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搭载有板栅的蓄电池壳体翻转180
°
扣设于边缘注有密封胶的壳盖上,从而实现蓄电池的组装。授权公告号为CN2100740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翻转扣盖设备,其通过起升机构将电池盒输送至矩形框内,并利用夹紧气缸推动夹紧块来将电池盒夹紧,在起升机构复位后,利用翻转电机带动整个矩形框翻转一周,从而使其内部的电池盒口部朝下,进而实现对电池盒的翻转。上述装置存在以下弊端:上述装置采用悬空式结构对电池盒进行翻转,可能会导致电池盒被旋转过程中在矩形框内发生移位等问题,从而造成电池盒完成翻转后与其下方的盒盖位置不对应,进而影响合盖效果。因此,亟待研究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包括一对并排设置的侧撑梁(1);两所述侧撑梁(1)之间装设有动力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送带(2)的一侧装设有盒盖输送组件(3);所述动力输送带(2)的上方装设有升降驱动组件(4);所述升降驱动组件(4)上装设有旋转驱动组件(5);所述旋转驱动组件(5)上装设有夹持组件(6);所述夹持组件(6)上装设有限位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输送组件(3)包括一对并排设置于动力输送带(2)内侧的第一气缸(301);两所述第一气缸(301)均水平固定于一侧撑梁(1)上,且所述第一气缸(301)的输出端伸缩方向与侧撑梁(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两所述第一气缸(301)的输出端均贯穿一侧撑梁(1)并通过一呈
“┐”
型结构的承载板(302)相连接;所述承载板(302)的水平段可运动至动力输送带(2)的上方;所述承载板(302)的水平段上表面沿侧撑梁(1)的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盒盖容纳槽(3021);所述盒盖容纳槽(3021)设置于承载板(302)靠近动力输送带(2)的一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4)包括一对呈“ㄇ”型结构的支撑架(401);两所述支撑架(401)并排设置于动力输送带(2)的上方;所述支撑架(40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撑梁(1)上;所述支撑架(401)的中间段上表面竖直固定有第二气缸(402);所述第二气缸(402)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401)的中间段并固定有用于搭载旋转驱动组件(5)的升降座(4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5)包括设置于两升降座(403)之间的活动框(501);所述活动框(501)的一相对两侧棱均垂直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驱动轴(502);两所述驱动轴(502)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升降座(403)上;一所述驱动轴(502)的一端同轴固定于一伺服电机(503)的输出轴上;所述伺服电机(503)水平固定于一升降座(40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6)包括一对并排设置于活动框(501)内侧的定位夹板(601);两所述定位夹板(601)的相对外侧均并排设置有一对第三气缸(602);两对所述第三气缸(602)分别固定于活动框(501)的另一相对两侧棱上;两对所述第三气缸(602)的输出端分别与两定位夹板(601)的相对外侧面相连接;两所述定位夹板(601)之间形成对电池盒的定位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定位夹板(601)的相对内侧面均并排固定有多个与驱动轴(502)相垂直的定位条(603);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条(603)之间设置有与定位夹板(601)相平行的弹性片(604);所述弹性片(604)粘贴于定位夹板(601)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翻转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定位夹板(601)相对两侧的限位板条(701);两所述限位板条(701)设置于活动框(50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限位板条(701)与驱动轴(502)平行设置;两所述限位板条(701)的相对内侧面均设置有导向斜面(7011);所述导向斜面(7011)设置于限位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赢聪,江美琪,张涛,裴小鹏,刘自财,应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