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629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包括焦仓、装车料槽、轨道、除尘罩、3D雷达料位计,除尘罩安装在轨道底部,除尘罩所在区域为装车区域,装车料槽在装车区域的轨道上走行,焦仓在装车料槽的上方,装车料槽的下部处安装有3D雷达料位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空载汽车由驾驶员将车辆开到指定位置后,装车料槽可进行自动装车,整个装焦炭过程平稳连续,不存在洒落焦炭的情况。2)本装置可以将额定载重量的焦炭装入车厢内,不会超载或装载量不足的情况,避免了二次操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3)通过各种检测装置,可实现远程控制,工人工作环境好,操作强度低,装车误差小。装车误差小。装车误差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焦化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焦炭装汽车普遍采用普通放料闸门的方式,人工开启阀门,指挥车辆前行。一方面需要司机与操作工配合,容易出现焦炭洒落的问题;另一方面,装载量不稳定,由于经常出现车辆超载需要卸车的情况,或者出现装车量不够需要二次装满的情况,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实现装车过程自动定量化装车。全程无人工参与,实现自动装车、稳定装车的需求,且达到装车过程无粉尘外溢,环保生产的要求。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包括焦仓、装车料槽、轨道、除尘罩、3D雷达料位计,所述除尘罩安装在轨道底部,除尘罩所在区域为装车区域,所述装车料槽在装车区域的轨道上走行,所述焦仓在装车料槽的上方,所述装车料槽的下部处安装有3D雷达料位计。
[0006]所述除尘罩的两侧设有除尘管道。
[0007]所述轨道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轨道设置有编码电缆。
[0008]所述焦仓底部设有放料闸门。
[0009]所述装车料槽底部设有装车阀门。
[0010]所述装车料槽采用不小于8mm厚的碳钢制作,内衬耐磨衬板,装车料槽为圆形或方形。
[0011]所述装车料槽的驱动电机采用变频电机。
[0012]所述的装车料槽与焦仓之间采用能够电动伸缩的软连接进行密封。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空载汽车由驾驶员将车辆开到指定位置后,装车料槽可进行自动装车,整个装焦炭过程平稳连续,不存在洒落焦炭的情况。
[0015]2)本装置可以将额定载重量的焦炭装入车厢内,不会超载或装载量不足的情况,避免了二次操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
[0016]3)通过各种检测装置,可实现远程控制,工人工作环境好,操作强度低,装车误差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9]图中:1

焦仓、2

放料闸门、3

装车料槽、4

轨道、5

重量传感器、6

除尘罩、7

装车阀门、8

汽车、9

3D料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常用技术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0021]见图1、图2,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包括焦仓1、装车料槽3、轨道4、除尘罩6、3D雷达料位计9,所述除尘罩6安装在轨道4底部,除尘罩6所在区域为装车区域,所述装车料槽3在装车区域的轨道4上走行,所述焦仓1在装车料槽3的上方,所述装车料槽3的下部处安装有3D雷达料位计9。
[0022]所述除尘罩6的两侧设有除尘管道,用于采用负压的形式将罩内的粉尘抽走处理,防止粉尘外溢。
[0023]所述轨道4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5,轨道4设置有编码电缆。
[0024]所述焦仓1底部设有放料闸门2。
[0025]所述装车料槽3底部设有装车阀门7。
[0026]所述装车料槽3采用不小于8mm厚的碳钢制作,内衬耐磨衬板,装车料槽3为圆形或方形。容积可满足装满一辆汽车的载重量。
[0027]所述装车料槽3的驱动电机采用变频电机,走行速度可调。
[0028]放料闸门2与装车料槽3间采用橡胶软接口的形式,当装车料槽3移动至放料闸门2位置时,通过挤压的方式实现密封。
[0029]装车料槽3上料位计采用3D雷达料位计,能够准确检测到装车情况。
[0030]在焦仓1下部设有放料闸门2,放料闸门2通过电液缸驱动,电液缸可现场就地操作,也可远程程序控制操作,一个焦仓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一个或多个放料闸门2。放料闸门2下方设有装车料槽3,装车料槽3外部固定有车架,车架在贯穿工作区域的轨道4上行走,轨道4下部设有重量传感器5。可将重量信号送至自动控制系统,准确控制焦炭装入量。装车料槽3上部设有软橡胶密封垫,当装车料槽3移动至放料闸门2处时,可通过挤压的方式进行自动封闭。装车料槽3内表面衬耐磨衬板,用以保护装车料槽,避免焦炭对其磨损。装车料槽3上设有3D雷达料位计9,对汽车8车厢内料位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在轨道4旁设有编码电缆,负责控制装车料槽3的走行定位。装车料槽3采用变频电机驱动,行走速度可调。料槽下部设装车阀门7,通过电液缸驱动,可现场就地操作,也可远程程序控制操作。
[0031]当汽车驶入装车区域时,入口设有车牌识别装置,通过车牌号从数据库中查询车辆信息。装车料槽3走行至焦仓2下部放料口处装料,安装于轨道4处的称重传感器实时将重量参数传入控制系统,当装车料槽3内焦炭接近设定量时,放料闸门2缓缓关闭,直至装车料槽3内焦炭达到设定量时,放料闸门2完全关闭。车辆停靠就位后,装车料槽3通过移动至车厢端部,除尘管道阀门打开,通过3D雷达料位计9确认无误后由装车阀门7开始向车上放料,通过实时料位信号控制装车料槽3移动速度,由编码电缆确定料槽的位置信息。装车完毕后,汽车缓慢驶出,装车料槽3回到焦仓1下部放料闸门2处等待装料。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汽车驶入装车点后,在装车中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实现
自动、稳定装车,使整个装车过程更加快捷、稳定、环保。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焦仓、装车料槽、轨道、除尘罩、3D雷达料位计,所述除尘罩安装在轨道底部,除尘罩所在区域为装车区域,所述装车料槽在装车区域的轨道上走行,所述焦仓在装车料槽的上方,所述装车料槽的下部处安装有3D雷达料位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罩的两侧设有除尘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稳定装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轨道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源封一飞文相浩肖建生张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