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384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34
本申请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该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固定新粉缸、振动筛、第一溢粉储粉筒、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和旋风分离罐;固定新粉缸通过第一出料管路与3D打印设备的供粉管路相连;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一进料管路与3D打印设备的粉末回收管路相连;动力装置分别与旋风分离罐和第一出料管路相连;固定新粉缸与振动筛相连,振动筛与第一溢粉储粉筒相连,第一溢粉储粉筒与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相连,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与旋风分离罐相连。本申请通过在旋风分离罐进行粉末筛分之前,设计了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提高了旋风分离罐中滤芯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的持续使用时间。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3D打印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或增材制造是一种采用逐层材料堆积的方式直接从数字模型制造零件的新方法。目前3D打印技术已广发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气、海洋、汽车、模具制造、医疗、加工制造及生物科技领域。在3D打印过程中,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SLM)技术最成熟,使用也是最广泛的。
[0003]使用该技术进行3D打印时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送粉装置将一定量粉末送至工作台面,铺粉机构将一层粉末材料平铺在工作台已成型零件的上表面,振镜系统控制激光器按照该层的截面轮廓对实心部分粉末层进行扫描,使粉末熔化并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熔融;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的厚度,铺粉机构又在上面铺上一层均匀密实的粉末,进行新一层截面的扫描烧结,经若干层扫描叠加,直至完成整个原型制造。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未被烧结融化的粉末,如果直接将这些粉末当垃圾或者废品处理,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会大幅提高3D打印的成本。因此,目前的3D打印设备中需要对这些粉末进行回收再利用。
[0004]然而在回收过程中,回收装置的滤芯使用寿命低,需要频繁地对其进行反吹操作,来确保装置的正常工作,这大大影响了3D打印设备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固定新粉缸、振动筛、第一溢粉储粉筒、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和旋风分离罐;
[0008]所述固定新粉缸通过第一出料管路与所述3D打印设备的供粉管路相连;所述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一进料管路与所述3D打印设备的粉末回收管路相连;
[0009]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出风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料管路相连;所述固定新粉缸通过进粉管路与所述振动筛相连,所述振动筛通过第一溢粉管路与所述第一溢粉储粉筒相连,所述第一溢粉储粉筒与所述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相连,所述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一气体输送管路与所述旋风分离罐相连;所述旋风分离罐通过回风管路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管路、所述第一进料管路、所述出风管路、所述进粉管路、所述第一溢粉管路、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路、所述回风管路上各自独立地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通断的阀门。
[0011]优选地,所述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和第二溢粉储粉
筒;
[0012]所述振动筛通过第二溢粉管路与所述第二溢粉储粉筒相连,所述第二溢粉储粉筒与所述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相连,所述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二气体输送管路与所述旋风分离罐相连,所述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二进料管路与所述3D打印设备的粉末回收管路相连。
[0013]优选地,所述固定新粉缸、所述第一溢粉储粉筒、所述第二溢粉储粉筒内还分别设有粉末料位传感器。
[0014]优选地,所述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中还包括移动新粉缸,用于接收外界提供的粉末;
[0015]所述移动新粉缸通过第二出料管路分别与所述出风管路、所述供粉管路相连。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管路上还设有固定新粉缸定量送粉装置;
[0017]所述第二出料管路上还设有移动新粉缸定量送粉装置。
[0018]优选地,所述旋风分离罐上还设有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排气阀;
[0019]所述氧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内部的氧气含量,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内部的压力,所述排气阀用于排出所述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内部多余的压力。
[0020]优选地,所述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中还包括渣粉罐;
[0021]所述渣粉罐通过粉末输出管路与所述旋风分离罐相连,所述粉末输出管路上设有粉末输送阀门,所述粉末输出管路还通过粉末输入管路与所述振动筛相连。
[0022]优选地,所述出风管路还与气体输出管路相连;
[0023]所述气体输出管路用于将所述动力装置回收的多余气体排出。
[0024]优选地,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多个,每一所述3D打印设备的粉末进料端可选择性地与所述供粉管路连通,每一所述3D打印设备的粉末排料端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粉末回收管路连通。
[0025]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26]现有技术中的粉末回收输送设备中一般只有一个旋风分离罐,使得3D打印设备中的粉末在进行回收处理时,直接进入旋风分离罐中通过滤芯进行过滤处理,这极易造成滤芯堵塞而无法继续工作;而本申请在旋风分离罐接收3D打印设备中的回收粉末之前,先增加了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可以实现了对回收粉末的粗过滤,同时将大量粗过滤得到的粉末沉降至第一溢粉储粉筒中,然后将粗过滤后含有少量粉末的气体传输到旋风粉末罐中进行二次精过滤,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旋风分离罐中滤芯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提高了整个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的持续使用时间。
[002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示出了实施例1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了实施例2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31]图3示出了实施例3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1

动力装置;102

固定新粉缸;103

振动筛;104

第一溢粉储粉筒;105

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106

旋风分离罐;107

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108

第二溢粉储粉筒;109

渣粉罐;110

固定新粉缸定量送粉装置;111

移动新粉缸;112

移动新粉缸定量送粉装置;1061

氧传感器;1062

压力传感器;1063

排气阀;201

供粉管路;202

粉末回收管路;
[0034]121

出风管路;122

第一出料管路;123

进粉管路;12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固定新粉缸、振动筛、第一溢粉储粉筒、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和旋风分离罐;所述固定新粉缸通过第一出料管路与所述3D打印设备的供粉管路相连;所述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一进料管路与所述3D打印设备的粉末回收管路相连;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出风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料管路相连;所述固定新粉缸通过进粉管路与所述振动筛相连,所述振动筛通过第一溢粉管路与所述第一溢粉储粉筒相连,所述第一溢粉储粉筒与所述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相连,所述第一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一气体输送管路与所述旋风分离罐相连;所述旋风分离罐通过回风管路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路、所述第一进料管路、所述出风管路、所述进粉管路、所述第一溢粉管路、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路、所述回风管路上各自独立地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通断的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和第二溢粉储粉筒;所述振动筛通过第二溢粉管路与所述第二溢粉储粉筒相连,所述第二溢粉储粉筒与所述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相连,所述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二气体输送管路与所述旋风分离罐相连,所述第二溢粉前置分离罐通过第二进料管路与所述3D打印设备的粉末回收管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新粉缸、所述第一溢粉储粉筒、所述第二溢粉储粉筒内还分别设有粉末料位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王文波张芸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