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70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及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鱼鳞坑底座、定型化内撑胎架、水平支撑、横杆、钢丝网、竖筋、锚杆、水泥砂浆、锚杆孔、浆砌石、混凝土压顶、乔木等。施工时在山体上设置鱼鳞坑底座及定型化内撑胎架,随后砌筑鱼鳞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鱼鳞坑底座精确定位,可保证陡峭地形上鱼鳞坑的快速施工,采用定型化内撑胎架及锚杆施工鱼鳞坑,使鱼鳞坑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上均与山坡拉结,保证的鱼鳞坑的稳定性,在鱼鳞坑两侧设置排水沟,鱼鳞坑底部设置粗砂及排水管,保证了鱼鳞坑的排水性能,保证了植物的存活率。保证了植物的存活率。保证了植物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及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陡峭地形生态复绿施工。

技术介绍

[0002][0003]废弃矿山宕口的再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仅只是考虑对一个环境恶劣的、外表裸露的区域的更改,而是应该综合考虑用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经济、文化等要素,对生态环境、景观结构和物质空间进行全面的整治和重塑。针对复杂陡峭地形特点,如水资源缺乏、石质山体、表土稀薄且贫瘠、山势陡峭、造林整体困难等,可以采用鱼鳞坑处治施工方式,鱼鳞坑在山地坡面治理和土壤贫瘠的岩质山地造林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若需在复杂陡峭地形中应用,现有相关技术仍存在施工方法复杂、施工质量较差导致稳定性不足、排水性差、施工效率较低等不足之处。
[0004]针对上述问题,在总结传统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对鱼鳞坑施工进行创新,提出一种新的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及施工方法,来提高复杂陡峭地形条件下鱼鳞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6]这种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包括:鱼鳞坑、鱼鳞坑底座、定型化内撑胎架、钢丝网、竖筋、锚杆和锚杆孔;鱼鳞坑底座和定型化内撑胎架设于山坡上,鱼鳞坑上方的山坡设有坡顶排水沟;
[0007]所述鱼鳞坑底座内壁端设有内挡水条,外壁端设有外挡水条,内挡水条和外挡水条之间形成砌筑预留槽;砌筑预留槽内设有胎架竖杆预留槽,砌筑预留槽内靠近外挡水条一侧通过竖筋设有钢丝网;
[0008]锚杆孔和胎架竖杆预留槽对齐,定型化内撑胎架通过胎架竖杆插在胎架竖杆预留槽上,胎架竖杆下端连接锚杆,锚杆设于锚杆孔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鱼鳞坑底座呈半圆环形,鱼鳞坑底座底部还设有排水口,砌筑预留槽内靠近外挡水条一侧设有套筒搁置槽,套筒搁置槽内设有竖筋预留套筒。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定型化内撑胎架包括横杆、水平支撑和胎架竖杆,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水平支撑包括第一水平支撑、第二水平支撑、第三水平支撑和第四水平支撑;胎架竖杆端部设有螺纹,横杆端部置于山体内,胎架竖杆置于胎架竖杆预留槽内,胎架竖杆端部连接锚杆。
[0011]作为优选:所述竖筋设于竖筋预留套筒内,竖筋外侧设置钢丝网,竖筋和钢丝网通过连接短筋连接。
[0012]作为优选:锚杆孔内的空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鱼鳞坑底座的排水口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端部设有土工布,砌筑预留槽内设有浆砌石,浆砌石端部设有混凝土压顶,铁丝网外侧设有混凝土抹面,混凝土压顶内设有胎架竖杆固定螺帽,鱼鳞坑底部设有粗砂,粗砂上部设有客土,客土上种植有乔木和草本植物。
[0013]作为优选:所述鱼鳞坑两侧分别设有左侧排水管和右侧排水沟,左侧排水管和右侧排水沟顶端连接坡顶排水沟。
[0014]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施工排水沟:在山坡上开挖鱼鳞坑的施工平台,随后在坡顶施工坡顶排水沟,坡顶排水沟底端连接左侧排水沟及右侧排水沟;
[0016]步骤二、安装鱼鳞坑底座:在开挖平面上施工锚杆孔,随后安装鱼鳞坑底座,使锚杆孔和胎架竖杆预留槽对齐;将锚杆和胎架竖杆连接后插入锚杆孔,并灌注水泥砂浆;
[0017]步骤三、安装定型化内撑胎架:在山体上钻出横杆孔,随后在胎架竖杆上依次安装横杆与水平支撑,并绑扎固定,随后在横杆孔内灌入水泥砂浆;
[0018]步骤四、安装钢丝网、砌筑鱼鳞坑:在竖筋预留套筒内安装竖筋,并在竖筋外侧安装铁丝网,两者用连接短筋固定;随后按照标高用浆砌石砌筑鱼鳞坑,将定型化内撑胎架完全砌筑在浆砌石内;用胎架竖杆固定螺帽固定胎架竖杆,随后施工混凝土压顶和混凝土抹面;
[0019]步骤五、安装排水管、客土绿化:在鱼鳞坑底座的排水口内安装排水管,最后进行客土绿化。
[0020]作为优选,步骤五中:在排水管的端部包裹土工布后进行客土绿化;客土绿化的具体方法为,在鱼鳞坑的底部回填粗砂,再在粗砂上回填客土,最后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在鱼鳞坑砌筑前首先采用鱼鳞坑底座精确定位,可提高砌筑的施工效率。
[0023]2)本专利技术采用定型化内撑胎架及锚杆施工鱼鳞坑,使鱼鳞坑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上均与山坡拉结,保证的鱼鳞坑的稳定性。
[0024]3)本专利技术在鱼鳞坑两侧设置排水沟,鱼鳞坑底部设置粗砂及排水管,保证了鱼鳞坑的排水性能,保证了植物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陡峭地形鱼鳞坑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鱼鳞坑底座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装鱼鳞坑底座平面图;
[0028]图4是鱼鳞坑底座立面图;
[0029]图5是定型化内撑胎架三维示意图;
[0030]图6是铁丝网安装示意图图;
[0031]图7是定型化内撑胎架及铁丝网组合支撑三维示意图;
[0032]图8是定型化内撑胎架立面图;
[0033]图9是定型化内撑胎架及铁丝网组合支撑立面图;
[0034]图10是鱼鳞坑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排水沟位置示意图。
[0036]其中:1.鱼鳞坑底座2.胎架竖杆预留槽3.竖筋预留套筒4.套筒搁置槽5.砌筑预留槽6.外挡水条7.排水口8.内挡水条9.第一横杆10.第二横杆11.第三横杆12.第四横杆13.定型化内撑胎架14.第一水平支撑15.第二水平支撑16.第三水平支撑17.第四水平支撑18.胎架竖杆19.自密实混凝土20.连接短筋21.钢丝网22.竖筋23.锚杆24.锚杆孔25.水泥砂浆26.排水管27.土工布28.浆砌石29.混凝土压顶30.混凝土抹面31.胎架竖杆固定螺帽32.客土33.乔木34.鱼鳞坑35.草本植物36.山坡37.左侧排水沟38.右侧排水沟39.坡顶排水沟40.粗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8]实施例一
[0039]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这种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包括:鱼鳞坑34、鱼鳞坑底座1、定型化内撑胎架13、钢丝网21、竖筋22、锚杆23和锚杆孔24;鱼鳞坑底座1和定型化内撑胎架13设于山坡36上,鱼鳞坑34上方的山坡36设有坡顶排水沟39;
[0040]如图2

