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卸车的车箱、自卸车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444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卸车的车箱、自卸车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自卸车的车箱不能快速切换的技术问题。所述车箱与自卸车之间设置有限制车箱向前位移或/和上下位移的第一定位机构、限制车箱前后左右位移的第二定位机构、限制车箱上下左右位移或/和向前位移的第三定位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能够实现车箱与自卸车之间的快速拆装,配合自动控制的液压系统,能够实现车箱与自卸车的自动装配和自动拆分。本技术方案中车箱能够快速与后机架自动结合分离,实现一车配套多个车箱的作业方式,提高装卸效率,提高车箱的互换通用性。提高车箱的互换通用性。提高车箱的互换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卸车的车箱、自卸车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卸车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自卸车的车箱、自卸车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自卸车,承担渣土、煤炭、砂石等松散物料的运输。如公开日为2009.01.28、公开号为CN201186627Y的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具有中顶举升装置的自卸车,包括:车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纵梁;车厢,通过其底板枢轴连接到该车架上,其中,该底板下方设置有两个纵梁,在垂直面内与所述车架纵梁分别对齐;以及,中顶举升装置,可伸缩地设置在该车架和该车厢之间。其中,该中顶举升装置包括:两个液压缸,分别设置在该车架纵梁和该车厢底板纵梁的外侧,每个液压缸的一端与设置在该车架上的下支座枢轴连接,而另一端与设置在该车厢底板上的上支座枢轴连接。本技术的自卸车可以提高车厢举升时的稳定性。
[0003]上述自卸车的车箱位于后车体的上部,一个自卸车固定安装一个车箱,虽然能够实现自卸功能,但是车箱不能快速自动装卸或互换,不能实现一车配套多个车箱的作业方式,通用性差。其次,多个车箱堆叠运输时,占用高度与宽度方向空间大,不便于多个车箱的堆叠集中运输。另外,常用的自卸车采用内燃机驱动,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自卸车的车箱、自卸车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自卸车的车箱不能快速切换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自卸车的车箱,所述车箱与自卸车之间设置有限制车箱向前位移或/和上下位移的第一定位机构、限制车箱前后左右位移的第二定位机构、限制车箱上下左右位移或/和向前位移的第三定位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能够实现车箱与自卸车之间的快速拆装,配合自动控制的液压系统,能够实现车箱与自卸车的自动装配和自动拆分。本技术方案中车箱能够快速与后机架自动结合分离,实现一车配套多个车箱的作业方式,提高装卸效率,提高车箱的互换通用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在车箱的前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均设置在车箱的左右两侧,既保证了各个定位机构共同作用的可靠性,形式简化了定位机构的布置形式和布置数量。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为顶紧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为卡接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为插接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的顶紧作用与第二定位机构的卡紧作用相互配合,共同限制车箱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相对自卸车移动,第三定位机构进一步限制了车箱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相对自卸车移动,保证车箱与自卸车装配后无相对运动的空间余量。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紧定位机构包括车箱的前侧部设置的顶槽,自卸车上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凹槽顶接配合。即第一定位机构不仅具有顶紧作用,同时还具有插接作用,进一步限制了车箱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相对自卸车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紧定位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顶紧定位机构关于车箱的中截面左右对称设置,在保证定位可靠性的同时,也使得车箱受力均衡,进一步地保证了装配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顶紧油缸或顶紧丝杠或顶紧气缸,能够实现定位车箱的任何装置均可作为本技术方案中直线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箱上的定位凹槽一,定位凹槽一的槽口朝下设置,自卸车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一卡接配合的凸块;或者定位凹槽一设置在自卸车上,定位凹槽一的槽口朝上设置,车箱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一卡接配合的凸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一设置在车箱的前端部,保证车箱在自卸时第二定位机构能够可靠定位,避免第二定位机构设置靠后时,车箱与自卸车装配的可靠性降低。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箱上的定位凹槽二,定位凹槽的槽口朝向车箱的前侧,所述自卸车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二插装配合的后限位块;或者定位凹槽二设置在自卸车上,定位凹槽的槽口朝向车箱的后侧,所述车箱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二插装配合的后限位块。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二设置在车箱的后端部,与车箱前端部第二定位机构共同作用,充分保证车箱与自卸车装配的可靠性。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车箱包括主箱体,主箱体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前侧设置有上侧板,上侧板的外轮廓尺寸大于主箱体的外轮廓尺寸,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位于车箱上的结构均设置在上侧板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板连接有加宽翼块,加宽翼块安装后的高度和宽度大于上侧板的宽度和高度。加宽翼块增加了车箱的宽度和高度,安装加宽翼块能够提高箱体的容量。安装加宽翼块的车箱,又高又宽,当对车箱进行堆叠运输时,会发生干涉与运输超限的现象,不利于装车运输,因此安装加宽翼块与上侧板可拆卸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上侧板的两侧部设置有定位板,加宽翼块上设置有与定位板连接的安装孔。
[0018]进一步地,所述加宽翼块的外侧设置有与定位板插装配合的垫板,定位板上设置有长孔,长孔与垫板之间插装有楔形块,楔形块的小尺寸端设置有锁销。
[0019]所述车箱包括主箱体,车箱主体的左视投影为梯形,车箱主体后侧边缘的轮廓线为梯形的斜边。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包括车箱前板,车箱前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车箱侧板,车箱侧板的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且车箱侧板背离车箱前板的一端为斜边,两个车箱侧板的下端与车箱前板的下端之间连接有车箱底板,车箱底板背离车箱前板的一端与两个车箱侧板背离车箱前板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倾斜的车箱后板。
[0021]进一步地,所述车箱前板设置有前板横竖筋条,所述车箱侧板设置有侧板纵横筋条,所述车箱底板和车箱后板均设置有底板竖筋条和底板横筋条。
[0022]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的开口宽度和长度大于开口下方结构的宽度和长度,在转
运车箱时,多个车箱可以相互叠摞,便于运输。
[0023]进一步地,所述车箱后板可拆卸连接有后支架,当后支架与车箱后板装配后,后支架的底面与车箱底板的底面平齐。
[0024]一种自卸车,包括前车体和后机架,前车体设置有前轮驱动系统,后机架上安装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
[0025]进一步地,所述后机架包括U形的底盘车架,底盘车架的U形开口朝向自卸车后方,底盘车架的U形空间的宽度小于车箱开口外轮廓尺寸且大于车箱开口下方结构的外轮廓尺寸。即车箱能够容纳在底盘车架的U形空间内,既便于在地面上的车箱与后机架装配,又便于后机架上的车箱直接分离至地面。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位于自卸车上的结构均设置在后机架上。
[0026]进一步地,所述后机架包括成对铰接在底盘车架两侧的前油缸、后拉杆和后油缸,前油缸、后拉杆和后油缸背离底盘车架的一端均与托架铰接,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位于自卸车上的结构均设置在托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车箱(1)与自卸车(2)之间设置有限制车箱(1)向前位移或/和上下位移的第一定位机构、限制车箱(1)前后左右位移的第二定位机构、限制车箱(1)上下左右位移或/和向前位移的第三定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在车箱(1)的前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均设置在车箱(1)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为顶紧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为卡接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为插接定位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定位机构包括车箱(1)的前侧部设置的顶槽(1018),自卸车(2)上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凹槽顶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定位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顶紧定位机构关于车箱(1)的中截面左右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顶紧油缸(20242)或顶紧丝杠或顶紧气缸。7.根据权利要求4

