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257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酸性染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炭、棉、仿棉纤维、尼龙和丙纶等合成纤维混合毛料服饰以及多种成分复杂的混合毛料等往往会采用酸性染料染色。但是传统的酸性染料染色植物在水洗或物理摩擦过充中,易在水中溶出,导致织物褪色或者使其他一同洗涤的衣物染色。由于酸性染料湿处理过程中的色牢度较差,难以复合市场要求,因此,必须使用酸性染料固色剂使得染料与纤维进一步固着,增强其色牢度。市场上的酸性染料固色剂大多采用酚类、醛类物质,存在着环保问题。
[0003]因此,制备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淀粉类糊料和海藻酸钠糊料加入到水中,加热搅拌均匀,静置,得到复合糊料溶液;
[0008]S2:将染料,渗透剂,润滑油,尿素和固色剂加入复合糊料溶液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淀粉类糊料按如下步骤制备:
[0010]在氮气气氛下,将羧甲基淀粉加入水中,加热糊化,得到糊液;调节糊液pH,依次加入过硫酸钾和丙烯酰胺,保温搅拌;沉淀,过滤,干燥,得到淀粉类糊精。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糊化温度为75~85℃,糊化时间为30~60min;羧甲基淀粉:丙烯酰胺: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1.5):(1.5~3):(0.05~0.06);调节糊液pH为7.5~9.5;保温搅拌温度为45~55℃,时间为2~2.5h。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海藻酸钠糊精按如下方法制备:
[0013]将海藻酸钠溶液和单宁酸滴加到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搅拌,固化,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海藻酸钠糊精。
[0014]进一步的,所述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为氯化钙和羧甲基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羧甲基壳聚糖: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10。
[0015]进一步的,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单宁酸的质量比为(2~4):1:(0.2~0.4)。
[0016]进一步的,所述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羧甲基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
0.2%,溶剂为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固色剂如下方法制备:
[0018]将丙烯酸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加入丙烯酸钠,t

丁基丙烯酰胺磺酸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通入氮气,加入过硫酸铵溶液,保温反应,得到固色剂。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钠:t

丁基丙烯酰胺磺酸的质量比为6:1:(1~3),过硫酸铵溶液的加入量为丙烯酸,丙烯酸钠和t

丁基丙烯酰胺磺酸总质量的0.8~1%;保温反应温度为65~75℃,反应时间为3~4h。
[002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组成为15~65%淀粉类糊精,15~65%海藻酸钠糊精,0.5~1.5%染料,0.5~1%渗透剂,0.5~1%润滑油,3~5%尿素,0.5~1.5%柠檬酸和1~3%固色剂,其余为水。
[0021]进一步的,所述染料为直接染料,中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2]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t

丁基丙烯酰胺磺酸、丙烯酸、丙烯酸钠为原料制备了酸性染料固色剂;利用三种单体羰基的α和β位置上的不饱和双键,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共聚物,其表面侧脸上的羧酸根和硫磺根在水中形成阴离子,与酸性染料阴离子形成静电互斥,能够组织酸性染料向染浴中扩散;由于共聚物主体结构为碳

碳双键,降低了固色剂的水溶性,使得固色剂在湿处理过程中不易脱落,增强固色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丙烯酰胺接枝羧甲基淀粉制备淀粉类糊精,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基团能够吸附并充分分散染料,其侧链上的酰胺基对纤维具有极好的亲和力,能够与纤维形成氢键结合在一起,使得染料能够更好的分散在纤维表面。由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和海藻酸钠包覆单宁酸形成的微胶囊与淀粉糊精染料中形成复合原糊,通过微胶囊的包覆,使得染料分在纤维表面的同时释放单宁酸,第一时间在纤维表面生成一层复合缔合体薄膜,阻塞了空隙,减少了染料的扩散,从而提高各项牢度;微胶囊能够避免单宁酸在没有花纹图案的留白处多余吸附,因单宁酸氧化变色,使得织物泛黄或褪色现象的发生;协同酸性染料固色剂能够固色的同时不会造成色光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以下实施例中,羧甲基淀粉由山东东达纤维素有限公司提供,羧甲基壳聚糖由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渗透剂为S

C除气渗透剂,由科凯精细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润滑油为PN增艳润滑油,由亨斯迈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酸性染料为兰纳克隆BLACK N

BGL,由亨斯迈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直接染料为EVERCION BLUE P

3R,由台湾永光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0026]实施例1
[0027]S1:在氮气气氛下,将10g羧甲基淀粉加入20mL水中,加热至85℃糊化1h,得到糊液;调节糊液pH为7.5,依次加入10g过硫酸钾和0.5g丙烯酰胺,保温45℃搅拌2h;沉淀,过
滤,60℃下干燥24h,得到淀粉类糊精;
[0028]S2:将20g海藻酸钠溶液和2g单宁酸滴加到10g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搅拌,固化30min,洗涤,冷冻干燥24h,得到海藻酸钠糊精;
[0029]S3:将12g丙烯酸加入到50mL无水乙醇中,加入2g丙烯酸钠,2gt

丁基丙烯酰胺磺酸和25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通入氮气,加入0.14g浓度为10%的过硫酸铵溶液,保温70℃反应3h,得到固色剂;
[0030]S4:将150g淀粉类糊料和150g海藻酸钠糊料加入到水中,加热至50℃搅拌均匀,静置1h,得到复合糊料溶液;
[0031]S5:将5g酸性染料,5g直接染料,5g渗透剂,5g润滑油,30g尿素,5g柠檬酸和10g固色剂加入复合糊料溶液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淀粉类糊料和海藻酸钠糊料加入到水中,加热搅拌均匀,静置,得到复合糊料溶液;S2:将染料,渗透剂,润滑油,尿素和固色剂加入复合糊料溶液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淀粉类糊料按如下步骤制备:在氮气气氛下,将羧甲基淀粉加入水中,加热糊化,得到糊液;调节糊液pH,依次加入过硫酸钾和丙烯酰胺,保温搅拌;沉淀,过滤,干燥,得到淀粉类糊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糊化温度为75~85℃,糊化时间为30~60min;羧甲基淀粉:丙烯酰胺: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1.5):(1.5~3):(0.05~0.06);调节糊液pH为7.5~9.5;保温搅拌温度为45~55℃,时间为2~2.5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海藻酸钠糊精按如下方法制备:将海藻酸钠溶液和单宁酸滴加到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搅拌,固化,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海藻酸钠糊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毛料用环保型混酸性染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为氯化钙和羧甲基壳聚糖的混合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翰郑中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伊时针织印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