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81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底端中间设置有挂钩,行车记录仪主体顶端中间设置有固定杆,行车记录仪主体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另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固定杆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支杆,所述支杆底端连接后视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行车记录仪主体上侧设置连接罩、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底端设置弹力绳,防护罩可拉伸,不使用行车记录仪时将防护罩拉下,使其罩在摄像镜头前,将弹力绳挂在行车记录仪底端挂钩上,固定防护罩,防止镜头蒙尘或者进水,避免镜头脏污影响摄像记录,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帮助记录更多有效和数据。帮助记录更多有效和数据。帮助记录更多有效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0001]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可说是汽车使用的黑匣子,通过发动引擎随时可透过高清镜头进行录像和摄影,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和声音,有的甚至可设置冲击力的敏感度,当外界的冲击力大于所设置值时,导致该冲击力的现场数据将被记录下来,一旦有意外发生,便可作为处理事故的依据,保障驾驶人员的自我权利。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授权公告号CN 212809313U),该专利技术解决了安装好后还需要将原车拆卸的配件继续装回,安装麻烦的问题。但是,没有对摄像头镜头进行保护,镜头长时间暴露可能会出现蒙尘,影响不清楚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
[0005]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一侧设置有缓冲块,行车记录仪主体另一侧中间设置摄像镜头,所述摄像镜头一侧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底端中间设置有挂钩,行车记录仪主体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一侧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连接罩另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可折叠,防护罩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罩,防护罩另一端中间固定连接弹力绳,所述弹力绳一端固定连接防护罩,所述连接罩顶面靠近防护罩的一边设置有T形钩,所述T形钩竖向杆底端固定连接连接罩,所述挂钩顶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顶端中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固定杆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固定杆,转轴另一端连接支杆,所述支杆顶端连接车体,支杆底端连接后视镜,支杆中间一侧连接转轴。
[0006]优选的: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底端一边设置有开关,行车记录仪主体底端另一边依次设置有数据接口,充电口,所述数据接口一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充电口一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一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缓冲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后视镜。
[0008]优选的:所述后视镜一侧中间固定连接缓冲块,后视镜另一侧固定安装镜片,所述镜片一侧固定连接后视镜。
[0009]优选的:所述后视镜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支杆。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1]本技术通过在行车记录仪主体上侧设置连接罩、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底端设置弹力绳,防护罩可拉伸,不使用行车记录仪时将防护罩拉下,使其罩在摄像镜头前,将弹
力绳挂在行车记录仪底端挂钩上,固定防护罩,防止镜头蒙尘或者进水,避免镜头脏污影响摄像记录,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在行车记录仪主体后侧设置缓冲块,为行车记录仪主体增加了缓冲层避免冲击力产生时行车记录仪就发生故障导致行车记录仪不能记录更多有效和数据。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中防护罩拉下后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中防护罩细节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行车记录仪主体;101、摄像镜头;102、后视镜;103、防护罩;104、固定杆;105、支杆;106、T形钩;107、弹力绳;108、开关;109、转轴;110、连接罩;111、缓冲块;112、镜片;113、挂钩;114、充电口;115、数据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1,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11,行车记录仪主体1另一侧中间设置摄像镜头101,所述摄像镜头101一侧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底端中间设置有挂钩113,行车记录仪主体1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罩110,所述连接罩110一侧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连接罩110另一侧设置有防护罩103,所述防护罩103可折叠,防护罩103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罩110,防护罩103另一端中间固定连接弹力绳107,所述弹力绳107一端固定连接防护罩103,所述连接罩110顶面靠近防护罩103的一边设置有T形钩106,所述T形钩106竖向杆底端固定连接连接罩110,所述挂钩113顶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顶端中间设置有固定杆104,所述固定杆104底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固定杆104一侧设置有转轴109,所述转轴109一端连接固定杆104,转轴109另一端连接支杆105,所述支杆105顶端连接车体,支杆105底端连接后视镜102,支杆105中间一侧连接转轴109。
[0023]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底端一边设置有开关108,行车记录仪主体1底端另一边依
次设置有数据接口115,充电口114,所述数据接口115一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所述充电口114一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所述缓冲块111一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缓冲块111另一端固定连接后视镜102,所述后视镜102一侧中间固定连接缓冲块111,后视镜102另一侧固定安装镜片112,后视镜102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支杆105,所述镜片112一侧固定连接后视镜102。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行车记录仪主体1安装在后视镜102上,将挂在挂钩113上的弹力绳107拿下,将防护罩103向上收起,把弹力绳107挂在T形钩106上,打开开关108,开始启用行车记录仪主体1,当不需要使用行车记录仪主体1时,可将弹力绳107从T形钩106上取下,通过弹力绳107向下拉动防护罩103,将弹力绳107挂在挂钩113上。
[002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11),行车记录仪主体(1)另一侧中间设置摄像镜头(101),所述摄像镜头(101)一侧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底端中间设置有挂钩(113),行车记录仪主体(1)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罩(110),所述连接罩(110)一侧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连接罩(110)另一侧设置有防护罩(103);所述防护罩(103)可折叠,防护罩(103)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罩(110),防护罩(103)另一端中间固定连接弹力绳(107),所述弹力绳(107)一端固定连接防护罩(103),所述连接罩(110)顶面靠近防护罩(103)的一边设置有T形钩(106),所述T形钩(106)竖向杆底端固定连接连接罩(110),所述挂钩(113)顶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顶端中间设置有固定杆(104),所述固定杆(104)底端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主体(1),固定杆(104)一侧设置有转轴(109),所述转轴(109)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官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航华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