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滋养细胞、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68154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滋养细胞、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括融合在一起的以下元件:(a)IL15;(b)TNFSF9或其活性片段;和(c)IL21,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整合该融合蛋白的滋养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滋养细胞可显著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扩增倍数,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扩增能力。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扩增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滋养细胞、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滋养细胞、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先天性免疫细胞,它主要清除体内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可以利用细胞表面展示的抑制受体KIR和NKG2A以及激活受体NKG2D、CD16以及NKp30来识别体内的异常细胞,当靶细胞表达抑制配体较少并且表达激活配体较高时,可以引起自然杀伤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进而杀死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同时参与后天的抗肿瘤反应,起到免疫调节功能。
[0003]自然杀伤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周血中,占外周血PBMC的5%到10%,淋巴结和骨髓也有少量的自然杀伤细胞,但是大多数是处于静息状态。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往往需要很多的自然杀伤细胞才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自然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的关键是如何在体外高效扩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
[0004]目前,自然杀伤细胞细胞的扩增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细胞因子刺激,使用包括IL2、IL12、IL15、IL18、IL21等细胞因子来刺激扩增。细胞因子价格较贵,扩增成本高,而且效率有限,扩增倍数有限。另一种是通过滋养细胞刺激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增殖。目前最常用的滋养细胞是使用K562细胞。对于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来说,K562细胞刺激能加速自然杀伤细胞细胞的成熟和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激活受体的表达。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扩增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CD56+CD16+双阳性比例低,扩增倍数小,天然细胞残留不容易检测等缺陷。
[0005]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扩增能力的滋养细胞。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扩增能力的滋养细胞。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括融合在一起的以下元件:(a)IL15;(b)TNFSF9或其活性片段;和(c)IL21。
[000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融合蛋白保留了上述元件(a)、(b)和(c)的生物活性。
[000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15来源于人或非人哺乳动物,更佳地来源于啮齿动物(如小鼠、大鼠)、灵长动物和人。
[001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15包括野生型IL15和突变型IL15、或其活性片段。
[001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15具有如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
[001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15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NFSF9来源于人或非人哺乳动物,更佳地来源于啮齿动物(如小鼠、大鼠)、灵长动物和人。
[00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NFSF9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
[00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NFSF9包括全长的、成熟形式的TNFSF9,或其活性片段。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NFSF9还包括TNFSF9的衍生物。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NFSF9的衍生物包括经修饰的TNFSF9、氨基酸序列与天然TNFSF9同源且具有天然TNFSF9活性的蛋白分子、TNFSF9的二聚体或多聚体、含有TNFSF9氨基酸序列的融合蛋白。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经修饰的TNFSF9是PEG化的TNFSF9。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氨基酸序列与天然TNFSF9同源且具有天然TNFSF9活性的蛋白分子”是指其氨基酸序列与TNFSF9相比具有≥85%的同源性,较佳地≥90%的同源性,更佳地≥95%的同源性,最佳地≥98%同源性;并且具有TNFSF9活性的蛋白分子。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NFSF9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21来源于人或非人哺乳动物,更佳地来源于啮齿动物(如小鼠、大鼠)、灵长动物和人。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21包括野生型IL21和突变型IL21、或其活性片段。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21具有如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2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融合蛋白具有下式I所示的结构:
[0026]X

Y

Z
ꢀꢀ
(I)
[0027]式中,
[0028]X为IL15;
[0029]Y为TNFSF9或其活性片段;
[0030]Z为IL21;
[0031]“‑”
表示连接上述元件的肽键或肽接头。
[003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X、Y、Z中的任何两者以头

头、头

尾、尾

头或尾

尾方式相连。
[003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头部”指多肽或其片段的N端,尤其是野生型多肽的或其片段的N端。
[003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尾部”指多肽或其片段的C端,尤其是野生型多肽的或其片段的C端。
[003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肽接头的长度为0

20个氨基酸,较佳地,0

10个氨基酸。
[003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融合蛋白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
[0037]Z0

Z1

TM

P1

Z2

P2

Z3

Z4

TM
ꢀꢀ
(II)
[0038]式中,
[0039]各
“‑”
独立地为连接肽或肽键;
[0040]Z1为无或信号肽序列;
[0041]Z1为IL15;
[0042]TM为跨膜结构域;
[0043]P1为自剪切蛋白;
[0044]Z2为TNFSF9或其活性片段;
[0045]P2为自剪切蛋白;
[0046]Z3为无或信号肽序列;
[0047]Z4为IL21。
[0048]在另一优选例中,Z1、Z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组的蛋白的信号肽:CD8,CD28,GMCSF,GMCSFR,IL2,IL15,IL21。
[0049]在另一优选例中,Z1、Z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组的蛋白的信号肽:CD8。
[005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TM为选自下组的蛋白的跨膜区:CD28、CD8、41BB、CD3。
[005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M包括CD28来源的跨膜区。
[005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剪切蛋白选自下组:T2A、P2A、E2A、F2A、或其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包括融合在一起的以下元件:(a)IL15;(b)TNFSF9或其活性片段;和(c)IL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蛋白具有下式I所示的结构:X

Y

Z
ꢀꢀ
(I)式中,X为IL15;Y为TNFSF9或其活性片段;Z为IL21;
“‑”
表示连接上述元件的肽键或肽接头。3.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核苷酸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4.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核苷酸。5.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或其基因组中整合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核苷酸。6.一种制备工程化滋养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程化滋养细胞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平冬戴朝辉王颖慧韩烨张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怀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