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25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所述低温加工方法包括稻谷预处理、砻谷脱壳、碾米、抛光和热烘封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加工方法,由于整个加工过程均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能够有效避免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碎米率多及整米率低的问题,同时,在热烘封装过程中,通过X射线和热气流协同处理,可以使稻米产品在长时间贮藏过程中,仍能保持新鲜米的外观和蒸煮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稻米原有口感,提高稻米的品质,其加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其应用前景广泛,值得推广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大米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作为酿酒及制糖的原料,而稻壳和稻秆则可以作为牲畜饲料。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在大米加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稻谷通过碾轧、去壳及去皮后,方能食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采用石磨或砂辊碾轧,为了得到精米,通过反复碾轧及抛光处理,由于米粒受到摩擦和碰撞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米粒表面温度升高。而米粒的导热性差,热量由米粒的表层向内传递较慢,使米粒形成较大温度梯度。较大的温差在米粒中产生热应力,热应力超过米质固有的强度将会导致米粒破裂或爆腰,从而导致碎米率增加,整米率降低。
[0003]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在高温条件下去除糠皮的同时,容易导致米粒中的精华部分“胚芽”也会随之被去除,而“胚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植物纤维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米粒中含有高营养成分的胚芽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进而会削弱稻米的外观及加工品质。另外,加工的稻米在贮藏过程中,稻米会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这样也会影响稻米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温条件下碎米率多,稻米储藏期短,易氧化变质的缺陷,为了提高大米质量,降低碎米率,提高整米率,以及能够延长稻米储藏期,从而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稻米的加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所述低温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谷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稻谷投入预处理罐内,向预处理罐中循环输入温度为3~6℃的氮气,使预处理罐内的湿度降低至8~12%,完成对稻谷的预处理;(2)砻谷脱壳:将预处理后的稻谷转移至砻谷机中,控制砻谷机的处理腔内温度在35~45℃之间,利用砻谷机的砻齿对其内部的稻谷进行脱壳处理,在砻谷时,通过输入高压空气喷雾使稻谷着水,以降低脱壳后糙米的湿度和温度,经脱壳后,获得糙米状态的谷粒;(3)碾米:将脱壳后的谷粒转移至碾米机中,采取多点进风方式,向碾米机的碾白室内喷入适量的预设温度下的空气,以减缓碾米过程中米粒外表的温度上升速度,减少了米粒外表和内层的温差,经碾米后获得米粒;(4)抛光:将脱壳后的米粒先进行一次分级提碎,然后转移至抛光机中,在抛光机
的抛光室内,控制抛光温度在45~55℃之间,通过摩擦使米粒表面上光,经抛光后获得精米;(5)热烘封装:将抛光后的精米置于温度为35~45℃、湿度为80~95%的环境下,放置10~20分钟;之后采用X射线处理精米,X射线照射量率为5~10KGy/h,照射时间为8~12分钟;经X射线照射之后,将精米转移至包装罐中,并向其中输入湿度在35~45%,温度在45~55℃之间的热气流进行烘干,经烘干后,最后按包装规格进行包装,得有机稻米成品。
[000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其中在步骤(1)稻谷预处理过程中,向预处理罐中循环输入温度为3~4℃的氮气,使预处理罐内的湿度降低至8~10%。
