件带电下槽。
[0016]同时更进一步地,预镀金属层步骤中的金属为铜。
[0017]再进一步地,预镀金属层电流密度为0.5A/dm2~2A/dm2。
[0018]更进一步地,预镀金属层步骤中的金属为镍。
[0019]再进一步地,预镀金属层电流密度为5A/dm2~10A/dm2。
[0020]再进一步地,预镀金属层步骤和预镀银步骤之间还具有中和步骤,中和步骤为:将零件置于30~50g/L碳酸钠溶液中中和30~60s,然后用流动去离子水洗,除掉零件表面残余的碳酸钠溶液。
[0021]再进一步地,除氢流程为在400℃
±
10℃的温度下保温15~30min,随炉冷却。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深度工艺将滚镀银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其中第一滚镀阶段的大电流密度及低转速使零件内外表面均镀上银层,但又能使得外表面的银层厚度大于内表面,而第二滚镀阶段的高转速及低电流密度可以加大零件间的碰撞,增强磨抛作用,使零件外表面的银层厚度形成速度变慢,而内表面的银层则不断沉积,厚度能达到甚至超过外表面,第三滚镀阶段的高电流密度及低转速又使零件内外表面银层厚度趋于一致。以上三个阶段共同作用精确控制银镀层厚度,达到提高零件内外表面银镀层厚度均匀性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零件尺寸超差,本工艺方法所得零件厚度差精度可达1um。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施例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流程:除油、弱腐蚀、装载、预镀金属、滚镀银、卸载、中和、钝化、除氢和干燥流程,滚镀银流程由三个滚镀阶段组成:第一滚镀阶段:开启较大电流密度,同时调慢滚筒转速,使零件外表面银层厚度大于内表面镀银层厚度,第一滚镀阶段时间占比为滚镀银时间的前10%~30%;第二滚镀阶段:降低电流密度,调快滚筒转速,使零件内表面银层厚度达到或超过外表面银层厚度,第二滚镀阶段时间占比为滚镀银时间的30%~50%;第三滚镀阶段:调高电流密度,减慢滚筒转速,使零件内表面和外表面银层厚度趋于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滚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5A/dm2~0.6A/dm2,滚筒转速为6r/min~8r/min;第二滚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2A/dm2~0.3A/dm2,滚筒转速为12r/min~15r/min;第三滚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5A/dm2~0.6A/dm2,滚筒转速为6r/min~8r/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零件滚镀银深镀工艺,其特征在于,预镀金属流程包括预镀金属层步骤和预镀银步骤,零件在预镀金属层后再预镀银,预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李锐朱亦晨王国奇汪云程马增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