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及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22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及连接装置,此方法包括离合器控制器通过连接装置给电磁线圈输出电流,控制离合器状态;在离合器特定状态阶段设定保护时长和输出电流极值。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其表面设置有插孔;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孔处的紧固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紧固件一端的连通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插孔处的夹紧件、设置于所述夹紧件一侧的传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件上的防松件。该装置能够方便地将电磁离合器中的线圈与外部导线进行连接,而且连接方式多样,另外本装置还能够防止因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的振动而导致导线连接脱落的情况发生。连接脱落的情况发生。连接脱落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及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动汽车
,特别是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及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离合器又称电磁联轴节。它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和内外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使机械传动系统中两个旋转运动的部件,在主动部件不停止旋转的情况下,从动部件可以与其结合或分离的电磁机械连接器,是一种自动执行的电器。当前,为了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成本,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和耦合器之间通常采用的是牙嵌式电磁离合器。牙嵌式电磁离合器是一种常规的离合器,包括固定半离合器和移动半离合器,其中,固定半离合器固定在主动轴上,移动半离合器固定在从动轴上。牙嵌式电磁离合器一般是通过电磁线圈的通电或断电来实现离合器的结合和断开的,然而在线圈通电的过程中,若不对电流加以监控和控制,线圈容易发生过热,从而造成离合器故障。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线圈发生过热情况,降低故障率。另外,为了方便检修和更换,本装置还提供了一种线圈的连接装置,不仅方便导线的连接,还能够防止导线因振动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或现有的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及连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其目的是在于解决电磁离合器线圈在通电的时候容易发生过热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其包括,离合器控制器通过连接装置给电磁线圈输出电流,控制离合器状态;在离合器特定状态阶段设定保护时长和输出电流极值。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离合器状态包括,离合器打开,定义为断开阶段;离合器由打开到结合,定义为结合阶段;离合器保持结合,定义为保持阶段。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在离合器特定状态阶段设定保护时长和输出电流极值包括,在结合阶段设置保护时长和输出电流的上限值;在保持阶段设置长时间输出电流上限值。
[0010]本保护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离合器控制器精准的电流输出,能够保证离合线圈不会发生过热情况,调动了整车控制器协助建立离合器电磁线圈过热保护机制,引入电
流闭环电路,提高电流控制器精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线圈导线连接不方便,容易因为振动而导致脱落的问题。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此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其表面设置有插孔;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孔处的紧固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紧固件一端的连通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插孔处的夹紧件、设置于所述夹紧件一侧的的防松件。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旋钮,以及设置于所述旋钮一侧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中部设置有移动槽,所述螺纹柱与所述壳体螺纹配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槽内部的夹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板与所述螺纹柱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夹板与所述移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板和所述螺纹柱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板的端部还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夹板的中部还设置有绕线槽。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锥形块外部的连通块、设置于所述连通块一侧的连通片,所述连通块的内部还设置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连通片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簧片,所述连通片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簧片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槽与所述锥形块配合。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孔一侧的压紧块、设置于所述压紧块端部的第二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外部的移动套,所述移动套与所述壳体内部滑动配合。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套一侧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壳体内部通过转轴转动配合,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套滑动及转动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楔形块;所述传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杆之间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两端还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所述楔形块配合,所述顶杆的侧面还设置有解锁杆;所述传动件还包括设置于顶杆底部的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顶杆上方的拉绳,以及设置于所述拉绳一端的坠块,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杆以及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9]本连接装置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方便地将电磁离合器中的线圈与外部导线进行连接,而且连接方式多样。另外本装置还能够防止因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的振动而导致导线连接脱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实施例1中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的步骤原理图。
[0022]图2为实施例2中电磁离合器的结构图。
[0023]图3为实施例2中电磁离合器线圈上连接装置C的外部结构图。
[0024]图4为实施例3中电磁离合器线圈上连接装置C的内部结构图。
[0025]图5为实施例3中电磁离合器线圈上连接装置C的第一连接组件结构图。
[0026]图6为实施例3中电磁离合器线圈上连接装置C的连通件结构图。
[0027]图7为实施例3中电磁离合器线圈上连接装置C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8为实施例3中电磁离合器线圈上连接装置C的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控制器通过连接装置(C)给电磁线圈输出电流,控制离合器状态;在离合器特定状态阶段设定保护时长和输出电流极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状态包括,离合器打开,定义为断开阶段;离合器由打开到结合,定义为结合阶段;离合器保持结合,定义为保持阶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线圈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离合器特定状态阶段设定保护时长和输出电流极值包括,在结合阶段设置保护时长和输出电流的上限值;在保持阶段设置长时间输出电流上限值。4.一种电磁离合器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连接装置(C),其包括,壳体(100),其表面设置有插孔(101);第一连接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孔(101)处的紧固件(201),以及设置于所述紧固件(201)一端的连通件(202);以及,第二连接组件(300),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插孔(101)处的夹紧件(301)、设置于所述夹紧件(301)一侧的防松件(30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外部的旋钮(201a),以及设置于所述旋钮(201a)一侧的螺纹柱(201b),所述螺纹柱(201b)的中部设置有移动槽(201b

1),所述螺纹柱(201b)与所述壳体(100)螺纹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0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槽(201b

1)内部的夹板(201c),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板(201c)与所述螺纹柱(201b)之间的第一弹簧(201d),所述夹板(201c)与所述移动槽(201b

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簧(201d)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板(201c)和所述螺纹柱(201b)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01c)的端部还设置有锥形块(201c

1),所述锥形块(201c

1)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夹板(201c)的中部还设置有绕线槽(201c

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线束连接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伦正彭祖禄黄勇和何放隆贵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