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297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
氨基蒽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
14
H9NO2,为红宝石色晶体,其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可用于制备还原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反应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目前1

氨基蒽醌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硝化还原法和蒽醌磺酸盐氨解法。在1

氨基蒽醌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此类废水不仅成分复杂,不可生化,还含毒性物质,强碱性,属目前最难治理的高盐度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之一。
[0003]目前,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中和

沉淀、气浮、砂滤、化学沉淀、生化法(厌氧处理法和好氧处理法)等,且近年来也兴起一些先进的处理技术,如:臭氧氧化法、混凝沉淀

Fenton催化氧化技术,电催化氧化技术,细菌处理法,电子束脱色法等。这类处理方法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存在的缺陷是:处理时间长,成本高,投资大,不适用于工业化处理。公司目前采用的1

氨基蒽醌处理工艺主要是中和

沉淀法,向还原废水中加入硫酸,而后经固液分离后,将废渣转入专业的公司处理,废水转入公司废水站。这类废水存在色度高,COD含量及氨氮含量高的特点,且在固液分离过程中废水中溶解的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逸出,会严重影响生产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旨在改善废水质量、降低废水中COD、硫化氢及二氧化硫含量,保证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旨在改善废水质量、降低废水中COD、硫化氢及二氧化硫含量,保证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向反应釜内加入硫酸和硫酸亚铁,搅拌到硫酸亚铁完全溶解,而后将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加入到反应釜内;
[0007]步骤二、向反应釜内加入脱色剂和双氧水,脱色剂为经酸改性处理的活性炭;
[0008]步骤三、固液分离,液相的废水部分补加双氧水处理,搅拌并鼓气处理,而后固液分离;
[0009]步骤四、固液分离后的滤液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处理。
[00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一中,将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加入到反应釜内时,当反应釜pH测定值在2

4时,停止添加废水。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一中,添加1

氨基蒽醌废水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用液碱吸收处理。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二中,双氧水与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体积比为1:7,
双氧水的浓度为5%。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二中,脱色剂与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质量比为1:100

120。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二中,活性炭的改性方法为:在超声波处理下利用硝酸酸化氧化。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二中,改性温度为50℃,时间为2

2.5h。
[00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二中,改性后的活性炭冷却后,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105℃烘干。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二中,步骤二中,活性炭改性前进行活化处理,活化温度为700

850℃。
[00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三中,补加双氧水的浓度为5%,双氧水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10,双氧水处理时间为20min。
[0019]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技术方案中,针对1

氨基蒽醌废水处理在现有技术中的中和沉淀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优化,为了降低1

氨基蒽醌废水的色度,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活性炭与石墨一样剩余石墨结构类物质,是由许多碳六角环组成的微晶构成,主要由碳氧元素成,碳含量最高,几乎不含氮和硫。这些表面元素决定了活性炭的酸碱性、吸附选择性和导电性等,在活性炭表面形成羧基、酚羟基、和羰基等亲水基团,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木质活性炭表面在低温情况下含酸性基团,随着温度升高碱性基团增多,活性炭粒子内细孔分布是不同的,大孔壁上分布着中孔,中孔表面上又充斥着大量微孔,吸附物质首先在大孔和中孔内扩散,再吸附到微孔里。活性炭微孔的孔径对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具有关键影响,直接关联吸附效果。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活性炭中孔的数量相比微孔较少,对于比表面积的贡献很少。中孔的作用主要为:是吸附质到达微孔内的主要通道,并且可以使大分子物质进入到孔内。大孔的孔容大,比表面积较小,可以作为吸附质扩散进活性炭内部的通道,含量也相对比较少。本技术方案为提升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对活性炭的吸附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一个吸附过程的完成包括以下步骤,在活性炭的外表面有一水流滞流层,被吸附的物质要靠浓度差才能穿过滞流层接触活性炭,之后扩散进入表面的大孔中,再从活性炭的大孔中扩散到中孔里,再继续扩散到微孔完成一次吸附过程。分析整个吸附的流程,吸附的速度取决于扩散速度和吸附反应速度。为提高扩散速度和吸附反应速度,本技术方案在使用前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加入硝酸溶液进行氧化改性处理活性炭,减少灰分、扩孔改变孔结构及数量,增加比表面积,进而增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在利用改性活性炭进行废水吸附处理前,需要先对活性炭进行活化,本技术方案活化过程选择化学

物理联合活化法,先用氯化锌浸泡处理炭材料,之后超声波处理的方式去除活性炭表面杂质,达到最佳的激活效果。通过实验验证,本方案通过对工艺步骤及工艺把参数的全面优化,且结合对活性炭处理条件的协同优化,对1

氨基蒽醌废水的色度、COD及氨氮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经检测,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一级标准排放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方式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实验
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1
[0022]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步骤一、在中和反应釜内加入稀硫酸,而后开启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硫酸亚铁,搅拌到硫酸亚铁全部溶解。
[0024]步骤二、将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向反应釜内加入硫酸和硫酸亚铁,搅拌到硫酸亚铁完全溶解,而后将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加入到反应釜内;步骤二、向反应釜内加入脱色剂和双氧水,脱色剂为经酸改性处理的活性炭;步骤三、固液分离,液相的废水部分补加双氧水处理,搅拌并鼓气处理,而后固液分离;步骤四、固液分离后的滤液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加入到反应釜内时,当反应釜pH测定值在2

4时,停止添加废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添加1

氨基蒽醌废水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用液碱吸收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双氧水与1

氨基蒽醌还原废水的体积比为1:7,双氧水的浓度为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平代各锋梅剑平孙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