4所示,鱼鳞坑底座1呈半圆环形,底部设置排水口7,上部均匀设置胎架竖杆预留槽2,内壁端设置内挡水条8,外端设置外挡水条6,内挡水条8和外挡水条6之间形成砌筑预留槽5;砌筑预留槽5内靠近外挡水条6一侧设有套筒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鳞坑(34)、鱼鳞坑底座(1)、定型化内撑胎架(13)、钢丝网(21)、竖筋(22)、锚杆(23)和锚杆孔(24);鱼鳞坑底座(1)和定型化内撑胎架(13)设于山坡(36)上,鱼鳞坑(34)上方的山坡(36)设有坡顶排水沟(39);所述鱼鳞坑底座(1)内壁端设有内挡水条(8),外壁端设有外挡水条(6),内挡水条(8)和外挡水条(6)之间形成砌筑预留槽(5);砌筑预留槽(5)内设有胎架竖杆预留槽(2),砌筑预留槽(5)内靠近外挡水条(6)一侧通过竖筋(22)设有钢丝网(21);锚杆孔(24)和胎架竖杆预留槽(2)对齐,定型化内撑胎架(13)通过胎架竖杆(18)插在胎架竖杆预留槽(2)上,胎架竖杆(18)下端连接锚杆(23),锚杆(23)设于锚杆孔(2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鳞坑底座(1)呈半圆环形,鱼鳞坑底座(1)底部还设有排水口(7),砌筑预留槽(5)内靠近外挡水条(6)一侧设有套筒搁置槽(4),套筒搁置槽(4)内设有竖筋预留套筒(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化内撑胎架(13)包括横杆、水平支撑和胎架竖杆(18),横杆包括第一横杆(9)、第二横杆(10)、第三横杆(11)和第四横杆(12),水平支撑包括第一水平支撑(14)、第二水平支撑(15)、第三水平支撑(16)和第四水平支撑(17);胎架竖杆(18)端部设有螺纹,横杆端部置于山体内,胎架竖杆(18)置于胎架竖杆预留槽(2)内,胎架竖杆(18)端部连接锚杆(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筋(22)设于竖筋预留套筒(3)内,竖筋(22)外侧设置钢丝网(21),竖筋(22)和钢丝网(21)通过连接短筋(2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峭地形鱼鳞坑复绿体系,其特征在于:锚杆孔(24)内的空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25),鱼鳞坑底座(1)的排水口(7)内设有排水管(26),排水管(26)端部设有土工布(27),砌筑预留槽(5)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刁红国李枭崔允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