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黄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制药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58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酮类衍生物,所述衍生物具备式I或式II所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式I和式II所述结构化合物的制备与制药应用,如说明书中所定义。式I和式II化合物以黄酮类结构为母核进行结构修饰与优化,筛选的化合物具有明确且高效的抗炎效果,能够有效下调TN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制药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黄酮类衍生物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其抗炎活性与制药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黄酮类化合物是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异黄酮类化合物、黄烷酮类、黄烷醇类、黄酮醇类、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水果、蔬菜、植物性饮料(如绿茶、葡萄酒和可可制品)是类黄酮的主要膳食来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抗癌作用,例如调节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酶活性、参与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自噬、抑制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黄酮类化合物对ROS稳态具有双重作用,在正常条件下充当抗氧化剂,并且是癌细胞中的有效促氧化剂,可触发凋亡途径和下调促炎信号通路。
[0003]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基本的黄烷骨一个15碳的苯丙烷链(C6

C3

C6),它形成两个芳环(A和B),通过一个杂环吡喃环(C)连接:其中黄酮类结构为:
[0004][0005]黄酮类化合物在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代谢和预防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能力已在众多研究中得到证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然而,导致这种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慢性炎症导致肿瘤发展,调节细胞转化、存活、增殖、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途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免疫细胞调节、抑制趋化因子、COX

2、细胞因子和促炎转录因子发挥抗炎作用。
[0006]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分子,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食品和饮料中,因此,它们不像合成的抗癌药物那样具有危险的副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在减少炎症、调节免疫反应以及支持和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方面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基于黄酮类化合物所具有的广泛的抗炎作用,我们通过对黄酮骨架的修饰设计并开发了一系列黄酮类衍生物,以期推动新型抗炎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酮类衍生物,其具有有价值的药理性质,特别是抑制肿瘤生长、加速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活力。
[0008]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所述黄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09]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药物可接受的盐或多晶型:
[0010][0011]其中:
[0012]R1独立的选自氢、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卤素、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等;
[0013]R4独立的选自氢、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卤素、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等;
[0014]R5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0

10个碳原子的异丙基、3

10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环烷烃,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1

4个碳原子的烷基、1

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等;
[0015]R6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0

10个碳原子的异丙基、3

10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环烷烃,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1

4个碳原子的烷基、1

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等;
[0016]R2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0

10个碳原子的异丙基、3

10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环烷烃,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1

4个碳原子的烷基、1

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等;
[0017]R3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0

10个碳原子的异丙基、3

10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环烷烃,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1

4个碳原子的烷基、1

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等;
[0018]优选,R1独立的选自氢、等;
[0019]优选,R2独立的选自氢、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0个碳原子的烷基、等;
[0020]优选,R3独立的选自氢、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等;
[0021]优选,R4独立的选自氢、等;
[0022]优选,R5独立的选自氢、1

5个碳原子的烷基、异丙基、亚甲基异丙基、环丙烷基、环丁烷基、环己烷基、烷基、环己烷基、
[0023]优选,R6独立的选自氢、
等。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R1独立的选自氢、独立的选自氢、等;R2独立的选自氢,甲基,R4独立的选自氢、独立的选自氢、等;R5独立的选自氢、1

5个碳原子的烷基、异丙基、亚甲基异丙基、环丙烷基、环丁烷基、环己烷基、个碳原子的烷基、异丙基、亚甲基异丙基、环丙烷基、环丁烷基、环己烷基、R6独立的选自氢、独立的选自氢、其具有式I结构: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优选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示例性化合物包括表1中阐述的化合物及其药物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
[0026]表1
[0027][0028][0029][0030][0031]或者其药物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R2独立的选自氢、甲基、独立的选自氢、甲基、等;R3独立的选自氢、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碳原子的烷基、等;R4独立的选自氢、R5独立的选自氢、1

5个碳原子的烷基、异丙基、环己烷基、其具有式II结构: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优选化合物为式II所示的化合物,示例性化合物包括表2中阐述的化合物及其药物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
[0034]表2
[0035][0036][0037][0038]或者其药物可接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药物可接受的盐或多晶型:其中:R1独立的选自氢、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卤素、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等;R4独立的选自氢、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卤素、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等;R5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0

10个碳原子的异丙基、3

10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环烷烃,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1

4个碳原子的烷基、1

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等;R6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0

10个碳原子的异丙基、3

10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环烷烃,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1

4个碳原子的烷基、1

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等;R2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1

1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烃、1

10个碳原子的烷苯基、0

10个碳原子的异丙基、3

10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环烷烃,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1

4个碳原子的烷基、1

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取代的苯基、等;R3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1

10个碳原子的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炜金洪真王瑞付宇王丹阳刘秋彤李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