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288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封堵电机本体的低压信号接口和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使电机本体形成一个密闭的内腔,并通过封堵电控装置的PN接口和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使电控装置形成一个密闭的内腔;之后通过气密性检测仪对电机本体和电控装置的内腔进行充气,在切断气源、稳定气压的同时,计算电机泄漏的压差值,判断电机是否泄漏。该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其既能在电机的各个阶段对电机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又能保证在电机的内部不会吸潮生锈,提高电机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气密性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件,该电机在生产、装配、使用过程中,合格的气密性都是极为重要的,该电机的气密性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3]目前,电机气密性检测的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将电机进行沉水试验,即把电机按照整机安装状态(高低压线束装配好)放入水箱中,电机底面与水面的高度为1米,试验0.5小时,机壳内不能进水。其缺点是电机进水或者生锈后,存在失效、报废风险。
[0004]其二是电机生产厂家生产线下线后,电机不安装防水透气阀,待电机装配时,使用工装连接电机,在电机和透气孔两边同时充气,进行气密性测试,测试合格后再安装好防水透气阀。其缺点是电机在测试前,需在恒温车间(26℃左右)放置6h以上,避免因温度偏差导致误测;又由于电机在检测前未安装防水透气阀,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机壳内外连通,如果存储车间较为潮湿,电机绕组会吸潮,继而导致整机报绝缘故障,同时电机内部生锈概率加大,影响电机的整体寿命。
[0005]上述两种气密性检测工艺,是在电机的生产过程中对电机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然而电机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装配过程中及整车试验时都有可能破坏电机的气密性。目前,还未有在电机的各个阶段都能对电机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其既能在电机的各个阶段对电机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又能保证在电机的内部不会吸潮生锈,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控装置,所述电机本体具有低压信号接口和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内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水透气阀,所述电控装置具有PN接口和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内卡扣连接有第二防水透气阀;
[0008]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封堵所述低压信号接口,将所述第一防水阀透气阀接口内的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拧出,并采用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封堵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
[0010]封堵所述PN接口,使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保持在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内,并采用第二防水透气阀封堵工装封堵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
[0011]气密性检测仪的出气管路分流成第一出气支管路和第二出气支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出气支管路经由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与所述电机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气支管路经由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与所述电控装置的内腔连通;
[0012]打开气密性检测仪,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充气,充气时间为t1,切断气源进行稳压,稳压时间为t2,计算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泄漏的压差值并与标准值相比较,判断所述电机气密性是否合格。
[0013]优选的,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于对单机电机进行气密性检测;
[0014]其中采用专用的低压信号接口封堵工装封堵所述低压信号接口,采用专用的PN接口封堵工装封堵所述PN接口。
[0015]优选的,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于对整车上的电机进行气密性检测;
[0016]其中在所述低压信号接口内装配线束封堵所述低压信号接口,在所述PN接口内装配线束封堵所述PN接口。
[0017]优选的,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充气的充气压力为18000Pa。
[0018]优选的,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充气的充气时间t1具体为200S。
[0019]优选的,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稳压的稳压时间t2具体为45S。
[0020]优选的,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充气的充气压力为9000Pa。
[0021]优选的,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充气的充气时间t1具体为60S。
[0022]优选的,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稳压的稳压时间t2具体为10S。
[0023]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包括:
[0024]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压装在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的外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电控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0025]抵压螺杆,所述抵压螺杆设置在所述密封盖背离所述电控装置的表面上以对所述密封盖施加压力;
[0026]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电机本体和/或电控装置上,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螺纹连接。
[0027]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相较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该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在对电机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将第一防水透气阀从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上拧出,并采用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封堵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并且由于第二防水透气阀与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采用卡扣连接,因此,使第二防水透气阀保持在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内并在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的外部罩盖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这样一来,在对电机进行气密检测之前,电机本体和电控装置上均安装有防水透气阀,继而避免电机本体和电控装置的内部不会吸潮生锈,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0029]另外,该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能够在电机的各个阶段对电机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在单机电机状态,例如在电机的生产、存储阶段,采用专用的低压信号接口封堵工装和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封堵电机本体的低压信号接口和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并采用专用的PN接口封堵工装和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封堵电控装置的PN接口和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继而实现对单机电机进行气密性检测。在整车电机状态(即将电机装配在整车上),电机本体的低压信号接口装配相应的线束,则装配的线束实现了对低压信号接口的封堵,同时通过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封堵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密封;电控装置的PN接口也装配相应的线束,则装配的线束实现了对PN接口
的封堵,同时通过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封堵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实现对电控装置的密封。
附图说明
[00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原理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号
[0034]1‑
电机本体;2

电控装置;3

低压信号接口;4

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5

PN接口;6

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7

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控装置,所述电机本体具有低压信号接口和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内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水透气阀,所述电控装置具有PN接口和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内卡扣连接有第二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封堵所述低压信号接口,将所述第一防水阀透气阀接口内的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拧出,并采用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封堵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所述PN接口,使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保持在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内,并采用第二防水透气阀封堵工装封堵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气密性检测仪的出气管路分流成第一出气支管路和第二出气支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出气支管路经由所述第一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与所述电机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气支管路经由所述第二防水透气阀接口封堵工装与所述电控装置的内腔连通;打开气密性检测仪,对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进行充气,充气时间为t1,切断气源进行稳压,稳压时间为t2,计算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电控装置泄漏的压差值并与标准值相比较,判断所述电机气密性是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于对单机电机进行气密性检测;其中采用专用的低压信号接口封堵工装封堵所述低压信号接口,采用专用的PN接口封堵工装封堵所述PN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气密性检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荣富符光泽向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源工业智能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