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车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94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车驱动结构,涉及摆渡车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母车主体,所述母车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外侧与蜗杆的外侧相互啮合,所述活动槽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与第一蜗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母车主体纵向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轮,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母车主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应的第一滑轮的中部固定连接;当母车需要横向移动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并通过第一皮带传动带动所有第一滑轮在横向的轨道上移动,可以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正常的行驶。行驶。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车驱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子母摆渡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车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摆渡车,一种短途交通工具,“摆渡车”一词最早起源于飞机场,是连接机场内候机厅和远机位飞机的交通工具,机场飞机数量多,而机位少,建设一个机位所需要的资金大,故有多数的飞机停留在了远机位,需要通过摆渡车运送乘客。后来这一称呼引申到城市短途交通接驳、工业生产设备方面。根据用途不同主要分为。
[0003]通常工厂在对一些数量众多的重物产品进行搬运时,都会使用到摆渡车,由于工厂内空间有限,且对于产品的摆放都有一定的规律要求,因此会使用到子母摆渡车和相对应的轨道;而子母摆渡车,通常是母车在主轨道上移动,在到达一个分支口后,子车会从母车上下来,往分支轨道上移动,而对于一些工艺比较复杂或者分类较多的工厂,可能只走单向轨道的母车使用起来严重受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母车驱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母车驱动结构,以实现解决传统母车只能走单向轨道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车驱动结构:
[0008]其包括母车主体,所述母车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外侧与蜗杆的外侧相互啮合,所述活动槽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与第一蜗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母车主体纵向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轮,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母车主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应的第一滑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母车主体纵向两侧的多组第一滑轮的中部皆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
[0009]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蜗杆的外侧通过设置在活动槽内的滑动机构与第二蜗轮的外侧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蜗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母车主体横向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二滑轮,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横向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二锥形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穿出母车主体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第二滑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母车主体横向两侧的多组第二滑轮的中部皆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0010]所述活动槽的底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的中部与第二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母车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蜗杆进行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活动槽底侧内壁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活动槽底侧内壁上的第一T型滑槽,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滑块,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第一T型滑块的顶侧上,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底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长端与第一T型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顶侧内壁开设有第二T型滑槽,所述第二T型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T型滑块,所述第二T型滑块的底侧与蜗杆的顶端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轮中轴线的高度高于第一滑轮中轴线的高度。
[0015]优选的,所述母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00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当母车需要横向移动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并通过第一皮带传动带动所有第一滑轮在横向的轨道上移动,可以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正常的行驶。
[0018]2:当母车需要走纵向轨道时,伺服电机停止转动,电动推杆收缩,使得第一T型滑块带动蜗杆移动,直到蜗杆与第二蜗轮相互啮合,接着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使得第二蜗轮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从而让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二滑轮转动,实现转向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母车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母车驱动结构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母车驱动结构第一T型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说明:1、母车主体;2、活动槽;3、蜗杆;4、第一蜗轮;5、第一转轴;6、第一滑轮;7、第一皮带;8、伺服电机;9、第二蜗轮;10、第二转轴;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第三转轴;14、第二滑轮;15、第二皮带;16、支架;17、第一T型滑块;18、第一T型滑槽;19、电动推杆;20、第二T型滑块;21、第二T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
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0025]参照图1

3: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母车驱动结构,包括母车主体1,母车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活动槽2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蜗杆3,活动槽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4,第一蜗轮4的外侧与蜗杆3的外侧相互啮合,活动槽2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中部与第一蜗轮4的中部固定连接,母车主体1纵向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轮6,第一转轴5贯穿母车主体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应的第一滑轮6的中部固定连接,母车主体1纵向两侧的多组第一滑轮6的中部皆通过第一皮带7传动连接;
[0028]活动槽2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9,蜗杆3的外侧通过设置在活动槽2内的滑动机构与第二蜗轮9的外侧相互啮合,第二蜗轮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1相互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2,母车主体1横向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二滑轮14,活动槽2的内部横向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3,第三转轴13与第二锥形齿轮12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13穿出母车主体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第二滑轮14的中部固定连接,母车主体1横向两侧的多组第二滑轮14的中部皆通过第二皮带15传动连接;更具体的,母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车驱动结构,包括母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车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蜗杆(3),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4),所述第一蜗轮(4)的外侧与蜗杆(3)的外侧相互啮合,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中部与第一蜗轮(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母车主体(1)纵向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轮(6),所述第一转轴(5)贯穿母车主体(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应的第一滑轮(6)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母车主体(1)纵向两侧的多组第一滑轮(6)的中部皆通过第一皮带(7)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9),所述蜗杆(3)的外侧通过设置在活动槽(2)内的滑动机构与第二蜗轮(9)的外侧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蜗轮(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所述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1)相互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母车主体(1)横向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二滑轮(14),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横向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3),所述第三转轴(13)与第二锥形齿轮(1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3)穿出母车主体(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第二滑轮(1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母车主体(1)横向两侧的多组第二滑轮(14)的中部皆通过第二皮带(15)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栋康玉国刘亭邵亮
申请(专利权)人:高唐县东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