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碳组合物、多层层压体、以及3D打印制品
[0001]相关申请的引证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在35USC
§
119下于2020年5月1日以Richard Ludington、Luis Eduardo Marin、和Steven John Hultquist的名义提交的名称为“玻璃碳组合物、多层层压体、以及3D打印制品(VITREOUS CARBON COMPOSITIONS,MULTI
‑
LAYER LAMINATES,AND 3
‑
D PRINTED ARTICL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3/019,155的权益。出于所有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3/019,155公开的露内容由此通过引用以其全文结合在此。
[0003]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玻璃碳组合物、多层层压体、以及3D打印制品、以及用于制造和使用其的方法。在各个具体方面,本公开涉及微形态上无裂纹的多层玻璃碳层压体及其制备方法,例如具有长度和宽度各自至少为10mm和厚度为至少5mm且优选至少7mm的玻璃碳层压体制品。在其他方面,本公开涉及在打印过程中通道化的玻璃碳3D打印制品,并且在其他方面,本公开涉及含有分散在其中的三维纳米晶格体(nanolattice body)的玻璃碳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4]Burton等人的美国专利5,182,166公开了一种耐磨复合结构,其包括在连续相中的玻璃碳和散布在不连续相中的整个玻璃碳中的卷曲强化纤维。在这个专利中,专利技术人公开了含纤维的玻璃碳材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和至少5mm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厚度为至少7mm。3.一种3D打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4.一种微形态上无裂纹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包括至少三个玻璃碳层,其中,所述制品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和至少5mm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厚度为至少7mm。6.一种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包括至少两个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片,每个所述片具有各自为至少为10mm的长度和宽度和不超过6mm的厚度,以及邻近对的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片之间的催化糠醇的粘合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具有至少7mm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具有至少10mm的厚度。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催化糠醇的粘合层是至少部分聚合的。10.一种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包括至少两个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片,每个所述片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和不超过4mm的厚度,以及在邻近对的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片之间的催化糠醇粘合层。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具有至少5mm的厚度。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具有至少7mm的厚度。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具有至少10mm的厚度。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层压玻璃碳制品,其中,所述催化糠醇的粘合层是至少部分聚合的。15.一种形成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的方法,所述玻璃碳制品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至少5mm的厚度,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第一片和第二片,其中所述第一片和第二片各自具有(i)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以及(ii)不超过4mm的厚度,但是其中所述第一片和第二片的组合厚度为至少5mm;将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施加至所述第一片的面上以产生树脂承载面;使所述第一片的所述树脂承载面与所述第二片的面配合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与其间的树脂层固结;固化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之间的所述树脂,以在其间形成固化树脂层;以及热解所述固化树脂层以形成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至少5mm的厚度的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施加到(a)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第三片的面上,或(b)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和至少5mm的厚度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的面上,以在施加所述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的面上提供树脂层;
使所述第三片与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配合接触,使得所述第三片和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与其间的树脂层固结;固化所述第三片与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之间的所述树脂层,以在其间形成固化树脂层;以及使在所述第三片和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之间的所述固化树脂层热解以形成具有进一步增加的厚度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至少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第四片重复涉及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所述第三片的步骤,以形成具有进一步增加的厚度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重复涉及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第一片和第二片的步骤,产生作为第一玻璃碳层压体的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至少5mm的厚度的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对于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第三片和第四片,形成作为第二玻璃碳层压体的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至少5mm的厚度的第二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将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施加至第一层压体和第二层压体中的一个的面上以在其上形成树脂层;使第一层压体和第二层压体彼此配合接触,使得它们与其间的树脂层固结;固化在第一层压体和第二层压体之间的所述树脂层以在其间形成固化树脂层;以及使在第一层压体和第二层压体之间的所述固化树脂层热解以形成具有进一步增加的厚度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包括重复涉及所述第二层压体的步骤用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第三层压体产生具有进一步增加的厚度的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以产生具有又进一步增加的厚度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包括重复涉及所述第二层压体的步骤,用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另外的片产生具有进一步增加的厚度的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从而产生具有又进一步增加的厚度的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向具有各自为至少10mm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至少5mm的厚度的所述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添加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片和/或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层压体,以形成固结的层压体,通过施加所述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以在每个添加的片和/或添加的层压体下方形成树脂层,固化每个下方树脂层,和热解每个固化的下方树脂层以形成固结的多层压体微形态上无裂纹的玻璃碳制品。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包括糠醇。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施加到包含用于所述可固化且可热解的树脂的固化催化剂的树脂组合物中。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化催化剂包括路易斯酸。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路易斯酸包括H
+
、K
+
、Mg
2+
、Fe
3+
、BF3、CO2、
SO3、RMg
X
、AlCl3和Br2中的一种或多种。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化催化剂包括磺酸、马来酸、或马来酸酐。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化催化剂包括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铵、氯化镁、或硫酸铵。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化催化剂包括氯化锌。29.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