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74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盐酸替罗非班(tirofiban 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N

(丁基磺酰基)

O

[4

(4

吡啶基)丁基]‑
L

酪氨酸盐酸盐,由Merck公司开发,是第一个上市的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可逆等优点。1998年5月首次在美国上市,2004年8月在国内上市,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血小板模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无Q波心肌梗死患者,以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动脉粥样斑块切除术的患者,该药物作用机制独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治疗药物。分子量:495.08,CAS登记号:150915

40

5,结构式如下:
[0003][0004]目前报道的关于替罗非班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5]方法一:文献Tetrahedron,1993,49;5767

5776.报道了以正丁基哌啶衍生物为底物,与L

酪氨酸衍生物进行缩合形成替罗非班骨架,再经相应的脱保护及成盐,得到目标产物:
[0006][0007]这种方法,作为反应底物的哌啶衍生物一般是由吡啶衍生物经过催化氢化得到,常采用N

保护的哌啶丁醇,需要的反应步骤较多,操作复杂难以实现工业化;或者采用高活
性的底物,由于底物活性很高,需要的操作条件苛刻,如绝对的无水避光,也不利于工业化。
[0008]方法二:叶家林等在盐酸替罗非班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2,024(005):821

824.上,以L

酪氨酸为原料,经酯化、磺酰化、mitsunobu反应、水解、催化氢化、成盐等6步反应得到盐酸替罗非班:
[0009][0010]此法中Mitsunobu反应需使用三苯膦,生成的三苯氧膦难以除去,对环境有一定危害,并且该反应总收率仅有33%,不利于工业生产。
[0011]为避开Mitsunobu反应,郑永勇等在盐酸替罗非班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06):408

410.上报道了通过制备化合物6与化合物IV缩合制备化合物V,工业如下:
[0012][0013]但此反应会产生双取代杂质,且该杂质在后续提纯步骤中很难去除:
[0014][0015]鉴于目前制备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S)
‑2‑
(丁基磺酰氨基)
‑3‑
(4

(4

(吡啶
‑4‑
基)丁氧基)苯基)丙酸存在上述问题,研究寻找一条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简便,产品收率高、纯度高,生产成本低的适合工业化生产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S)
‑2‑
(丁基磺酰氨基)
‑3‑
(4

(4

(吡啶
‑4‑
基)丁氧基)苯基)丙酸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寻找一种更好的制备替罗非班中间体(S)
‑2‑
(丁基磺酰氨基)
‑3‑
(4

(4

(吡啶
‑4‑
基)丁氧基)苯基)丙酸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及利用该新中间体制备(S)
‑2‑
(丁基磺酰氨基)
‑3‑
(4

(4

(吡啶
‑4‑
基)丁氧基)苯基)丙酸的新方法,该方法所制得的目标产品具有较高的纯度以及收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简便,生产成本更低的特点。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
[001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如式III
所示:
[0019][002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该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III的制备方法:一种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III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II、碱A、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A中,搅拌加入对甲苯磺酰氯后室温反应至反应结束后得化合物III:
[0021][0022]优选地,所述的碱选自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甲醇钠、氢化钠中的一种,其中特别优选三乙胺。
[0023]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选自4

二甲氨基吡啶、吡啶、3,5

二甲基吡啶、3

氨基吡啶中的一种,其中特别优选4

二甲氨基吡啶。
[0024]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乙腈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25]优选地,所述的化合物II、对甲苯磺酰氯、碱A、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1.8~2.5:0.1~0.2,优选1:1.35:2.0:0.15:。
[0026]在一优选方案中,反应结束后需进行后处理,具体步骤为: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分液除去水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各洗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减压浓缩蒸除溶剂,剩下产物经甲苯重结晶得化合物III。
[002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该新中间体化合物III用于制备替罗非班关键中间体化合物(S)
‑2‑
(丁基磺酰氨基)
‑3‑
(4

(4

(吡啶
‑4‑
基)丁氧基)苯基)丙酸的方法:
[0028][0029]一种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S)
‑2‑
(丁基磺酰氨基)
‑3‑
(4

(4

(吡啶
‑4‑
基)丁氧基)苯基)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室温,向单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IV、碱B,加入有机溶剂B低温搅拌后加入化合物III,继续恒温反应,检测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稀释,分离有机相,水相用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盐洗、干燥后蒸除,所得产物加入四氢呋喃及甲醇有机溶液中,滴加碱C溶液,室温反应至反应结束得化合物V。
[0030]优选地,所述的碱B选自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氢氧化钠、氢化钠中的一种,其中特别优选叔丁醇钾。
[0031]优选地,所述有机溶B选自干燥的乙醚、四氢呋喃、乙腈、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0032]优选地,所述碱C选自氢氧化锂、氢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III所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II、碱A、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A中,搅拌加入对甲苯磺酰氯后室温反应至反应结束后得化合物II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选自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钾醇钠、氢化钠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4

二甲氨基吡啶、吡啶、3,5

二甲基吡啶、3

氨基吡啶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乙腈中的一种或其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II、对甲苯磺酰氯、碱A、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1.8~2.5:0.01~0.1。7.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罗非班中间体化合物用于制备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时江华贾海军刘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