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03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包括主筒外壳和搅拌立柱架构,所述搅拌立柱架构包括有传送筒、漏盘、中心柱和螺旋叶,所述搅拌立柱架构的顶部安装有传送筒,且传送筒的底部安装有漏盘,所述漏盘的下方设置有中心柱,且中心柱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该ABS粒子搅拌机,通过将轴心嵌入设置于安装口的中部,转动扇贴合设置于轴心的外侧,使得轴心带动转动扇在遮挡壳底部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将ABS塑料粒子放入放料漏盘架构中,再通过转动扇将塑料粒子分散开,均匀像下方管道输送,改善了以往直接将塑料粒子直接流入到下料斗内使得粒子分布不均匀的缺陷,提高塑料粒子搅拌完成品的合格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BS粒子搅拌机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机
,具体为一种ABS粒子搅拌机。

技术介绍

[0002]ABS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三种单体相对含量可任意变化,制成各种树脂,ABS塑料通过塑料搅拌机快速旋转的原理而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ABS粒子搅拌机是利用螺杆的快速旋转将原料从桶体底部由中心提升至顶端,再以伞状飞抛散落,回至底部,这样原料在桶内上下翻滚搅拌,短时间内即可将大量原料均匀的混合完毕,但现有的粒子搅拌机是将塑料粒子自然流到下料斗,这种添料方式往往会造成搅拌仓内物料不均匀,从而影响出品粒子的合格率及其性能品质。
[0003]市场上的ABS粒子搅拌机往往采用直接将塑料粒子自然流到下料斗内的方式进行加料,粒子在流入搅拌筒内较为聚集,在机体内难以均匀搅拌,影响搅拌完成品塑料粒子的合格率,工作质量降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ABS粒子搅拌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BS粒子搅拌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ABS粒子搅拌机往往采用直接将塑料粒子自然流到下料斗内的方式进行加料,粒子在流入搅拌筒内较为聚集,在机体内难以均匀搅拌,影响搅拌完成品塑料粒子的合格率,工作质量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包括主筒外壳和搅拌立柱架构,所述主筒外壳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主筒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立柱架构,且搅拌立柱架构的上方安装有放料漏盘架构,所述放料漏盘架构的外侧安装有遮挡壳,且遮挡壳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中部设置有轴心,且轴心的外侧设置有转动扇,所述主筒外壳的下方设置有引流筒架构,且引流筒架构的下方设置有存料仓。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筒外壳与搅拌立柱架构相贴合,且搅拌立柱架构与放料漏盘架构之间为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遮挡轴心与转动扇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动扇通过轴心与放料漏盘架构构成转动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立柱架构与引流筒架构相贴合,且引流筒架构与存料仓之间为活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立柱架构包括有传送筒、漏盘、中心柱和螺旋叶,所述搅拌立柱架构的顶部安装有传送筒,且传送筒的底部安装有漏盘,所述漏盘的下方设置有中心柱,且中心柱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筒与中心柱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中心柱与螺旋叶相粘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筒架构包括有引流槽、放料筒、固定带、固定栓和出料口,所述
引流筒架构的顶部设置有引流槽,且引流槽的下方安装有放料筒,所述放料筒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放料筒的底部安装有出料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ABS粒子搅拌机依靠将轴心嵌入设置于安装口的中部,转动扇贴合设置于轴心的外侧,使得轴心带动转动扇在遮挡壳底部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将ABS塑料粒子放入放料漏盘架构中,再通过转动扇将塑料粒子分散开,均匀像下方管道输送,改善了以往直接将塑料粒子直接流入到下料斗内使得粒子分布不均匀的缺陷,提高塑料粒子搅拌完成品的合格率。
