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47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第一模座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压模槽和第二压模槽,第一模座一端开设有定位连接槽,第一模座前后两侧插接有第二模座,第二模座一侧滑动卡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卡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解决了压力机在对电熨斗壳体进行冲压成型时,成型模具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且反作用力可能会对压力机造成损伤,成型模具一次只能够对一个电熨斗的一部分壳体进行冲压,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产效率较低的问题。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电熨斗,是现代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主要用于熨烫衣服的布料,使衣物表面平整,电熨斗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高温对布料进行熨烫,电熨斗的主要结构有底板、发热元件、压铁、温度调节装置、外壳组成,其中电熨斗的外壳一般借助成型模具冲压成型,再进行打磨等工艺,外壳的作用主要将电热元件及其他带电结构罩于内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触电,降低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因此冲压成型模具是电熨斗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结构,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在通过压力机进行冲压的过程中,成型模具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通常受到的冲击力较大,特别是在设备未调试准确时,对成型模具的损伤较大,且反作用力可能会对压力机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维修开支;
[0004]电熨斗在生产过程中,为便于在电熨斗壳体内安装加热元件等结构,因此电熨斗的壳体通常拆分成两部分进行冲压成型,而成型模具在使用时往往只能够对一个电熨斗的一部分壳体进行冲压,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通过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解决了压力机在对电熨斗壳体进行冲压成型时,成型模具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且反作用力可能会对压力机造成损伤,成型模具一次只能够对一个电熨斗的一部分壳体进行冲压,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所述第一模座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压模槽和第二压模槽,第一压模槽和第二压模槽为一个电熨斗壳体的两部分,通过一个本技术就能够同时对电熨斗壳体的全部部分进行冲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缩减大量成型模具所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述第一模座一端开设有定位连接槽,通过定位连接槽和定位连接架的插接定位,能够对两个第一模座之间进行定位连接,使压力机能够同时对两个或多个电熨斗壳体进行冲压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第一模座前后两侧插接有第二模座,所述第二模座一侧滑动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卡接有弹簧,在压力机带动第二模座对原料进行冲压成型时,通过减震板和弹簧能够对应力进行释放,避免由于极短时间内压力过大导致本技术和压力机的磨损,降低维修开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座一端焊接固定有定位连接架,所述定位连接架位于相对于定位连接槽另一侧的第一模座上,一个所述第一模座的定位连接架插接于另一个第一模
座的定位连接槽内侧,所述第一模座两端四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0009]通过定位连接架和定位连接槽的插接,能够使两个第一模座之间插接定位,使本技术能够同时带动多个第一模座进行移动和操作,便于对多个电熨斗壳体进行同时冲压成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座前后两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第一压模槽和第二压模槽两侧,所述第一模座上侧贯穿开设有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位于第一压模槽和第二压模槽之间;
[0011]通过第一散热槽能够增大第一模座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第一散热槽内侧卡接固定有减震垫,通过减震垫能够再次降低冲压时震动产生的应力,进一步降低本技术的损坏概率,延长本技术的实用寿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座一侧卡接固定有减震板,所述第二模座一侧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位于第二模座的减震板一侧中央,所述减震板位于第二模座的连接板一侧,所述第二模座上侧贯穿开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二模座一端两侧卡接固定有磁性连接杆,所述第二模座另一端两侧开设有吸附槽,一个所述第二模座的磁性连接杆吸附固定于另一个第二模座的吸附槽内侧;
[0013]通过减震板能够降低震动产生的应力,进一步降低压力机构件和本技术的损坏概率,降低维修开支,通过磁性连接杆插接于吸附槽内能够使两个第二模座之间进行连接定位,使压力机能够同时带动两个或多个第二模座进行移动并对电熨斗壳体冲压成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散热槽能够增大第二模座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降低第二模座由于过热导致损坏的概率。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一侧中央焊接固定有限位滑杆,所述连接板一侧边沿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限位滑杆滑动卡接于限位滑槽内侧,所述弹簧一端卡接于减震板一侧;
[0015]通过螺栓旋接于第二固定孔内侧,能够使压力机的冲压结构和连接板之间进行连接,在压力机带动第二模座进行冲压时,通过弹簧能够对震动产生的应力进行释放,避免由于极短时间内受到冲击过大导致冲压结构或本技术损坏,降低维修开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座一侧焊接固定有凸模和定位杆,所述凸模位于相对于连接板另一侧的第二模座上,所述定位杆位于凸模上下两侧,所述定位杆插接于定位孔内侧,一个所述第二模座的凸模插接于第一压模槽内侧,另一个所述第二模座的凸模插接于第二压模槽内侧;
[0017]第一压模槽和第二压模槽能够使本技术为电熨斗壳体的两部分进行冲压成型,避免需要购置两个成型模具,避免大量成型模具会占用大量空间,且本技术能够通过两个第二模座对电熨斗壳体的两部分同时进行冲压成型,在不增加大量冲压设备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解决了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在通过压力机进行冲压的过程中,成型模具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通常受到的冲击力较大,特别是在设备未调试准确时,对成型模具的损伤较大,且反作用力可能会对压力机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维修开支的问题,在压力机带动第二模座进行冲压时,通过减震板和弹簧能够降低
冲压过程中震动产生的应力,避免由于应力过大导致冲压构件或本技术的磨损,且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能够增大本技术的散热效率,降低由于过热导致损坏的概率,降低维修开支。
[0020]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解决了电熨斗在生产过程中,为便于在电熨斗壳体内安装加热元件等结构,因此电熨斗的壳体通常拆分成两部分进行冲压成型,而成型模具在使用时往往只能够对一个电熨斗的一部分壳体进行冲压,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通过定位连接架和定位连接槽之间的连接定位,能够使两个或多个第一模座之间连接,通过磁性连接杆和吸附槽之间的连接定位,能使两个或多个第二模座之间连接,使加工设备能够同时带动多个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进行移动,并对多个电熨斗壳体进行同时冲压成型,且第一压模槽和第二压模槽能够使压力机对电熨斗壳体的两部分同时进行冲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缩减大量成型模具所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效果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第一模座的结构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座(1)和第二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压模槽(101)和第二压模槽(106),所述第一模座(1)一端开设有定位连接槽(107),所述第一模座(1)前后两侧插接有第二模座(2),所述第二模座(2)一侧滑动卡接有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板(201)一侧卡接有弹簧(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1)一端焊接固定有定位连接架(102),所述定位连接架(102)位于相对于定位连接槽(107)另一侧的第一模座(1)上,一个所述第一模座(1)的定位连接架(102)插接于另一个第一模座(1)的定位连接槽(107)内侧,所述第一模座(1)两端四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1)前后两侧开设有定位孔(104),所述定位孔(104)位于第一压模槽(101)和第二压模槽(106)两侧,所述第一模座(1)上侧贯穿开设有第一散热槽(105),所述第一散热槽(105)位于第一压模槽(101)和第二压模槽(10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电熨斗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座(2)一侧卡接固定有减震板(205),所述第二模座(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建康进伟康进兵王姗姗王鸿军王力高卫光邵长青张晋路兰俊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东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