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39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能够削减转轴的加工工时以及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子的一个形态是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沿轴向延伸;转子芯,具有供转轴沿轴向穿过的中央孔;以及树脂构件,被固定于转子芯。转轴具有:第一平面,朝向径向外侧;第一接触面,朝向轴向;以及第二接触面,朝向轴向上的与第一接触面所朝向的一侧为相反侧。第一平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中央孔的内部,与转子芯或树脂构件的至少一者所具有的第二平面相向。树脂构件与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相接触。及第二接触面相接触。及第二接触面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具有转子的电动马达以及泵,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芯与转轴。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马达的转子芯与转轴的紧固结构。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027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如上所述的马达的转子芯与转轴的紧固结构中,为了降低将转轴压入转子芯时的压力,必须对转轴的外周面实施滚花加工,以在转轴的外周面设置凹凸部。因此,存在转轴的加工工时以及制造成本增加,从而马达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8]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有鉴于所述情况,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削减转轴的加工工时以及制造成本的结构的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本技术的转子的一个实施例是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沿轴向延伸;转子芯,具有供所述转轴沿轴向穿过的中央孔;以及树脂构件,被固定于所述转子芯。所述转轴具有:第一平面,朝向径向外侧;第一接触面,朝向轴向;以及第二接触面,朝向轴向上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面所朝向的一侧为相反侧。所述第一平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中央孔的内部,与所述转子芯或所述树脂构件的至少一者所具有的第二平面相向。所述树脂构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相接触。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触面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另一侧。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彼此接触。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树脂构件具有位于所述中央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的径向之间的相向部,所述相向部具有所述第二平面。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所述第一接触面是从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面,且朝向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是从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面,且朝向轴向其中一侧。所述相向部接触至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树脂构件具有: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转子芯的轴向其中一侧;以及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转子芯的轴向另一侧。所述相向部连接所述第
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子芯在所述中央孔的内周面具有所述第二平面。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轴具有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至少其中任一者。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部是遍及所述转轴的周向一周而设。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与所述转轴的轴向其中一侧的面相连接。所述转轴在比起所述转子芯更靠轴向其中一侧具有所述凹部。所述第一接触面是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且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轴具有沿径向贯穿所述转轴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至少其中任一者。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与所述转轴的轴向其中一侧的面相连接。所述转轴在比起所述转子芯更靠轴向其中一侧具有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一接触面是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且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是从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面,且朝向轴向其中一侧。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树脂构件具有: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转子芯的轴向其中一侧;以及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转子芯的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一板状部接触至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板状部接触至所述第二接触面。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轴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平面。
[0025]本技术的旋转电机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所述转子;以及定子,隔着间隙而与所述转子相向。
[0026]本技术的泵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所述旋转电机;以及泵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子。
[0027]技术的效果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中,能够削减转轴的加工工时以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泵的剖面图。
[0030]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0031]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
[0032]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且是图2中的IV

IV剖面图。
[0033]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轴的立体图。
[0034]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轴与转子芯的立体图。
[0035]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
[0036]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且是图7中的VIII

VIII剖面图。
[0037]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轴的立体图。
[0038]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
[0039]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转轴的立体图。
[0040]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
[0041]符号的说明
[0042]10、210、310、410:转子
[0043]12、212:转子芯
[0044]14、214:中央孔
[0045]20、220、320、420:转轴
[0046]22、222、322、422a、422b:第一平面
[0047]27、227、327、427a、427b:第一接触面
[0048]28、428a、428b:第二接触面
[0049]50、250、350、450:树脂构件
[0050]51、451a、451b:相向部
[0051]51a、218a、451c、451d:第二平面
[0052]52、252、352:第一板状部
[0053]53、253:第二板状部
[0054]60:泵机构
[0055]80:旋转电机
[0056]90:泵
[0057]229a:凹部
[0058]329b:贯穿孔
[0059]J: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中适当地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沿轴向延伸;转子芯,具有供所述转轴沿轴向穿过的中央孔;以及树脂构件,被固定于所述转子芯,所述转轴具有:第一平面,朝向径向外侧;第一接触面,朝向轴向;以及第二接触面,朝向轴向上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面所朝向的一侧为相反侧,所述第一平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中央孔的内部,与所述转子芯或所述树脂构件的至少一者所具有的第二平面相向,所述树脂构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彼此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构件具有位于所述中央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的径向之间的相向部,所述相向部具有所述第二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所述第一接触面是从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面,且朝向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比起所述转子芯而位于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是从所述第一平面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面,且朝向轴向其中一侧,所述相向部接触至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构件具有: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转子芯的轴向其中一侧;以及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转子芯的轴向另一侧,所述相向部连接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在所述中央孔的内周面具有所述第二平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间和博及川竜之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