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换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83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换热机组,涉及换热机组技术领域,包括换热机组主体、换热器、控制电机,所述换热机组主体包括有变频柜,所述变频柜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电机通过过滤板将外部空气利用扇叶向变频柜底部内腔吹动,再通过出风板吹至变频柜内腔,混合变频柜内部的热量向上吹动,通过出风装置两端的入口被出风电机利用出风扇叶从T型出风口吹至室外,解决了现有的变频柜仅采用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导致出现散热效果差,内部元件长时间受热寿命减少,容易损坏,变频节能效果下降的问题,达到了使变频柜内腔实现空气流通,增加散热效率,提高变频节能的效果。提高变频节能的效果。提高变频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换热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换热机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机组是经过一系列的人为组合形成的完整的一套大型换热设备,一般包含:板式换热器、水泵、阀门、过滤器、配电箱、变频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等由管路连接组成。组装完毕后只需连接一次侧、二次侧及补水管道,接通电源即可投入运行,可以进行汽到水、水到水的热交换,而变频器通常放置于变频柜内部,加装在换热机组上,装有变频器的换热机组具备良好的变频节能效果,可节约大量电力成本。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因为变频柜处于换热机组旁,换热机组本身散发的热量加上变频柜内部元件散发的热量,使变频柜内部温度持续上升,现有的变频柜仅采用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导致出现散热效果差,内部元件长时间受热寿命减少,容易损坏,变频节能效果下降的问题,同时因为现有的变频柜在夜晚进行维修时,内部过于昏暗,导致出现需要手持照明工具进行维修检测,十分不便,维修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频换热机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变频换热机组,包括换热机组主体、换热器、控制电机,所述换热机组主体包括有变频柜,所述变频柜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变频柜的后侧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变频柜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位于散热电机的上方,所述变频柜的顶部外壁固定设置有T型出风口,所述变频柜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出风电机,所述出风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出风扇叶,所述出风扇叶位于T型出风口的内腔。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网的上下外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卡扣,所述过滤网卡扣的底部外壁搭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频柜的后侧外壁内腔设置有活塞舱,所述活塞舱的内腔与活塞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与活塞舱的内腔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频柜的后侧底部外壁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变频柜的外壁内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绳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卡扣弹簧,所述固定卡扣的外壁与过滤网卡扣的
顶部凹槽卡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频柜的前侧外壁内腔设置有按钮,所述变频柜的前侧外壁设置有柜门,所述按钮的外壁与柜门的内侧外壁搭接,所述变频柜的前侧外壁内腔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与按钮的两端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弹力球,所述按钮的底部外壁安装有通电杆,所述按钮的底部外壁搭接有照明通电装置,所述通电杆位于照明通电装置的内腔,所述变频柜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照明工具,所述照明工具的右侧与照明通电装置的左侧电性连接。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3]1、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频换热机组,采用散热电机、过滤网、扇叶、出风板、出风装置、出风电机、出风扇叶、T型出风口的配合,散热电机通过过滤网将外部空气利用扇叶向变频柜底部内腔吹动,再通过出风板吹至变频柜内腔,混合变频柜内部的热量向上吹动,通过出风装置两端的入口被出风电机利用出风扇叶从T型出风口吹至室外,解决了现有的变频柜仅采用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导致出现散热效果差,内部元件长时间受热寿命减少,容易损坏,变频节能效果下降的问题,达到了使变频柜内腔实现空气流通,增加散热效率,提高变频节能的效果。
[0014]2、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频换热机组,采用柜门、照明工具、照明通电装置、按钮、通电杆、滑杆、弹力球的配合,当柜门打开时按钮通过滑杆上的弹力球挤压向外弹出,将通电杆移动至照明通电装置顶端缺口处,使照明工具点亮,当柜门关闭时压动按钮使通电杆顶端铁片下移,照明工具断电,解决了现有的变频柜在夜晚进行维修时,内部过于昏暗,导致出现需要手持照明工具进行维修检测,十分不便,维修效率下降的问题,达到了开门自动进行照明,方便检查变频柜内部,提高维修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变频柜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过滤网卡扣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变频柜外壁剖面示意图。
[0019]图中:1、换热机组主体;2、变频柜;21、散热电机;22、过滤网;221、过滤网卡扣;23、扇叶;24、出风板;25、出风装置;251、出风电机;252、出风扇叶;253、T型出风口;26、旋钮;261、转杆;262、拉绳;263、卡扣弹簧;264、固定卡扣;265、活塞舱;266、压缩弹簧;267、活塞杆;268、压板;27、柜门;28、照明工具;281、照明通电装置;282、按钮;283、通电杆;284、滑杆;285、弹力球;3、换热器;4、控制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换热机组,包括换热机组主体1、换热器3、控制电机4,换热机组主体1包括有变频柜2,变频柜2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散热电机21,散热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23,变频柜2的后侧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2,
变频柜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出风板24,出风板24位于散热电机21的上方,变频柜2的顶部外壁固定设置有T型出风口253,变频柜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出风装置25,出风装置2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出风电机251,出风电机25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出风扇叶252,出风扇叶252位于T型出风口253的内腔。
[0023]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为换热机组主体1的一部分,用于将冷水进行转换,控制电机4受变频柜2内腔的变频器控制,用于控制换热器3的启动,当换热机组主体1的变频柜2内部热量过高时,散热电机21通过过滤网22将外部空气利用扇叶23向变频柜2底部内腔吹动,再通过出风板24吹至变频柜2内腔,出风板24开设有孔洞,使吹出的风更加聚集,散热效果更好,然后混合变频柜2内部的热量向上吹动,通过出风装置25两端的入口被出风电机251利用出风扇叶252从T型出风口253吹至室外,T型出风口253采用向下出风的方式,可避免灰尘异物进入变频柜2内部。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换热机组,包括换热机组主体(1)、换热器(3)、控制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组主体(1)包括有变频柜(2),所述变频柜(2)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散热电机(21),所述散热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23),所述变频柜(2)的后侧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2),所述变频柜(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出风板(24),所述出风板(24)位于散热电机(21)的上方,所述变频柜(2)的顶部外壁固定设置有T型出风口(253),所述变频柜(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出风装置(25),所述出风装置(2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出风电机(251),所述出风电机(25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出风扇叶(252),所述出风扇叶(252)位于T型出风口(253)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2)的上下外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卡扣(221),所述过滤网卡扣(221)的底部外壁搭接有压板(268),所述压板(26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267),所述活塞杆(26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26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柜(2)的后侧外壁内腔设置有活塞舱(265),所述活塞舱(265)的内腔与活塞杆(267)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266)的底部与活塞舱(265)的内腔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健王培营吴顺贞梁洪杰崔应春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健远智连济南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