[000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其中在步骤(2)砻谷脱壳过程中,控制砻谷机的处理腔内温度在40~45℃之间,其中输入的高压空气采用压力为5~7个大气压,湿度在85~95%之间的湿空气,通过喷雾湿空气使稻谷着水,其稻谷的着水量为稻谷重量的0.1~0.2%。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其中在步骤(3)碾米过程中,所述预设温度下的空气为温度小于或等于室温的空气,所述空气的用量为谷粒重量的4~6倍。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其中在步骤(4)抛光过程中,抛光温度控制在48~52℃之间,通过抛光处理,不仅可以清除米粒表面浮糠,还起到使米粒表面淀粉预糊化和胶质化作用,淀粉糊化弥补裂纹,以便获得色泽晶莹光洁的外观质量,从而提高大米的储藏性能和实用品质。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其中在步骤(5)热烘封装过程中,将抛光后的精米先进行二次分级提碎,然后置于温度为40~45℃、湿度为85~90%的环境下,放置10~15分钟;之后采用X射线处理精米,X射线照射量率为8~10KGy/h,照射时间为10~12分钟;经X射线照射之后,将精米转移至包装罐中,并向其中输入湿度在40~45%,温度在50~55℃之间的热气流进行烘干;经烘干后,最后按包装规格将其封装至密封袋中,进行真空包装,得有机稻米成品。
[0011]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在稻谷加工过程中,60%以上的碎米产生在脱壳及碾米阶段,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减缓脱壳及碾米过程中,米粒外表的温度上升速度的问题,在脱壳过程中,通过输入高压空气,采取喷雾方式使稻谷着水,这样能够降低脱壳后的糙米温度;而在碾米过程中,喷入适量的预设温度下的空气,以减缓碾米过程中米粒外表的温度上升速度,从而减少米粒外表和内层的温差,使其温升低,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大米原有口感。另外,在抛光过程中,在抛光前先进行一次分级提碎,这样能够避免米粒表面再次损伤而引起碎米率增加,不仅可以增加抛光效果,还能提高米粒质量。最后,在热烘封装过程中,先对抛光后的精米进行二次分级提碎,然后再采用X 射线进行照射处理和热气流进行烘干处理,由于稻米是热敏性谷物,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形成应力裂纹,出现爆腰,严重影响其食味品质、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由此可见,通过X 射线和热气流的双重协同处理,可杀灭米粒中隐藏的虫卵和霉菌,钝化稻米中脂肪氧化酶和脂肪酶,抑制脂质氧化,可以使稻米产品在长时间贮藏过程中,仍能保持新鲜米的外观和蒸煮特性;并通过二次分级提碎,不仅可以提高加工后的稻米均匀性及整米率,还能够提高稻米的加
工品质。
[0012]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整个加工过程均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能够有效避免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碎米率多及整米率低的问题,同时,在热烘封装过程中,通过X 射线和热气流协同处理,可以使稻米产品在长时间贮藏过程中,仍能保持新鲜米的外观和蒸煮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稻米原有口感,提高稻米的品质,其加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其应用前景广泛,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4]实施例1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所述低温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谷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稻谷投入预处理罐内,向预处理罐中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谷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稻谷投入预处理罐内,向预处理罐中循环输入温度为3~6℃的氮气,使预处理罐内的湿度降低至8~12%,完成对稻谷的预处理;(2)砻谷脱壳:将预处理后的稻谷转移至砻谷机中,控制砻谷机的处理腔内温度在35~45℃之间,利用砻谷机的砻齿对其内部的稻谷进行脱壳处理,在砻谷时,通过输入高压空气喷雾使稻谷着水,以降低脱壳后糙米的湿度和温度,经脱壳后,获得糙米状态的谷粒;(3)碾米:将脱壳后的谷粒转移至碾米机中,采取多点进风方式,向碾米机的碾白室内喷入适量的预设温度下的空气,以减缓碾米过程中米粒外表的温度上升速度,减少了米粒外表和内层的温差,经碾米后获得米粒;(4)抛光:将脱壳后的米粒先进行一次分级提碎,然后转移至抛光机中,在抛光机的抛光室内,控制抛光温度在45~55℃之间,通过摩擦使米粒表面上光,经抛光后获得精米;(5)热烘封装:将抛光后的精米置于温度为35~45℃、湿度为80~95%的环境下,放置10~20分钟;之后采用X射线处理精米,X射线照射量率为5~10KGy/h,照射时间为8~12分钟;经X射线照射之后,将精米转移至包装罐中,并向其中输入湿度在35~45%,温度在45~55℃之间的热气流进行烘干,经烘干后,最后按包装规格进行包装,得有机稻米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稻米的低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稻谷预处理过程中,向预处理罐中循环输入温度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