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81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所述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适于与摩擦片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摩擦片相对于制动盘运动;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适于与所述摩擦片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摩擦片所受压力;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部和/或所述摩擦片的位置;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通过将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间隙控制在合理的大小,进而加快制动速度,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同时减少能耗,使用性能更好,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汽车在使用时制动性能极大的影响了驾驶安全性。汽车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盘存在一定距离,在制动时摩擦片作用于制动盘,制动结束后复位,目前摩擦片复位的方式有通过制动盘和摩擦片运动敲击复位、通过制动卡钳活塞上的矩形密封圈变型后的回弹力复位还有通过增加回位弹簧,把摩擦片拉回复位等,以上的复位方式对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控制不严,间隙过大,制动时间长,且在制动盘与摩擦片磨损后,间隙会更大,影响安全性能,间隙过小,拖滞力矩,增加能耗,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该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能将制动间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制动速度,能耗少,安全性能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适于与摩擦片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摩擦片相对于制动盘运动;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适于与所述摩擦片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摩擦片所受压力;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部和/或所述摩擦片的位置;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br/>[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通过将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间隙控制在合理的大小,进而加快制动速度,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同时减少能耗,使用性能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所述驱动部包括主轴和活塞,所述主轴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摩擦片连接于所述活塞背离所述主轴的一端,所述位置传感器设于所述主轴,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摩擦片之间。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所述主轴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内嵌槽,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内嵌槽内且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内嵌槽处裸露。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摩擦片的一端设有第二内嵌槽,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内嵌槽内且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二内嵌槽处伸出以与所述摩擦片抵压接触。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动力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动力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主轴背离所述活
塞的一端相连。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摩擦片朝靠近所述制动盘的方向运动;获取所述摩擦片相对于所述制动盘运动的设定初始位置;在所述摩擦片运动中所述设定初始位置后控制所述摩擦片朝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运动;在所述摩擦片相对于所述制动盘运动至设定目标位置时停止驱动所述摩擦片。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所述获取所述摩擦片相对于所述制动盘运动的设定初始位置包括:获取所述摩擦片所受的压力值;在所述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时停止驱动所述摩擦片;获取所述摩擦片的当前位置且作为所述设定初始位置。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所述在所述摩擦片相对于所述制动盘运动至设定目标位置包括:获取所述摩擦片从所述设定初始位置朝背离所述制动盘运动的位移量;在所述位移量达到设定距离时到达所述设定目标位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摩擦片朝靠近所述制动盘的方向运动和所述控制所述摩擦片朝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运动均包括:控制所述摩擦片相对于所述制动盘作直线运动。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
[0017]所述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车辆和上述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0022]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0023]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0024]附图标记:
[0025]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100,
[0026]制动盘11,摩擦片12,压力传感器13,位置传感器14,主轴15,活塞16,动力件17,传动组件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100,能将制动间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制动速度,能耗少,安全性能高。
[0029]如图1

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100,包括:驱动机构、压力传感器13、位置传感器14和控制模块。
[0030]其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驱动部适于与摩擦片12相连且用于驱动摩擦片12相对于制动盘11运动,当车辆需要制动时,驱动部驱动摩擦片12朝向制动盘11运动,制动完成后驱动部驱动摩擦片12背离制动盘11运动。压力传感器13适于与摩擦片12相连,压力传感器13可与摩擦片12贴合固定,且压力传感器13用于检测摩擦片12所受压力,当驱动部驱动摩擦片12至与制动盘11接触,此时压力传感器13测试摩擦片12所受压力变化情况。
[0031]位置传感器14用于检测驱动部和/或摩擦片12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驱动摩擦片12运动,即在驱动摩擦片12运动的过程中驱动部与摩擦片12的位移量相同,这样,位置传感器14既可安装于驱动部也可安装于摩擦片12,或在二者上同时进行安装,均可反应出摩擦片12的位移量,进而利于判断摩擦片12与制动盘11之间的相对位置,位置传感器14的设置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适于与摩擦片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摩擦片相对于制动盘运动;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适于与所述摩擦片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摩擦片所受压力;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部和/或所述摩擦片的位置;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主轴和活塞,所述主轴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摩擦片连接于所述活塞背离所述主轴的一端,所述位置传感器设于所述主轴,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摩擦片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内嵌槽,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内嵌槽内且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内嵌槽处裸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摩擦片的一端设有第二内嵌槽,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内嵌槽内且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二内嵌槽处伸出以与所述摩擦片抵压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动力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动力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主轴背离所述活塞的一端相连。6.一种制动器盘面间隙的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根于江马祖国辜世英方磊童荣品刘坤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