[0013]1.本技术使得由放料漏盘架构内部向下方流入的粒子可通过漏盘向搅拌机搅拌筒主体内进行均匀输送,接着将螺旋叶粘合安装于中心柱的外侧,可使得流入到筒内得塑料粒子利用螺杆原理的快速旋转,可使粒子原料可快速搅拌,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0014]2.本技术依靠将固定带通过固定栓在放料筒外侧进行环绕式固定,提高放料筒以及引流筒架构整体的稳定性,使得粒子搅拌完成品可均匀向下流出,使得搅拌机工作时整体状态均匀有效,优化机器适用寿命,稳定生产进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放料漏盘架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搅拌立柱架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引流筒架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筒外壳;2、支撑立柱;3、放料漏盘架构;301、遮挡壳;302、安装口;303、转动扇;304、轴心;4、搅拌立柱架构;401、传送筒;402、漏盘;403、中心柱;404、螺旋叶;5、引流筒架构;501、引流槽;502、放料筒;503、固定带;504、固定栓;505、出料口;6、存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包括主筒外壳1和搅拌立柱架构4,主筒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立柱2,主筒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立柱架构4,且搅拌立柱架构4的上方安装有放料漏盘架构3,放料漏盘架构3的外侧安装有遮挡壳301,且遮挡壳30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口302,安装口302的中部设置有轴心304,且轴心304的外侧设置有转动扇303,主筒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引流筒架构5,且引流筒架构5的下方设置有存料仓6,主筒外壳1与搅拌立柱架构4相贴合,且搅拌立柱架构4与放料漏盘架构3之间为活动连接,将支撑立柱2贴合安装在主筒外壳1的外侧,使得搅拌机主体稳定性增强,将搅拌立柱架构4贴合安装在主筒外壳1的顶端中部,将放料漏盘架构3活动安装于搅拌立柱架构4的上方,同时放料漏盘架构3包括有遮挡壳301、安装口302、转动扇303和轴心304,将安装口302贴合设置于遮挡壳301的底部,使得放料漏盘架构3与搅拌立柱架构4可活动进行连接,将轴心304嵌入设置于安装口302的中部,转动扇303贴合设置于轴心304的外侧,使得轴心304带动转动扇303在遮挡壳301底部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将ABS塑料粒子放入放料漏盘架构3中,再通过转动扇303将塑料粒子分散开,均匀像下方管道输送,改善了以往直接将塑料粒子直接流入到下料斗内使得粒子分布不均匀的缺陷,提高塑料粒子搅拌完成品的合格率,将引流筒架构5贴合安装在主筒外壳1的下方,使得塑料粒子在搅拌完成后通过引流筒
架构5向下方进行输送,形成一套便捷易操作的输送流程,再将存料仓6活动安装于引流筒架构5的下方,便于使用者对粒子搅拌完成品进行拿取收集。
[0021]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ABS粒子搅拌机,搅拌立柱架构4包括有传送筒401、漏盘402、中心柱403和螺旋叶404,搅拌立柱架构4的顶部安装有传送筒401,且传送筒401的底部安装有漏盘402,漏盘402的下方设置有中心柱403,且中心柱403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404,传送筒401与中心柱403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中心柱403与螺旋叶404相粘合,将漏盘402贴合设置于传送筒401的底部,使得由放料漏盘架构3内部向下方流入的粒子可通过漏盘402向搅拌机搅拌筒主体内进行均匀输送,接着将螺旋叶404粘合安装于中心柱403的外侧,可使得流入到筒内得塑料粒子利用螺杆原理的快速旋转,从桶体底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包括主筒外壳(1)和搅拌立柱架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立柱(2),所述主筒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立柱架构(4),且搅拌立柱架构(4)的上方安装有放料漏盘架构(3),所述放料漏盘架构(3)的外侧安装有遮挡壳(301),且遮挡壳(30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口(302),所述安装口(302)的中部设置有轴心(304),且轴心(304)的外侧设置有转动扇(303),所述主筒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引流筒架构(5),且引流筒架构(5)的下方设置有存料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外壳(1)与搅拌立柱架构(4)相贴合,且搅拌立柱架构(4)与放料漏盘架构(3)之间为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304)与转动扇(303)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动扇(303)通过轴心(304)与放料漏盘架构(3)构成转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粒子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立柱架构(4)与引流筒架构(5)相贴合,且引流筒架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怡豪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