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典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电动汽车的核心便是动力电池,而为了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受到损坏,而导致动力电池泄漏甚至爆炸,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0003]而为了更好的对电池进行固定,需要动力将电池固定于电池壳内,电池壳能较好对动力电池进行防护,且对动力电池进行规整防止。
[0004]为了对电池进行精确固定,则需要对电池壳进行打孔,由于电动汽车的行驶更长的时间,则需要精简车身重量,故而电池壳一般为中空的载体,并在其中设置加强板,用于加强电池壳的结构强度,并对其上的电池作分隔定位,在一般对电池壳进行钻孔时,电池壳在进行固定时,即会发生变形,使得钻出的孔洞,不规整,不符合需要,并且在电池壳固定好后,对电池壳的加强筋的位置进行钻孔,不容易发生变形,但是需要较长的钻孔行程,容易使得钻头抖动,并发生位置的改变,使得打孔精度下降,以及钻孔后,钻出的孔的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设备,包括有底架(1)和门形架(2);底架(1)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门形架(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单元、第一移动单元、钻孔单元、防护单元、定位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打磨单元;底架(1)左部和右部连接有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夹紧的固定单元;两个门形架(2)上连接有第一移动单元;第一移动单元连接有钻孔单元;钻孔单元连接有用于罩住钻孔位置的防护单元;防护单元下部连接有用于避免钻头打孔打偏的定位单元;底架(1)下部连接有第二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连接有用于对孔位披锋毛刺处理的打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设备,其特征是,固定单元包括有第一电动执行器(101)和固定框(102);底架(1)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一电动执行器(101);两个第一电动执行器(101)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固定框(102);每个固定框(102)上各开有前后两个圆孔;两个固定框(102)相向侧各开有一个用于承托并固定电池壳的承托槽(10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设备,其特征是,第一移动单元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201)、第一电动滑块(202)、横梁(203)、第二电动滑轨(204)和第二电动滑块(205);两个门形架(2)上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一电动滑轨(201);两个第一电动滑轨(201)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滑块(202);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02)上共同固接有横梁(203);横梁(203)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滑轨(204);第二电动滑轨(204)上滑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滑块(205);第二电动滑块(205)与钻孔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设备,其特征是,钻孔单元包括有固定板(301)、第二电动执行器(302)、衔接板(303)、第一滑杆(304)、安装板(305)、第一动力组件(306)和钻咀(307);第二电动滑块(205)上固接有固定板(301);固定板(301)后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执行器(302);第二电动执行器(302)伸缩部固接有衔接板(303);衔接板(303)前部固接有两个第一滑杆(304);两个第一滑杆(304)均与固定板(301)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杆(304)下部共同固接有安装板(305);安装板(305)与防护单元连接;安装板(305)上安装有第一动力组件(306);第一动力组件(306)为伺服电机;第一动力组件(306)输出轴可拆卸式连接有钻咀(30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设备,其特征是,防护单元包括有第一弹性件(401)、套筒(402)、定位件(403)和抽气管(404);安装板(305)下部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01);第一弹性件(401)下部固接有套筒(402);钻咀(307)从套筒(402)中间穿过;套筒(402)下部固接有定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进,蒙华显,来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启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