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83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散热效率低的缺陷,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包括烘干厢体、循环风机、循环风道和冷媒通道,还包括风管换热器、散热装置和热泵机组,换热器外部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两个散热通道和设置在散热通道两端的轴流风机,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风管换热器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还与烘干厢体连接,蒸发器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烘干厢体连接,通过散热装置对闭式污泥烘干机进行散热,实现散热操作,同时辅助除湿,还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还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还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污泥烘干机适用于城市污泥干化,同时污泥的干化处理,使污泥农用、作为燃料使用、焚烧乃至为减少填埋场地等处理方法成为可能,从而污泥烘干机时候广泛的使用。各类污泥经机械脱水处理后,经过污泥干化系统,进一步实现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污泥烘干运行成本低、且燃烧的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性大,且其烘干燃烧场所有一定的要求,污泥的处理受到限制。同时在烘干作业之后,污泥烘干机内部存在较多热量,不能快速进行冷却降温,且余热挥发较慢,同时现有的散热结构使用较为繁琐,不能满足目前的散热冷却功能,其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散热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包括烘干厢体、循环风机、循环风道和冷媒通道,所述循环风机产生新风并通过循环风道送入烘干厢体用于烘干污泥,所述冷媒通道实现冷媒流动,还包括:
[0007]风管换热器,所述风管换热器两端通过循环风道分别与循环风机和热泵机组连接,所述换热器外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
[0008]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两个散热通道和设置在散热通道内部两端的轴流风机,所述散热通道设置在风管换热器对称的两侧,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散热通道之间;
[0009]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风管换热器与蒸发器通过循环风道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冷媒通道与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另一端通过冷媒通道与烘干厢体连接,所述蒸发器还通过循环风道和冷媒通道分别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另一端通过循环风道和冷媒通道分别与烘干厢体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干厢体为闭式系统,在烘干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额外热量,需要对整个厢体进行散热,通过散热装置对闭式污泥烘干机进行散热,根据温度情况进行散热装置的开闭操作,实现散热操作,同时辅助污泥除湿功能,相较于原先采用冷却器进行散热冷却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道包括多个折弯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沿风管换热器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散热翅片并列排布。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折弯的散热翅片阵列设置在风管换热器两侧能够增
加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厢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回风层、湿泥层和送风层,所述回风层通过循环风道与循环风机连接,所述送风层通过循环风道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送风层之间还设置有电加热设备。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设备作为加热补偿,在烘干温度不达标时对冷媒进行加热,保证污泥烘干效果,确保整体设备运行稳定;电加热设备在夏季等温度较高时无需启动,减少冷媒运行工序,降低成本。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冷媒通道上还设置有电子膨胀阀和储液罐,所述电子膨胀阀靠近储液罐的一端还连接有过滤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子膨胀阀一端设置过滤器确保管路中水媒的纯净,从而保证换热质量稳定。
[0017]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电子膨胀阀靠近过滤器一端延伸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气液分离器靠近蒸发器的一侧连接,所述毛细管上还设置有喷液阀。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缩机运行中,排气温度过高时为避免其中液体碳化,使用喷液阀进行喷液降温,保证压缩机运行稳定。
[0019]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针阀,所述压缩机与烘干厢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针阀。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针阀和第二针阀用于调节气流量保证管道内水媒稳定运行。
[0021]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与烘干厢体连接的一侧设置有高压开关,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低压开关。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压开关和高压开关用于监控压缩机工作状态,确保压缩机工作安全,避免压缩机损坏。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风管换热器温度的第一温度探头、设置在蒸发器上的第二温度探头、设置在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冷媒通道上的第三温度探头、设置在压缩机靠近烘干厢体一侧的第四温度探头和设置在电加热设备靠近烘干厢体一侧的第五温度探头。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装置间相互配合测温,用于控制不同部件的启闭切换,从而实现整个机组工作状态的切换,保证整个系统运行安全。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6]1.本技术提供的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通过散热装置对闭式污泥烘干机进行散热,根据温度情况进行散热装置的开闭操作,实现散热操作,同时辅助污泥除湿功能,相较于原先采用冷却器进行散热冷却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0027]2.本技术提供的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在压缩机运行中,排气温度过高时为避免其中液体碳化,使用喷液阀进行喷液降温,保证压缩机运行稳定。
[0028]3.本技术提供的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温度检测装置间相互配合测温,用于控制不同部件的启闭切换,从而实现整个机组工作状态的切换,保证整个系统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的系统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烘干厢体;11、回风层;12、湿泥层;13、送风层;2、循环风机;3、循环风道;4、冷媒通道;5、风管换热器;6、散热装置;61、散热通道;611、散热翅片;62、轴流风机;7、热泵机组;71、压缩机;72、冷凝器;73、蒸发器;74、电加热设备;75、电子膨胀阀;751、过滤器;752、毛细管;753、喷液阀;76、储液罐;77、气液分离器;78、第一针阀;79、第二针阀;710、高压开关;711、低压开关;8、温度检测装置;81、第一温度探头;82、第二温度探头;83、第三温度探头;84、第四温度探头;85、第五温度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包括烘干厢体(1)、循环风机(2)、循环风道(3)和冷媒通道(4),所述循环风机(2)产生新风并通过循环风道(3)送入烘干厢体(1)用于烘干污泥,所述冷媒通道(4)实现冷媒流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管换热器(5),所述风管换热器(5)两端通过循环风道(3)分别与循环风机(2)和热泵机组(7)连接,所述风管换热器(5)外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6);散热装置(6),所述散热装置(6)包括两个散热通道(61)和设置在散热通道(61)内部两端的轴流风机(62),所述散热通道(61)设置在风管换热器(5)对称的两侧,所述轴流风机(62)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散热通道(61)之间;热泵机组(7),所述热泵机组(7)包括压缩机(71)、冷凝器(72)和蒸发器(73),所述风管换热器(5)与蒸发器(73)通过循环风道(3)连接,所述蒸发器(73)通过冷媒通道(4)与压缩机(71)连接,所述压缩机(71)另一端通过冷媒通道(4)与烘干厢体(1)连接,所述蒸发器(73)还通过循环风道(3)和冷媒通道(4)分别与冷凝器(72)连接,所述冷凝器(72)另一端通过循环风道(3)和冷媒通道(4)分别与烘干厢体(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61)包括多个折弯的散热翅片(611),所述散热翅片(611)沿风管换热器(5)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散热翅片(611)并列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污泥烘干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厢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回风层(11)、湿泥层(12)和送风层(13),所述回风层(11)通过循环风道(3)与循环风机(2)连接,所述送风层(13)通过循环风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文曹卫华曹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慧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