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0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其包括中冷器本体、增湿器本体、进气端盖、出气端盖,所述进气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冷器本体左侧的空气入口,所述进气端盖上设有干空气进口;所述中冷器本体右侧的空气出口对接于所述增湿器本体左侧的进气口;所述出气端盖盖设于所述增湿器本体右侧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端盖上设有增湿空气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进气端盖、中冷器本体、增湿器本体、出气端盖依次连接集成为一体,干空气从进气端盖的干空气进口进入后依次经过中冷器本体、增湿器本体,然后从出气端盖上的增湿空气出口流出,这样节省了中冷器与增湿器之间的连接管路,减小了中冷器与增湿器的安装空间。小了中冷器与增湿器的安装空间。小了中冷器与增湿器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及能源危机的逼近,新能源车辆获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车辆中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污染、能量利用率高、充能快的优点,其燃料为氧气和氢气,两者化学反应后生成物是水,因此是一种极其环保的交通工具。
[0003]燃料电池类型中的一种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维持所述电池正常工作需要电解质膜保持合适的含水量,以此提升膜的寿命。因此通入燃料电池阴极的空气在进入电堆之前需要被加湿,以润湿电解质膜,此时需要用增湿器对进入电堆阴极的空气进行加湿并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0004]另外,由空气供给系统进入的空气被压缩后温度升高,而高温会影响电堆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采用中冷器将压缩后的空气温度降低,达到合适的进入电堆温度。
[0005]随着燃料电池系统的布置越来越复杂,整个系统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增湿器和中冷器作为燃料电池系统中重要的零部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冷器本体(100)、增湿器本体(200)、进气端盖(115)、出气端盖(205),所述中冷器本体(100)设置有通过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液进口(102)、冷却液出口(104),所述增湿器本体(200)设置有通过加湿通道连通的湿气进口(202)与湿气出口(203);所述进气端盖(115)盖设于所述中冷器本体(100)左侧的空气入口,所述进气端盖(115)上设有干空气进口(101);所述中冷器本体(100)右侧的空气出口对接于所述增湿器本体(200)左侧的进气口;所述出气端盖(205)盖设于所述增湿器本体(200)右侧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端盖(205)上设有增湿空气出口(201);所述干空气进口(101)通过依次设置在所述中冷器本体(100)和所述增湿器本体(200)内的干空气通道与所述增湿空气出口(2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本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干空气通道连通的旁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口包括干空气出口Ⅱ(106)、干空气出口Ⅲ(103)、干空气出口Ⅳ(1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中冷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空气出口Ⅱ(106)、所述干空气出口Ⅲ(103)、所述增湿空气出口(201)分别与节气门Ⅰ(107)、节气门Ⅱ(108)、节气门Ⅲ(204)集成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炽华郑灏李永超李晨雨万劲星刘志恩周辉王龙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仙湖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