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24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防水层施工:在基坑内进行防水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步骤2、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形成多层回填土层,待下层回填土层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0.6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2.5m;步骤3、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有效避免了防水层由于回填土沉降导致的拉裂问题,还节省了防水施工过程中的保温板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建筑地下室结构通常采用“全包式”防水施工,其中地下室侧墙常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为防水层,以保护建筑结构免于地下水的侵蚀,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使用寿命。
[0003]但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通过简单的保温板保护,即会进入到回填土施工环节;目前,地下建筑基坑的回填通常采用普通的灰土进行施工,回填土施工通常采用机械施工,回填夯实过程中,土体会对卷材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同时,完成回填后,由于现场施工夯实不到位,回填土雨后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土体对于防水层会产生较大的向下的摩擦力,导致防水层整体下沉以及局部破损,致使防水层失效,造成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不仅有效避免了防水层由于回填土沉降导致的拉裂问题,还节省了防水施工过程中的保温板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防水层施工:在基坑内进行防水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0008]步骤2、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形成多层回填土层,待下层回填土层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0.6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2.5m;
[0009]步骤3、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浇筑于基坑前,先确定基坑尺寸,当基坑长度小于80m时,直接进行回填施工即可,当基坑长度大于80m时,分段进行回填施工。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段进行回填施工时,首先,在基坑内设置支护结构,隔离出长度小于80m的小基坑,向小基坑内浇筑回填土,当第一个小基坑浇筑完成后,再重新设置支护结构,浇筑下一个小基坑,直至将基坑完全浇筑完成;即可。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58重量份的灰土,30重量份的水,7

12重量份的凝固剂;
[0013]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可。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灰土采用的是地下基坑开挖时挖掘出的土料。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各原料混合前,需先将灰土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
[0016]所述搅拌采用功率大于等于35kw的搅拌泵,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min。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还需向基坑底壁和侧壁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闭基层处理剂:与基坑防水层所用材质为同类材质。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基坑为2个,分别设置于墙体两侧时,两侧基坑进行同步施工。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薄膜采用聚乙烯薄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专利技术在灰土上加入水和凝固剂,制成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其流动性好且不会沉降,可实现远距离自流施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采用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进行基坑回填,配合分层浇筑的回填方式所形成的回填土层,无收缩、无开裂,回填固化后无沉降,能够有效避免卷材由于回填土沉降导致的拉裂问题。且完全固化后的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度,可提供足够的承载力。
[0023]2、本申请采用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代替传统灰土,使得防水施工过程中防水层外的保温板施工得以省却,简化了防水施工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4]3、本专利技术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及施工方法进行基坑回填施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基坑沉降,但是随着建筑使用时间的无限延长,回填土层也会出现轻微的沉降现象,而本专利技术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能够增加基坑防水层与回填土层之间的粘结性,避免因回填土层的轻微沉降而撕裂防水层,导致漏水渗水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0026]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灰土指的是基坑挖掘时,挖出的原土。
[002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凝固剂,包括如下百分重量的各原料:硅酸盐水泥:30%

40%;快凝快硬水泥25%

35%;粉煤灰8%

12%;矿粉15%

20%;膨胀剂2%

4%;硅灰5%

7%。
[0028]本专利技术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市购。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同实施例1。
[0031]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2]一种防水施工基坑的回填土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步骤1、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的长度为50.8m,宽度为1.2m,高度为12.7m;
[0034]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0035]步骤3、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于,形成多层回填土层,浇筑时,待下层回填土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本实施例共浇筑7层回填土层,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0.5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2.0

2.3m;
[0036]步骤5、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聚乙烯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0037]实施例2
[0038]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58重量份的灰土,30重量份的水,10重量份的凝固剂。
[0039]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凝固剂,包括如下百分重量的各原料:硅酸盐水泥:38%;快凝快硬水泥30%;粉煤灰10%;矿粉18%;膨胀剂3%;硅灰6%。
[0040]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灰土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然后按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后,采用功率大于等于35kw的搅拌泵搅拌10min至均匀,即可。
[0041]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步骤1、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的长度为50.3m,宽度为1.2m,高度为12.8m;
[0043]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0044]步骤3、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防水层施工:在基坑内进行防水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步骤2、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形成多层回填土层,待下层回填土层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0.6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2.5m;步骤3、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浇筑于基坑前,先确定基坑尺寸,当基坑长度小于80m时,直接进行回填施工即可,当基坑长度大于80m时,分段进行回填施工。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段进行回填施工时,首先,在基坑内设置支护结构,隔离出长度小于80m的小基坑,向小基坑内浇筑回填土,当第一个小基坑浇筑完成后,再重新设置支护结构,浇筑下一个小基坑,直至将基坑完全浇筑完成;即可。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夯实自回流回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鑫磊熊威张硕彭方灵谢传英尚振华牛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