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78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涉及采果袋结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采果袋在采摘的时候,可能因为碰撞导致采摘的猕猴桃出现损坏的问题。所述前采摘袋的一侧安装有后采摘袋,所述前采摘袋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安装有腰部系带,所述安装环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环,一侧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颈部系带,所述颈部系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装置,另一侧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系带,所述连接系带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固定装置,所述前采摘袋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板,所述前采摘袋的下方安装有防护底座,所述防护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放置板,所述缓冲放置板的上方安装有橡胶防护垫。橡胶防护垫。橡胶防护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


[0001]本技术涉及采果袋结构
,具体为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

技术介绍

[0002]野生猕猴桃是指野生的猕猴桃,野生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其它营养成分,可以抗氧化衰老,一般都生长在大山里,野生猕猴桃在进行采摘的时候,需要使用采果袋进行采集,通过采果袋能够方便的对采集的野生猕猴桃进行放置,从而使采摘更加的快速。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381943U,授权公告日2020年04月24日,一种猕猴桃采果袋,属于水果采摘工具
,包括上端开口的袋体,设置在袋体上的双肩背带,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支撑腿,所述袋体可通过支撑腿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袋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腿的卡件,所述袋体上背带一侧的中下部设置有腰带,所述袋体内侧底部和内周设置有海绵层,既能减轻猕猴桃受损率,又能节省采摘者体力,也便于携带。
[0004]但是现有的采果袋在采摘的时候,可能因为碰撞,从而导致采摘的猕猴桃可能出现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采果袋在采摘的时候,可能因为碰撞,从而导致采摘的猕猴桃可能出现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包括前采摘袋后采摘袋,所述前采摘袋的一侧安装有后采摘袋,所述前采摘袋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安装有腰部系带,所述安装环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环,一侧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颈部系带,所述颈部系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装置,另一侧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系带,所述连接系带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固定装置,所述前采摘袋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的内壁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安装室,所述防护安装室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板,所述前采摘袋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前采摘袋的下方安装有防护底座,所述防护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防护室,所述缓冲防护室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放置板,所述缓冲放置板的上方安装有橡胶防护垫,所述前采摘袋的前端设置有放置袋。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环关于前采摘袋的垂直中心线相对称,所述腰部系带与安装环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卡槽连接端,所述连接装置与卡槽固定装置相对应设置,所述卡槽连接端与卡槽固定装置之间通过卡槽连接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缓冲弹簧在缓冲防护室的内部均匀分布,所述缓冲弹簧与缓冲放置板焊接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与防护底座焊接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橡胶防护垫与缓冲放置板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前采摘袋和后采摘袋之间通过肩部连接支撑带连接固定,所述肩部连接支撑带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肩部连接支撑带关于前采摘袋的垂直中心线相对称。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前采摘袋内壁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板,通过安装的防护板能够提高前采摘袋四周的防碰撞效果,这样能够保护猕猴桃,避免前采摘袋侧面受到碰撞从而导致猕猴桃可能因碰撞而出现损坏,当采摘完成后将前采摘袋进行放置的时候,防护底座与地面接触,从而发生碰撞,此时放置的猕猴桃通过缓冲放置板挤压缓冲弹簧,这样能够很好的对碰撞的力进行缓冲,避免碰撞可能导致猕猴桃出现损坏,同时缓冲放置板上端安装有橡胶防护垫,通过安装的橡胶防护垫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猕猴桃的保护,从而避免猕猴桃在放置的过程中因碰撞而导致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15]2.该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通过将连接装置一端设置的卡槽连接端插入到卡槽固定装置的内部,然后将颈部系带挂在颈部后,通过该种设置能够方便的对前采摘袋进行携带,然后通过将腰部系带系在腰部,这样能够减轻采摘人员颈部疲劳,使采摘更加的轻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区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2的B区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前采摘袋和后采摘袋局部俯视图。
[0021]图中:1、前采摘袋;101、放置室;102、防护安装室;2、安装环;3、腰部系带;4、连接线;5、连接环;6、颈部系带;7、连接装置;701、卡槽连接端;8、连接系带;9、卡槽固定装置;10、防护板;11、支撑环;12、防护底座;1201、缓冲防护室;13、缓冲弹簧;14、缓冲放置板;15、橡胶防护垫;16、放置袋;17、后采摘袋;18、肩部连接支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包括前采摘袋1后采摘袋17,前采摘袋1的一侧安装有后采摘袋17,前采摘袋1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环2,安装环2的一侧安装有腰部系带3,安装环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环5,一侧连接环5的一端设置有颈部系带6,颈部系带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装置7,另一侧连接环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系带8,连接系带8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固定装置9,前采摘袋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室101,放置室101的内壁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安装室102,防护安装室102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板10,前
采摘袋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11,前采摘袋1的下方安装有防护底座12,防护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防护室1201,缓冲防护室1201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13,缓冲弹簧13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放置板14,缓冲放置板14的上方安装有橡胶防护垫15,前采摘袋1的前端设置有放置袋16。
[0024]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安装环2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环2关于前采摘袋1的垂直中心线相对称,腰部系带3与安装环2之间通过连接线4连接固定,通过设置的安装环2能够方便的对腰部系带3进行安装,通过设置的连接线4能够方便的对腰部系带3与安装环2之间进行连接固定,这样能够防止腰部系带3与安装环2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
[002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连接装置7的一端设置有卡槽连接端701,连接装置7与卡槽固定装置9相对应设置,卡槽连接端701与卡槽固定装置9之间通过卡槽连接固定,通过该种设置能够方便的对连接装置7与卡槽固定装置9之间进行连接固定,这样能够使颈部系带6能够很好的进行使用,从而能够方便的将颈部系带6挂在人颈后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包括前采摘袋(1)和后采摘袋(1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采摘袋(1)的一侧安装有后采摘袋(17),所述前采摘袋(1)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环(2),所述安装环(2)的一侧安装有腰部系带(3),所述安装环(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环(5),一侧所述连接环(5)的一端设置有颈部系带(6),所述颈部系带(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装置(7),另一侧所述连接环(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系带(8),所述连接系带(8)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固定装置(9),所述前采摘袋(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室(101),所述放置室(101)的内壁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安装室(102),所述防护安装室(102)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板(10),所述前采摘袋(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11),所述前采摘袋(1)的下方安装有防护底座(12),所述防护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防护室(1201),所述缓冲防护室(1201)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13),所述缓冲弹簧(13)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放置板(14),所述缓冲放置板(14)的上方安装有橡胶防护垫(15),所述前采摘袋(1)的前端设置有放置袋(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猕猴桃便携式采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东南章贤兴江丽袁名安王园珍楼基道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