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箱(1)上的定位凹槽一(1015),定位凹槽一(1015)的槽口朝下设置,自卸车(2)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一(1015)卡接配合的凸块(20243);或者定位凹槽一(1015)设置在自卸车(2)上,定位凹槽一(1015)的槽口朝上设置,车箱(1)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一(1015)卡接配合的凸块(2024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一(1015)设置在车箱(1)的前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4

6、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箱(1)上的定位凹槽二(1017),定位凹槽(1017)的槽口朝向车箱(1)的前侧,所述自卸车(2)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二(1017)插装配合的后限位块(20244);或者定位凹槽二(1017)设置在自卸车(2)上,定位凹槽(1017)的槽口朝向车箱(1)的后侧,所述车箱(1)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二(1017)插装配合的后限位块(2024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二(1017)设置在车箱(1)的后端部。11.根据权利要求1

2、4

6、8、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包括主箱体(101),主箱体(10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前侧设置有上侧板(10121),上侧板(10121)的外轮廓尺寸大于主箱体(101)的外轮廓尺寸,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位于车箱(1)上的结构均设置在上侧板(10121)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10121)连接有加宽翼块(104),加宽翼块(104)安装后的高度和宽度大于上侧板(10121)的宽度和高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上侧板(10121)的两侧部设置有定位板(1016),加宽翼块(104)上设置有与定位板(1016)连接的安装孔(1041)。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翼块(104)的外侧设置有与定位板(1016)插装配合的垫板(105),定位板(1016)上设置有长孔(10161),长
孔(10161)与垫板(105)之间插装有楔形块(106),楔形块(106)的小尺寸端设置有锁销(107)。15.根据权利要求1

2、4

6、8、10、12

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包括主箱体(101),车箱主体(101)的左视投影为梯形,车箱主体(101)后侧边缘的轮廓线为梯形的斜边。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01)包括车箱前板(1011),车箱前板(101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车箱侧板(1012),车箱侧板(1012)的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且车箱侧板(1012)背离车箱前板(1011)的一端为斜边,两个车箱侧板(1012)的下端与车箱前板(101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车箱底板(1014),车箱底板(1014)背离车箱前板(1011)的一端与两个车箱侧板(1012)背离车箱前板(1011)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倾斜的车箱后板(1013)。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前板(1011)设置有前板横竖筋条(10111),所述车箱侧板(1012)设置有侧板纵横筋条(10122),所述车箱底板(1014)和车箱后板(1013)均设置有底板竖筋条(10141)和底板横筋条(10142)。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用于自卸车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01)的开口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松宋丹王佳起李二闷江帅付开勇田雪豪高立君时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