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iCu-NH2-BDC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解氨产氢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89274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i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iCu

NH2

BDC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解氨产氢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氢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NiCu

NH2

BDC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解氨产氢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氨产氢技术可以将氨分子在阳极转化为氮气和氢离子,同时阴极将氢离子还原成氢气,实现氨分解产生氢气。该过程理论电位仅为0.06V,理论能耗仅为46.2kJ/mol,远低于电解水产氢。电解浓氨产氢可作为主要的分布式产氢技术助力氢能经济建设,电解废水中的氨产氢可同步实现废水处理与能源回收。可见,电解氨产氢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0003]氨在阳极分解生成氮气的过程过电势大、效率低,是目前主要的技术瓶颈。开发新型的阳极电催化剂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0004]申请号为202210614655.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以镍铜为双金属位点,以2

氨基

对苯二甲酸(NH2

BDC)为配体构成的双金属有机框架电极(简称为NiCu

NH2

BDC),已被证明可以实现高效的电解氨产氢,是较为理想的新型阳极材料。
[0005]虽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合成,但是要制备具有高的电氧化氨阳极活性的NiCu

NH2

BDC电极,目前已知的方法仅有上述专利公开的水热合成法。其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用于制备NiCu

NH2

BDC电极时,难以保持较高的电氧化氨阳极活性。而水热法高温高压,不易于规模化制备大尺寸电极,限制了该类型电极的应用。
[0006]因此,对于NiCu

NH2

BDC电极,需要开发易于规模化制备大尺寸电极,并且保持较高的电氧化氨阳极活性的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解氨产氢的NiCu

NH2

BDC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常温差压即可操作,易于规模化制备大尺寸电极,并且制备出的NiCu

NH2

BDC电极具备高的电氧化氨阳极活性。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用于电解氨产氢的NiCu

NH2

BDC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0](1)配制电合成反应溶液:将镍金属盐、铜金属盐、2

氨基

对苯二甲酸和离子络合助剂溶于反应溶剂中,配制成反应溶液;
[0011](2)电合成NiCu

NH2

BDC电极:将基底电极置于步骤(1)配制的反应溶液中作为工作电极,同时设置参比电极与对电极形成三电极体系,对工作电极施加电压,在工作电极表面原位生长NiCu

NH2

BDC,得到NiCu

NH2

BDC电极。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镍金属盐为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铜金属盐为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离子络合助剂为十
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磺酸钠、硫酸钾、氟化铵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反应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N,N

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底电极为泡沫镍、不锈钢片、不锈钢丝网、石墨片、碳布或碳毡。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电极为铂片;所述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或可逆氢电极。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工作电极与对电极的间距为1~10cm。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对工作电极施加的电压为

0.5~

2.5V,对工作电极施加电压的时间为50~300s。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对工作电极施加的电压为

1.5V,对工作电极施加电压的时间为100s。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NiCu

NH2

BDC电极。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NiCu

NH2

BDC电极在电解氨产氢中的应用,将NiCu

NH2

BDC电极作为阳极插入含氨的电解液中,并插入阴极,通电形成闭合回路电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氢气,并且收集氢气。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氨的电解液的pH值为9~14,电解时的工作电压为0.5~0.7V。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发现,将镍、铜、2

氨基

对苯二甲酸和离子络合助剂共同溶于反应溶剂中,并采用三电极恒电位方法可实现在基底电极表面原位生长NiCu

NH2

BDC,从而构建NiCu

NH2

BDC电极,且制备的NiCu

NH2

BDC电极具备高的电氧化氨阳极活性。与现有的水热合成法相比,电合成NiCu

NH2

BDC电极的电解氨性能更优,并且该方法常温差压,无需粘结剂,易于规模化制备大尺寸电极。
附图说明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NiCu

NH2

BDC电极的扫描电镜图片。
[0025]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NiCu

NH2

BDC电极、对比例1制备的NiCu电极、对比例2制备的泡沫镍电极分别在有氨与无氨溶液中的线性伏安曲线。
[0026]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9cm2面积NiCu

NH2

BDC电极和实施例1制备的1cm2面积NiCu

NH2

BDC电极实物图。
[0027]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9cm2面积NiCu

NH2

BDC电极和实施例1制备的1cm2面积NiCu

NH2

BDC电极分别在有氨与无氨溶液中的线性伏安曲线。
[0028]图5为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解氨产氢的NiCu

NH2

BDC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电合成反应溶液:将镍金属盐、铜金属盐、2

氨基

对苯二甲酸和离子络合助剂溶于反应溶剂中,配制成反应溶液;(2)电合成NiCu

NH2

BDC电极:将基底电极置于步骤(1)配制的反应溶液中作为工作电极,同时设置参比电极与对电极形成三电极体系,对工作电极施加电压,在工作电极表面原位生长NiCu

NH2

BDC,得到NiCu

NH2

BDC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氨产氢的NiCu

NH2

BDC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金属盐为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铜金属盐为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离子络合助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磺酸钠、硫酸钾、氟化铵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反应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N,N

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氨产氢的NiCu

NH2

BDC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电极为泡沫镍、不锈钢片、不锈钢丝网、石墨片、碳布或碳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氨产氢的NiCu

NH2

BDC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聚姣王星敏犹印尹雪娇唐浩夏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