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31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步骤:选用稻种、灌溉、田间管理、烘干、储存、稻谷加工和真空包装等步骤,得到一种符合要求的白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取鲁花与湖南水稻研究所、荃银高科等稻种研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出来的香稻品种,选择丘陵峡谷地带作为种植基地,用山谷中的山泉水进行夜间灌溉,山泉水中的微量元素钙、锌、锰、铁、镁及铜的含量丰富,使得被山泉水灌溉的稻谷含有这些微量元素,再进行田间管理,使制得的大米具有香软、营养丰富、米粒饱满晶莹等优点。米粒饱满晶莹等优点。米粒饱满晶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米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稻的种类有很多,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中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因此,大米对我们的生活极为重要,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食用它,它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食物来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对大米的口感、营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
[0004]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选用稻种
[0006]选用实验室中培养出的香稻品种进行育苗,播种;
[0007]S2:灌溉
[0008]将选用的香稻稻种种植在丘陵峡谷地带,用山泉水进行夜间灌溉;
[0009]S3:田间管理
[0010]对种植的香稻稻种采用一种原生态的田间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0011]S4:烘干
[0012]将收割的湿稻谷用烘干塔进行低温循环烘干;
[0013]S5:储存
[0014]将烘干后的稻谷送入恒温储存仓进行封闭储存;
[0015]S6:稻谷加工
[0016]从恒温储存仓取稻谷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白米;
[0017]S7:真空包装
[0018]对加工后的白米采用真空塑包进行包装,得到可以销售的白米。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香稻稻种是鲁花与湖南水稻研究所、荃银高科等稻种研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出来的,香稻品种的特点是全生育期180天,株高1.8米,粒长1.8寸,芒长1.8厘米。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一种原生态的田间管理方式,具体包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剂、不过多人工干预。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烘干,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2]S4.1:将从稻田里收割好的湿稻谷采用密闭的运输车运往厂区;
[0023]S4.2:对湿稻谷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瘪谷;
[0024]S4.3:用提升机把清理后的湿稻谷置于烘干塔内进行低温循环烘干,控制烘干温
度58

62℃,烘干时间24

26小时,稻谷的含水量为6

10%,得到烘干后的稻谷。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2中的清理,具体包括两步,第一步,将收割回来的湿稻谷投入滚筒和振动筛中进行初步清选,去除砂石块和土坷垃,第二步,再采用风选法对稻谷进行清理,去除稻谷中的灰尘、枝叶、杂草和干瘪稻谷,得到清理干净的湿稻谷。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储存温度控制在10

15℃。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低温碾米,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8]S6.1:从恒温储存仓取出稻谷;
[0029]S6.2:对取出的稻谷进行清理,去除稻谷中的杂质;
[0030]S6.3:对清理后的稻谷采用砻谷机进行脱壳,脱壳率大于85%,得到含有稻谷的糙米;
[0031]S6.4:将砻谷后的糙米和稻谷采用谷糙分离筛进行分离,得到净糙米和回砻谷,将回砻谷返回步骤S6.3继续脱壳;
[0032]S6.5:采用重力去石风机去除净糙米中的石子等杂质;
[0033]S6.6:对去除杂质的净糙米进行碾制出白,控制温度在15

20℃,去除大米中的米糠,得到大米;
[0034]S6.7:将碾制后的白米采用白米分级筛进行筛选,控制转速在140

150转/ 分,去除碎米,得到整米;
[0035]S6.8:对上述步骤的整米进行色选,去除黄粒米和异色米,得到白米;
[0036]S6.9:对色选后的白米进行抛光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白米。
[003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8中的黄粒米的占比率控制在0.85%以下。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39]1、本专利技术的制米工艺,通过选取鲁花与湖南水稻研究所、荃银高科等稻种研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出来的香稻品种,使得到的大米具有香软的特点。
[0040]2、本专利技术的制米工艺,通过在山间谷地进行种植,使用地下山泉水进行夜间灌溉,山泉水中的微量元素钙、锌、锰、铁、镁及铜的含量丰富,使得被山泉水灌溉的稻谷含有这些微量元素,稻谷打出的米具有营养丰富、米粒饱满晶莹和香软的优点。
[0041]3、本专利技术的制米工艺,通过在基地中只种植一种香稻品种,避免稻谷在生长期间串香,使稻米保留了纯正的香味,通过田间管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进行人工干预,让水稻自然生长成熟,在最佳的收割时间对其进行收割,使得大米保留原生态的香味。
[0042]4、本专利技术的制米工艺,通过采用低温循环烘干方法烘干稻谷,使得稻谷的香味被充分留存,优于传统的日晒干燥方法。
[0043]5、本专利技术的制米工艺,通过采用恒温储存,使得稻谷的稻香味保持的时间更久,稻谷的保质期更长。
[0044]6、本专利技术的制米工艺,通过选用稻种、灌溉、田间管理、烘干、储存、稻谷加工和真空包装等七个工序,整个工序中都是原生态、绿色、环保的加工方式,使制得的大米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香味。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白清楚,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质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没有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47]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8]实施例1
[0049]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0]S1:选用稻种
[0051]选用鲁花与湖南水稻研究所、荃银高科等稻种研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出来的香稻稻种进行育苗,播种,香稻稻种具有全生育期180天、株高1.8米、粒长1.8寸、芒长1.8厘米和打出的米具有香软的特点;
[0052]S2:灌溉
[0053]将选用的香稻稻种种植在丘陵峡谷地带,用山泉水进行夜间灌溉,山泉水中的微量元素钙、锌、锰、铁、镁及铜的含量丰富,使得被山泉水灌溉的稻谷含有这些微量元素,稻谷打出的米具有营养丰富、米粒饱满晶莹和香软的优点;
[0054]S3:田间管理
[0055]水稻的生长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用稻种选用实验室中培养出的香稻品种进行育苗,播种;S2:灌溉将选用的香稻稻种种植在丘陵峡谷地带,用山泉水进行夜间灌溉;S3:田间管理对种植的香稻稻种采用一种原生态的田间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S4:烘干将收割的湿稻谷用烘干塔进行低温循环烘干;S5:储存将烘干后的稻谷送入恒温储存仓进行封闭储存;S6:稻谷加工从恒温储存仓取稻谷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白米;S7:真空包装对加工后的白米采用真空塑包进行包装,得到可以销售的白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香稻稻种是鲁花与湖南水稻研究所、荃银高科等稻种研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出来的,香稻品种的特点是全生育期180天,株高1.8米,粒长1.8寸,芒长1.8厘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一种原生态的田间管理方式,具体包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剂、不过多人工干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七道留香工序的制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烘干,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4.1:将从稻田里收割好的湿稻谷采用密闭的运输车运往厂区;S4.2:对湿稻谷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瘪谷;S4.3:用提升机把清理后的湿稻谷置于烘干塔内进行低温循环烘干,控制烘干温度58

62℃,烘干时间24

26小时,稻谷的含水量为6

10%,得到烘干后的稻谷。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钦华兰英诚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花万年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