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55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涉及纺织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编织机本体、限制结构、缠绕机构和电动套辊,编织机本体的一侧固定有限制结构,限制结构包括两个连接板和两个活动套,编织机本体的一侧对称固定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互相靠近一面远离编织机本体一侧的下部固定有活动套,两个活动套内共同活动连接有缠绕机构,编织机本体远离限制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套辊,电动套辊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杆。本技术通过设置编织机本体、限制结构、缠绕机构和电动套辊,解决了碳纤维编织时各个纤维之间松紧度不同容易造成编织好的纤维形成褶皱,且卸下收卷好的碳纤维编织成的面料操作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


技术介绍

1、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 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碳纤维为了能与其他的材料(如树脂等)进行复合,需要将制造完成的碳纤维通过编织装置进行编织后,形成碳纤维面料,使得碳纤维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碳纤维编织时,与普通面料的编制相同,都是采用编织机进行相应的编制操作,在碳纤维进入编织机之前,由于各个收卷碳纤维线辊与安放结构之间的松紧度各不相同,在编织面料时,直接将碳纤维导到编织机内时,容易造成制成的面料各个位置的松紧度不同,形成褶皱,影响美观;

3、碳纤维编织后,会形成碳纤维面料,在碳纤维面料被编织出来后,需要进行收卷工作,直接通过传统的收卷设备进行工作时,完成收卷后,需要拆开较多的结构才能卸下相应的碳纤维面料,操作需要时间较长,且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通过设置编织机本体、限制结构、缠绕机构和电动套辊,解决了碳纤维编织时各个纤维之间松紧度不同容易造成编织好的纤维形成褶皱,且卸下收卷好的碳纤维编织成的面料操作麻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包括编织机本体、限制结构、缠绕机构和电动套辊,所述编织机本体的一侧固定有限制结构,所述限制结构包括两个连接板和两个活动套,所述编织机本体的一侧对称固定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互相靠近一面远离编织机本体一侧的下部固定有活动套,两个所述活动套内共同活动连接有缠绕机构,所述编织机本体远离限制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套辊,所述电动套辊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杆,工作时,通过编织机本体提供碳纤维编织的功能,通过缠绕机构在工作时,将需要进行编织的碳纤维缠绕在其上,并导到电转辊和配合辊之间,在电转辊转动的时候,将碳纤维导到编织机本体内进行编织后,导到电动套辊周侧,在电动套辊周侧收卷好。

4、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结构和电动套辊之间的编织机本体一侧上部固定连通有输线管,所述编织机本体的两侧与缠绕机构和电动套辊位置对应地开设有输送口,编织机本体在工作时,通过输线管输入编织用的经线,通过输送口输入编织用的纬线,并通过靠近电动套辊一侧的输送口导出编织好的面料。

5、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结构还包括电转辊和配合辊,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上部靠近编织机本体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电转辊,两个所述电转辊水平高度一致,所述电转辊下方的两个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配合辊,限制结构在工作时,通过电转辊带动配合辊转动,使得工作时,碳纤维在两个电转辊之间调整好张力。

6、进一步地,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转轴、转盘和缠绕槽,所述转轴的两端部皆活动连接在活动套内,两个所述活动套之间的转轴周侧固定有若干等距的转盘,所述转盘周侧开设有缠绕槽,缠绕机构在工作时,通过将碳纤维缠绕在转盘上缠绕槽内,使得进行编织的碳纤维导到限制结构上。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杆远离电动套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一侧杆的一侧与编织机本体固定,第一侧杆通过固定板与编织机本体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套辊远离第一侧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杆,所述第二侧杆远离电动套辊的一端固定在编织机本体上,所述第二侧杆顶部远离编织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限制槽,所述电动套辊靠近第二侧杆的一端固定有卡轴,所述卡轴活动连接在限制槽内,电动套辊在工作时,通过第二侧杆配合卡轴支撑其远离编织机本体的一端。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设置编织机本体、限制结构和缠绕机构,解决了碳纤维编织时各个纤维之间松紧度不同容易造成编织好的纤维形成褶皱的问题,将碳纤维从收卷好的经线线辊上导到缠绕机构上,将碳纤维缠绕在转盘周侧的缠绕槽内,在缠绕槽内缠绕好后,再引导到靠近缠绕机构的电转辊和配合辊之间,启动电转辊和配合辊,碳纤维在动电转辊和配合辊之间压动和运动的带动下,导到编织机本体上的输送口内,使得碳纤维在编织输送时,可以良好地保证输送到编织机本体中碳纤维之间松紧度的一致性,使用时可以更好地防止编织好的面料出现褶皱,更好地保证编织出面料的平整度。

