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拉伸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抗拉伸的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革
,具体涉及一种抗拉伸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抗拉伸的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技术介绍
[0002]人造革作为天然皮革的替代品,性价比高,更加环保,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作为汽车内饰使用,如座椅、头枕等的面料。人造革中通常会包括一层发泡层,以增大人造革的厚度并使得人造革具有质轻的特点。在发泡层中作为主要成分的聚氯乙烯树脂的使用量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在发泡层制作中常常会增加填充剂,虽然这部分的量相对于聚氯乙烯来说较小,但为了更好地降低成本和起到增量的作用,填充剂的用量相对其他成分也比较高;而为了改善人造革的耐高温、耐低温和抗冲击性能,在有的发泡层中,会增加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如现有技术专利CN106283706A。
[0003]虽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有助于提升人造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但是其要想达到明显的效果,需要的量比较高,而且自身的价格昂贵,造成人造革的成本太高;且在人造革应用于汽车内饰时,很难达到所需的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伸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使用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处理短切纤维的表面;S20:将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有机发泡剂、丙烯酸酯促发泡剂、稳定剂、加工助剂、以及处理后的短切纤维混合为初级混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原料;其中,所述混合原料中短切纤维的直径为5μm~7μm、长度为0.1mm~2mm的短切纤维;其中,混合原料的配比为:聚氯乙烯树脂100重量份、增塑剂60~95重量份、有机发泡剂10~25重量份、促发泡剂1~5重量份、稳定剂1~2重量份、加工助剂1~5重量份、短切纤维5~25重量份;S30:将混合原料加热至185℃~215℃,设置压片或者压辊温度为140℃~170℃之后进行压片,压片60s~120s,同时压片的压强达到20MPa,之后保压60s~120s,室温冷却,得到发泡层半成品;S40:将所述发泡层半成品加热至185℃~215℃,发泡50s~90s之后,室温冷却,得到抗拉伸人造革,所述人造革的拉伸强度大于或者等于0.5MPa,撕裂强度大于或者等于1.1kN/m;断裂伸长率大于或者等于110%,表观密度为0.18~0.41g/c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的短切纤维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植物纤维、麻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的短切纤维选自碳纤维;所述步骤S20中的短切纤维的份数为10~20重量份;所述步骤S40中的人造革的拉伸强度大于或者等于0.8MPa,撕裂强度大于或者等于2.1kN/m;断裂伸长率大于或者等于1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的短切纤维为玻璃纤维;所述步骤S20中的短切纤维的份数为14~16重量份;所述步骤S40中的人造革的拉伸强度大于或者等于1.2MPa,撕裂强度大于或者等于3.2kN/m;断裂伸长率大于或者等于1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树脂选自K=65PVC、K=75PVC、K=80PVC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癸酯、邻苯二甲酸二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发泡剂选自偶氮二甲酰胺、偶氮异丁腈、偶氮二碳酸二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的短切纤维的长度为0.1mm~10mm;所述步骤S20中将所述初级混料依次送入搅拌机和混炼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混合原料,其中,长度为0.1mm~10mm的短切纤维被混炼机剪切至长度为0.1mm~2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灵燕,黄晓斌,崔长伟,王天雨,牛康民,喻冬青,宋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