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874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去离子水、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分散,得到CMC水溶液;S2、将碳纳米管分批加入CMC水溶液中,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A;S3、将混合溶液A倒入均质机中进行处理;S4、将氧化石墨烯滤饼分散到均质后的混合溶液A中,得到混合浆料;S5、混合浆料经均质、涂布、热处理、压延后得到石墨烯导热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掺杂价格较低且含有大量金属元素的工业CNTs,能够降低热处理温度,实现成本的降低;CMC作为分散介质不仅能够将CNTs均匀分散到水溶液中,在后期的热处理阶段也可以作为碳源修复石墨烯导热膜缺陷,与CNTs协同提高石墨烯导热膜的导热系数。烯导热膜的导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热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常用于制备导热材料,在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过程中,常需要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如专利CN111944497A在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过程中引入碳源分散液,使碳源均匀稳定地插入氧化石墨烯的层间,氧化石墨烯再分散、涂膜、干燥、还原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现有技术中,在氧化过程中引入碳纳米管,而碳纳米管在氧化后缺陷程度有所增加、有序度下降、表面部分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变成sp3杂化,导致导热系数下降,如果在热处理过程中还原不充分,还会造成掺杂制备的石墨烯导热膜导热系数降低。此外,现有技术中石墨烯高温热处理温度仍然很高,不能达到节能减排和降本效果。
[0003]碳纳米管一般采用化学气相裂解法(CVD法),但是需要用到金属催化剂,制备结束后,金属催化剂容易残留,伴随碳纳米管进入到产品之中,为了降低金属杂质,常需要另外采取酸洗提纯法、高温热处理提纯法等对碳纳米管进行进一步的提纯处理,导致碳纳米管的成本增加,在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过程中,若使用金属杂质含量低的碳纳米管,也会导致成本升高。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掺杂价格较低且含有大量金属元素的工业CNTs,能够降低热处理温度,实现成本的降低;CMC作为分散介质不仅能够将CNTs均匀分散到水溶液中,在后期的热处理阶段也可以作为碳源修复石墨烯导热膜缺陷,与CNTs协同提高石墨烯导热膜的导热系数。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去离子水、羧甲基纤维素(CMC)混合、分散,得到CMC水溶液;
[0009]S2、将碳纳米管(CNTs)分批加入CMC水溶液中,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A;
[0010]S3、将混合溶液A倒入均质机中进行处理;
[0011]S4、将氧化石墨烯滤饼(GO滤饼)分散到均质后的混合溶液A中,得到混合浆料;
[0012]S5、混合浆料经均质、涂布、热处理、压延后得到石墨烯导热膜。
[0013]优选地,氧化石墨烯滤饼、去离子水、羧甲基纤维素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 20

40:500:1

16:2

8,即GO滤饼干重:去离子水:CMC:CNTs=20

40:500:1

16:2

8。
[0014]优选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0

500μm,管径为5

50nm,进一步优选管径为10

20nm,
管长30

50μm;碳纳米管纯度>70%,金属元素总含量为2

22%,金属元素为Fe、Co、Ni、 Cu、Zn和Al中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占金属元素总含量的94

98%,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 Fe或Ni。
[0016]碳纳米管为含有大量金属元素的工业碳纳米管(CVD法),在热处理阶段,CNTs上的金属元素可以降低石墨烯导热膜的石墨化温度,与石墨烯相比,工业CNTs价格较低,可取代部分石墨烯,降低生产成本。
[0017]优选地,S1步骤中,转速为500

1500rpm,分散时间为5

30min。
[0018]优选地,S2步骤中,转速为500

2000rpm,分散时间为10

30min。
[0019]优选地,S3步骤中,均质5

10次,均质压力为200

1000bar。
[0020]优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滤饼为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压滤得到。
[0021]优选地,S5步骤中,热处理的温度2400

2800℃,时间为1

5h。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利用CMC分散CNTs,无需氧化便能够有效分散CNTs,同时CMC也可以作为碳源修复石墨烯导热膜的缺陷,并能够与CNTs协同提高石墨烯导热膜的导热系数;
[0024]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CNTs价格较低且含有大量金属元素,有助于将石墨烯热处理温度降低,降低了石墨烯导热膜产业链成本;
[0025]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石墨烯导热膜导热系数在1200W/m
·
K左右,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导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7]实施例1
[0028]1、将945g去离子水、5gCMC加入到烧杯中,经高速分散机分散后获得CMC水溶液,转速为1000rpm,分散时间为10min;
[0029]2、将5gCNTs分批加入CMC水溶液中,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A,CNTs(CVD法制备,纯度>90%,长度为50μm,管径为20nm,Fe金属元素含量约5%,其余金属元素的含量具体见表1),转速为1500rpm,分散时间为20min;
[0030]3、将混合溶液A倒入均质机中,均质8次,均质压力为800bar;
[0031]4、取干重为45gGO滤饼(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压滤得到)分散到均质后的混合溶液A中,得到混合浆料;
[0032]5、混合浆料经均质、涂布、2600℃热处理2h、压延后,得到石墨烯导热膜。
[0033]实施例2
[0034]1、将945g去离子水、5gCMC加入到烧杯中,经高速分散机分散后获得CMC水溶液,转速为1000rpm,分散时间为10min;
[0035]2、将5gCNTs分批加入CMC水溶液中,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A,CNTs(CVD法制备,纯度>85%,长度为50μm,管径为20nm,Fe金属元素含量约10%,其余金属元素的含量具体见表
1),转速为1500rpm,分散时间为20min;
[0036]3、将混合溶液A倒入均质机中,均质8次,均质压力为800bar;
[0037]4、取干重为45gGO滤饼(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压滤得到)分散到均质后的混合溶液A中,得到混合浆料;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去离子水、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分散,得到CMC水溶液;S2、将碳纳米管分批加入CMC水溶液中,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A;S3、将混合溶液A倒入均质机中进行处理;S4、将氧化石墨烯滤饼分散到均质后的混合溶液A中,得到混合浆料;S5、混合浆料经均质、涂布、热处理、压延后得到石墨烯导热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石墨烯滤饼干重、去离子水、羧甲基纤维素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20

40:500:1

16:2

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0

500μm,管径为5

50nm,碳纳米管纯度>70%,金属元素总含量为2

22%,金属元素为Fe、Co、Ni、Cu、Zn和Al中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掺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占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龙耿飚周朝开周炜赵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科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