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89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包括U形支撑架Ⅰ以及U形支撑架Ⅱ,所述U形支撑架Ⅰ与U形支撑架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铰链连接在一起,组成“X”形活动支架,在“X”形活动支架的下部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支撑座,在支撑座上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穿入有撑杆,在撑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端部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刮刀片热处理时的弯曲变形问题,严格保证了热处理质量,提高井下套管清洁工具刮管器的装配合格率。该装置装夹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不会长时间占用吊车,降低了盐浴炉熔盐对吊车的腐蚀,提高生产效率,延长吊车使用寿命。吊车使用寿命。吊车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属于井下工具热处理加工


技术介绍

[0002]井下套管清洁工具刮管器的零部件刮刀片,为板状异形件,外表面为方牙螺纹,要求高硬耐磨,基体保持一定的强韧性,长度方向宽窄和高度方向尺寸差异均较大,整个结构壁厚尺寸差大。其热处理加工工序过程为渗碳后在盐浴炉中进行淬火回火处理,淬火处理时将刮刀片用铁丝捆绑后悬挂在简易十字工装上,吊车悬挂着十字工装,将刮刀片浸入盐浴炉中淬火加热。这种装炉方式热处理的刮刀片,沿长度方向产生弯曲变形,导致无法装配而失效,且吊车长时间位于高温(≥800℃)的盐浴炉上方,吊车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的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以减小刮刀片的热处理变形,保证刮刀片质量,延长吊车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包括U形支撑架Ⅰ以及U形支撑架Ⅱ,所述U形支撑架Ⅰ与U形支撑架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铰链连接在一起,组成“X”形活动支架,在“X”形活动支架的下部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支撑座,在支撑座上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穿入有撑杆,在撑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端部螺钉。
[0005]进一步,所述撑杆上套入有一组挡环。
[0006]进一步,所述“X”形活动支架的顶部对称地焊接有吊环。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刮刀片热处理时的弯曲变形问题,严格保证了热处理质量,提高井下套管清洁工具刮管器的装配合格率。该装置装夹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不会长时间占用吊车,降低了盐浴炉熔盐对吊车的腐蚀,提高生产效率,延长吊车使用寿命。此外,本技术可以根据盐浴炉子的大小进行多层装夹,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炉子如保护气氛炉等,易于实现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0010]图3是图2的截面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

撑杆、2

端部螺钉、3

挡环、4

U形支撑架Ⅰ、5

吊环、6

U形支撑架Ⅱ、7

支撑座、8

固定螺栓,9

刮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3,本技术的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包括U形支撑架Ⅰ4以及U形支撑架Ⅱ6,所述U形支撑架Ⅰ4与U形支撑架Ⅱ6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铰链连接在一起,组成“X”形活动支架,在“X”形活动支架的下部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支撑座7,在支撑座7上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穿入有撑杆1,在撑杆1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端部螺钉2。所述撑杆1上套入有一组挡环3。所述“X”形活动支架的顶部对称地焊接有吊环5。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5]将装夹装置放置在装料台上,利用刮刀片9两端的孔将刮刀片9穿到“X”形活动支架下部对应的两根撑杆1上,并在刮刀片9之间放挡环3隔开,使刮刀片9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避免影响加热及冷却效果,严格保证了热处理质量。为保持平衡,撑杆1前后刮刀片9数量一致,即撑杆1两端各4件刮刀片。装好刮刀片9后,在两根撑杆1两端装上端部螺钉2,吊车钩住吊环5提起刮刀片9浸入盐浴炉,将U形支撑架Ⅰ4和U形支撑架Ⅱ6放置于盐浴炉炉口的炉体上,吊车移开。U形支撑架Ⅰ4和U形支撑架Ⅱ6受刮刀片9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对两根撑杆1有向外牵扯的作用力,对刮刀片9由于自身结构导致的弯曲产生一定的约束,从而减小刮刀片9的弯曲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刀片的淬火热处理装夹装置,包括U形支撑架Ⅰ(4)以及U形支撑架Ⅱ(6),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架Ⅰ(4)与U形支撑架Ⅱ(6)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铰链连接在一起,组成“X”形活动支架,在“X”形活动支架的下部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支撑座(7),在支撑座(7)上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柔补声军洪德强宋大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