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57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包括面板和底座,面板的前表面设有透光区,透光区的背面延伸出第一导光件,底座内设有电路板和第二导光件,电路板的表面设有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第二导光件位于第一导光件的后方并且第二导光件与第一导光件之间留有间距,第一LED灯朝向第一导光件侧,第二LED灯朝向第二导光件侧,第二导光件设有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位置亮度提升及改变光传输方向的聚光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导光件设有聚光位,聚光位再次聚光的作用,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位置亮度提升,从而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逐渐衰弱至第二导光件的尾端,也能满足ADS灯的配光要求和降低了成本。足ADS灯的配光要求和降低了成本。足ADS灯的配光要求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
[0002]
技术介绍

[0003]ADS灯是自动驾驶系统标志灯的简称,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技术“自动驾驶”的发展,新增的向其他道路使用者表明,自动驾驶系统正在控制车辆运行的灯具。
[0004]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一份申请号为:CN202220036945.9,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一体化集成侧转向灯与ADS灯的车用灯具装置,包括透明面罩和底壳,所述的透明面罩和底壳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包括转向灯光源、ADS灯光源、转向灯透镜、ADS灯透镜和装饰盖板,所述的转向灯透镜安装在底壳上,所述的转向灯透镜的端部设置有转向灯光源,所述的ADS灯透镜的端部设置有ADS灯光源,所述的ADS灯透镜安装在装饰盖板上,所述的装饰盖板安装在底壳上。该结构符合旧规定的ADS灯要求。
[0005]随着ADS灯法规重大变化出台,其中规定为保证可见,同时又不至于眩目,增加面积要求是必要的。前后ADS可以组合在前后灯上,但由于该面积要求,则ADS将很难组合在侧标志灯、侧转向灯上,同时ADS灯和侧转向灯的配光要求也不一样,侧转向灯的配光范围要求为水平方向左侧
‑5°


60
°
,右侧为5
°
至60
°
,上下方向为
±
15
°
。而ADS灯的配光范围要求为水平方向左侧

60
°


120
°
,右侧为60
°
至120
°
,上下方向随着ADS灯离地距离的变化角度也有明显的变化,从配光性能上看,侧转向灯与ADS灯的性能重叠区间非常小,ADS灯的亮度也比侧转向灯的亮度要求高了好多倍,并且增加了面积要求:为保证可见,在基准轴线方向上的视表面面积应不小于 12.5 cm
²
此规,定将大大推高ADS功能的设计成本。上述的结构很难满足新的ADS法规中关于视表面面积的要求。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起到既能满足视表面面积的要求,又能满足配光性能的要求。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包括面板和底座,面板的前表面设有透光区,透光区的背面延伸出第一导光件,底座内设有电路板和第二导光件,电路板的表面设有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第二导光件位于第一导光件的后方并且第二导光件与第一导光件之间留有间距,第一LED灯朝向第一导光件侧,第二LED灯朝向第二导光件侧,第二导光件设有第二导光件设有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位置亮度提升及改变光传输方向的聚光位。
[0009]具体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三LED灯,第三LED灯朝向第二导光件侧。
[0010]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光件的背面设有前凹槽,第二导光件的背面设有后凹槽。
[0011]具体进一步,所述底座内侧壁设有插槽,电路板的侧边缘置于插槽内。
[0012]具体进一步,所述底座内设有安装槽,第二导光件嵌装于安装槽内。
[0013]具体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呈C形状,限位部设有通口,第二导光件的一端侧表面设有横向块,横向块的外表面设有凸部,横向块置于限位部内,凸部置于通口内。
[0014]具体进一步,所述横向块和凸部是一体而成,安装槽内设有凸筯,凸筯延伸至限位部内。
[0015]具体进一步,所述安装槽内底面为黑色抛光面,或安装槽内底面电镀有一层反光面,反光面或黑色抛光面朝向第二导光件的背面。
[0016]具体进一步,所述底座的背面分别设有安装脚和凸柱,安装脚设有安装口,底座内设有定位凹位,第二导光件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脚,限位脚置于定位凹位内。
[0017]具体进一步,所述电路板设有导电脚,底座内还设有座体,座体的顶面设有插口,导电脚插置于插口内。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第二导光件设有聚光位,第二LED灯分别位于聚光位侧向,令第二导光件的头端得到充足的光亮度,并且第二导光件起到导光作用,配合聚光位再次聚光的作用,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位置亮度提升,从而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逐渐衰弱至第二导光件的尾端,也能满足ADS灯的配光要求,同时节省了空间和降低了成本。
[0019]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面板、第一导光件、第二导光件和电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1的面板分离于底座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第二导光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聚光位、第二LED灯和第三LED灯之间的投光关系图。
[0029]如附图标记如下:面板1、透光区101、底座2、定位凹位201、安装槽202、凸筯203、座体204、插口205、插槽206、限位部207、通口208、安装脚3、安装口301、凸柱4、第一导光件5、前凹槽501、
电路板6、第一LED灯601、第二LED灯602、第三LED灯603、导电脚604、第二导光件7、后凹槽701、聚光位702、限位脚703、横向块704、凸部705。
[0030]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下面参考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包括面板1和底座2,面板1的前表面设有透光区101,透光区101的背面延伸出第一导光件5,底座2内设有电路板6和第二导光件7,电路板6的表面设有第一LED灯601和第二LED灯602,第二导光件7位于第一导光件5的后方并且第二导光件7与第一导光件5之间留有间距,第一LED灯601朝向第一导光件5侧,第二LED灯602朝向第二导光件7侧,第二导光件7设有第二导光件7设有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位置亮度提升及改变光传输方向的聚光位702。
[0033]本结构通过第二导光件7设有聚光位702,第二LED灯602分别位于聚光位702侧向,令第二导光件7的头端得到充足的光亮度,并且第二导光件7起到导光作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包括面板(1)和底座(2),面板(1)的前表面设有透光区(101),透光区(101)的背面延伸出第一导光件(5),底座(2)内设有电路板(6)和第二导光件(7),电路板(6)的表面设有第一LED灯(601)和第二LED灯(602),第二导光件(7)位于第一导光件(5)的后方并且第二导光件(7)与第一导光件(5)之间留有间距,第一LED灯(601)朝向第一导光件(5)侧,第二LED灯(602)朝向第二导光件(7)侧,第二导光件(7)设有使第二导光件的中部位置亮度提升及改变光传输方向的聚光位(7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上还设有第三LED灯(603),第三LED灯(603)朝向第二导光件(7)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件(5)的背面设有前凹槽(501),第二导光件(7)的背面设有后凹槽(7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侧壁设有插槽(206),电路板(6)的侧边缘置于插槽(206)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示功能的集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设有安装槽(202),第二导光件(7)嵌装于安装槽(202)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汽车ADS和侧转向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赛朗斯汽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