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77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涉及化学纤维技术领域,包括:外线,多个所述外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线,多个所述内线的内部均固定嵌设有混合介质,多个所述混合介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远红外颗粒,多个所述内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基线,所述基线的内部固定嵌设有锦纶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统锦纶长丝在对红外效果进行调整时,需要在内部颗粒材质颗粒数量上进行微调,由于调整远红外颗粒的数量需要在共混共融阶段操作,导致对于共混共融过程要求更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只需要对将固定数量的远红外颗粒与内线进行共融共混,通过调整内线的数量进而改变远红外效果,降低操作难度,同时调整红外效果更加方便。果更加方便。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纤维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

技术介绍

[0002]远红外光热疗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疗法,属于非介入治疗手段。远红外光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能穿透皮下组织4cm深处,与生物大分子产生共振,且具有可被人体吸收的特性,可使人体水分子共振活化,从而提高某些生物大分子的活性,进而影响生物细胞的生长。目前,国内外有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远红外光对乳腺肿瘤有抑制作用,可作为乳腺肿瘤的非介入治疗或辅助治疗,常与化疗、放疗等进行协同治疗,以缓解放化疗引起的组织水肿,为此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应运而生,远红外纤维通常是在纺丝过程中加入具有高发射率的远红外纳米颗粒共混、共融制作。
[0003]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474972U公开了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包括锦纶本体,所述锦纶本体的内部设有数个轴向分布的中空管道,且数个中空管道之间互不连通;所述锦纶本体的外表面设有数个矩形本体;所述数个矩形本体呈散射状设于锦纶本体的外表面。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保暖性好,实用的特点。
[0004]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锦纶长丝的表面积,充分发挥远红外物质的功效,但是对于调节内部纳米颗粒的远红外发射性能,依然需要通过共融共混过程调节,导致对于共混共融过程要求更高,传统设备难以达到要求,不方便调节远红外光发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锦纶长丝内部纳米颗粒的远红外发射性能,依然需要通过共融共混过程调节,导致对于共混共融过程要求更高,传统设备难以达到要求,不方便调节远红外光发射性能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包括:外线,多个所述外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线,多个所述内线的内部均固定嵌设有混合介质,多个所述混合介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远红外颗粒,多个所述内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基线,所述基线的内部固定嵌设有锦纶丝。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线的外表面与锦纶丝的中心轴距离为0.35mm

0.4mm。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线的材质为锦纶,所述外线的数量与内线的数量相等。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线的半径为0.1mm

0.25mm,所述锦纶丝的半径为0.08mm

0.23mm。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线的半径为0.1mm

0.23mm,所述内线的材质为锦纶。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远红外颗粒的材质为茶叶碳,所述锦纶丝采用低
黏度锦纶熔融制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基线作为主轴,以外环外线作为外保护层,中层内线作为内部远红外颗粒的内嵌位置,作为锦纶长丝主体,传统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在对红外效果进行调整时,往往需要在内部颗粒材质颗粒数量上进行微调,由于调整远红外颗粒的数量需要在共混共融阶段操作,导致对于共混共融过程要求更高,传统设备难以达到要求,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只需要对将固定数量的远红外颗粒与内线进行共融共混,通过调整内线的数量进而改变远红外效果,降低操作难度,同时调整红外效果更加方便。
[0014]2.本技术,通过基线、锦纶丝、外线的设置进行丝线加固,分为内中外三层,外线作为外层保护,基线作为内线的缠绕轴,相对于传统内部实心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强度更高,不易断裂,同时外部外线的面积相对于传统更大,由于外线的数量与内线的数量相等,使得内线内部的远红外颗粒的通过基线发散,远红外纱线发射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的侧视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内部侧视立体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外线;2、内线;3、基线;201、混合介质;202、远红外颗粒;301、锦纶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包括:外线1,多个外线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线2,多个内线2的内部均固定嵌设有混合介质201,多个混合介质2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远红外颗粒202,多个内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基线3,基线3的内部固定嵌设有锦纶丝301,外线1的外表面与锦纶丝301的中心轴距离为0.35mm

0.4mm,外线1的材质为锦纶,外线1的数量为以下数量的一种:两个、三个、四个,基线3的半径为0.1mm

0.25mm,锦纶丝301的半径为0.08mm

0.23mm,内线2的半径为0.1mm

0.23mm,内线2的材质为锦纶,远红外颗粒202的材质为茶叶碳,锦纶丝301采用低黏度锦纶熔融制作,通过设置基线3作为主轴,以外环外线1作为外保护层,中层内线2作为内部远红外颗粒202的内嵌内衬层,以此作为锦纶长丝主体,其中锦纶丝301为低黏度锦纶熔融制作而成,作为内部加固层,中层混合介质201作为共融共混材质混合物,用来固定远红外颗粒202,远红外颗粒202采用茶叶碳材质,目前可作为远红外内置颗粒的材料分为茶叶碳颗粒、竹炭颗粒、咖啡碳颗粒以及火山岩颗粒、石墨烯颗粒、生物质石墨烯颗粒,其中茶叶碳颗粒在六种材质中对于缓解乳腺肿瘤效果最好,同时长期使用慢性远红外光辐射无不良
影响,因此作为本实用内置颗粒材质,且出于茶叶碳材质相对于其他材质颗粒较小,进而使得内线2的直径可调整空间更大,提高了在内层内线2的增加或减少选择空间,同时内线2作为内层内部共融有多个远红外颗粒202,生产过程中对于内线2内部远红外颗粒202的数量可以统一设置,不需要在共融共混阶段调整颗粒数量,只需添加或减少内线2的数量进而对远红外光的效果进行调整,通过环绕设置在基线3的外表面起到均匀且持续发射远红外光的效果,同时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添加或减少内线2的数量!传统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在对红外效果进行调整时,往往需要在内部颗粒材质颗粒数量上进行微调,由于调整远红外颗粒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包括:外线(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线(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线(2),多个所述内线(2)的内部均固定嵌设有混合介质(201),多个所述混合介质(2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远红外颗粒(202),多个所述内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基线(3),所述基线(3)的内部固定嵌设有锦纶丝(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1)的外表面与锦纶丝(301)的中心轴距离为0.35mm

0.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远红外异型锦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1)的材质为锦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荣丁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诚业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