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66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涉及到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靠底部位置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且衔接杆的一端与箱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下模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舵机,所述底框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泵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是通过舵机实现下模的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而现如今的注塑模具应用十分广泛,在注塑模具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清洗,但传统的注塑模具清洗装置,一般只能对其表面进行清洗,而对模具内部进行清洗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进行清洗,大大浪费了人工资源,且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前端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废水屉,所述底框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靠底部位置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且衔接杆的一端与箱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下模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舵机,且舵机的左侧位置贯穿箱体并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的输出端与下模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箱体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且上模位于箱体的内部;
[0005]所述底框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水箱并且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U形分流管,所述U形分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式软管,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渡水盘,所述过渡水盘的顶部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清洗喷头,所述U形分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过渡水盘并且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废水屉顶部贯穿并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开孔,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位置贯穿并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开孔。
[0007]优选的,所述废水屉的前端中间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后端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补水阀。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箱体并固定连接有U形卡块。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后端靠顶部位置贯穿并设置有圆形开孔,所述弹簧式软管的一端穿过圆形开孔并与U形卡块之间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中,舵机输出端驱动下模进行转动,故而跟同连接的衔接杆辅助下模
进行转动,使得下模翻转180
°
,将下模的内部面朝下,以便于后续的清洗工作,泵体通过进水管将水箱内部的净水或清洗剂抽入U形分流管的内部,从而再将净水或清洗剂分别分流至弹簧式软管和出水管内部,弹簧式软管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在上模的下方进行伸缩工作,同时又在泵体的工作下,弹簧式软管内部的净水或清洗剂通过上模下方的这一端排出,故而即可对上模的内部进行清洗工作;而进入出水管内部的净水或清洗剂分流至过渡水盘的内部,最后通过各个清洗喷头排出,从而即可对下模的内部进行清洗;
[0013]综合上述,本技术首先是通过舵机实现下模的180
°
翻转,再通过分流至过渡水盘内部的净水或清洗剂,并且通过清洗喷头排出,以此来实现了下模的清洗,同时弹簧式软管在第二气缸的配合下,实现了上模的清洗工作,本申请同时实现了上模和下模的清洗工作,无需再通过人工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底框与废水屉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框;101、废水屉;102、把手;103、第一开孔;2、箱体;3、下模;301、衔接杆;302、舵机;4、上模;401、活塞;402、第一气缸;5、水箱;6、补水阀;7、泵体;701、进水管;702、U形分流管;703、弹簧式软管;704、第二气缸;705、U形卡块;8、圆形开孔;9、出水管;901、过渡水盘;902、清洗喷头;10、第二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包括底框1,底框1的前端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废水屉101,底框1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内壁之间靠底部位置设置有下模3,下模3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01,且衔接杆301的一端与箱体2之间转动连接,下模3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舵机302,且舵机302的左侧位置贯穿箱体2并固定连接,舵机302的输出端与下模3左侧位置固定连接,箱体2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02,第一气缸402的输出端贯穿箱体2并固定连接有活塞401,活塞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4,且上模4位于箱体2的内部;
[0020]通过第一气缸402输出端驱动活塞401进行伸缩式升降工作,故而跟同连接的上模4跟同工作,使得上模4下降至下模3的上方,从而即可对上模4与下模3之间的塑胶进行定型工作;当上模4与下模3完成一系列工作时,将上模4复原至原先的位置,然后再将舵机302启动,舵机302输出端驱动下模3进行转动,故而跟同连接的衔接杆301辅助下模3进行转动,使得下模3翻转180
°
,将下模3的内部面朝下,以便于后续的清洗工作;
[0021]底框1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箱5,箱体2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泵体7,泵体7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01,且进水管701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且固定连接,泵
体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U形分流管702,U形分流管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式软管703,箱体2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渡水盘901,过渡水盘901的顶部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清洗喷头902,U形分流管7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且出水管9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2和过渡水盘901并且固定连接。
[0022]泵体7通过进水管701将水箱5内部的净水或清洗剂抽入U形分流管702的内部,从而再将净水或清洗剂分别分流至弹簧式软管703和出水管9内部,弹簧式软管703在第二气缸704的配合下,可对上模4进行清洗工作;而进入出水管9内部的净水或清洗剂分流至过渡水盘901的内部,最后通过各个清洗喷头902排出,从而即可对下模3的内部进行清洗,而清洗喷头902和弹簧式软管703清洗所产生的废水,通过第一开孔103和第二开孔10排入废水屉101的内部,对其进行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塑胶注塑模具,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前端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废水屉(101),所述底框(1)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壁之间靠底部位置设置有下模(3),所述下模(3)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01),且衔接杆(301)的一端与箱体(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下模(3)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舵机(302),且舵机(302)的左侧位置贯穿箱体(2)并固定连接,所述舵机(302)的输出端与下模(3)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02),所述第一气缸(402)的输出端贯穿箱体(2)并固定连接有活塞(401),所述活塞(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4),且上模(4)位于箱体(2)的内部;所述底框(1)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箱(5),所述箱体(2)的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泵体(7),所述泵体(7)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01),且进水管(701)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且固定连接,所述泵体(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U形分流管(702),所述U形分流管(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式软管(703),所述箱体(2)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渡水盘(901),所述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鹏张东彬雷辉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盛华泰塑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