11、本技术通过设置编织机本体和电动套辊,解决了碳纤维编织时卸下收卷好的碳纤维编织成的面料操作麻烦的问题,在电动套辊上收卷一定量面料后,停止编织机本体和电动套辊的动力,转动电动套辊和第一侧杆,使得电动套辊旋转度后,将碳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从电动套辊上卸下,使得碳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卸下时,无需拆卸结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包括编织机本体(100)、限制结构(200)、缠绕机构(300)和电动套辊(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本体(100)的一侧固定有限制结构(200),所述限制结构(200)包括两个连接板(201)和两个活动套(204),所述编织机本体(100)的一侧对称固定有连接板(201),两个所述连接板(201)互相靠近一面远离编织机本体(100)一侧的下部固定有活动套(204),两个所述活动套(204)内共同活动连接有缠绕机构(300),所述编织机本体(100)远离限制结构(200)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套辊(400),所述电动套辊(400)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杆(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200)和电动套辊(400)之间的编织机本体(100)一侧上部固定连通有输线管(101),所述编织机本体(100)的两侧与缠绕机构(300)和电动套辊(400)位置对应地开设有输送口(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200)还包括电转辊(202)和配合辊(203),两个所述连接板(201)之间的上部靠近编织机本体(100)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电转辊(202),两个所述电转辊(202)水平高度一致,所述电转辊(202)下方的两个连接板(201)之间转动连接有配合辊(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机构(300)包括转轴(301)、转盘(302)和缠绕槽(303),所述转轴(301)的两端部皆活动连接在活动套(204)内,两个所述活动套(204)之间的转轴(301)周侧固定有若干等距的转盘(302),所述转盘(302)周侧开设有缠绕槽(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杆(401)远离电动套辊(40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402),所述固定板(402)远离第一侧杆(401)的一侧与编织机本体(100)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套辊(400)远离第一侧杆(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杆(403),所述第二侧杆(403)远离电动套辊(400)的一端固定在编织机本体(100)上,所述第二侧杆(403)顶部远离编织机本体(100)的一侧开设有限制槽(404),所述电动套辊(400)靠近第二侧杆(403)的一端固定有卡轴(405),所述卡轴(405)活动连接在限制槽(404)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包括编织机本体(100)、限制结构(200)、缠绕机构(300)和电动套辊(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本体(100)的一侧固定有限制结构(200),所述限制结构(200)包括两个连接板(201)和两个活动套(204),所述编织机本体(100)的一侧对称固定有连接板(201),两个所述连接板(201)互相靠近一面远离编织机本体(100)一侧的下部固定有活动套(204),两个所述活动套(204)内共同活动连接有缠绕机构(300),所述编织机本体(100)远离限制结构(200)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套辊(400),所述电动套辊(400)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杆(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200)和电动套辊(400)之间的编织机本体(100)一侧上部固定连通有输线管(101),所述编织机本体(100)的两侧与缠绕机构(300)和电动套辊(400)位置对应地开设有输送口(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200)还包括电转辊(202)和配合辊(203),两个所述连接板(201)之间的上部靠近编织机本体(100)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电转辊(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进兵张福建高卫光康进伟邵长青王姗姗王鸿军王力张晋路兰俊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东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