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34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隔震装置和拉杆,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相对设置,上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隔震装置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拉杆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限位固定在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拉杆的另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限位固定在第二滑动槽的内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震支座,拉杆可以抵抗隔震支座产生的大部分拉力,拉杆处于竖直状态,不对隔震支座产生附加侧移刚度,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拉杆的两端可以双向滑动,隔震支座在水平位移时水平变形不会被约束,保证隔震支座的隔震性能。保证隔震支座的隔震性能。保证隔震支座的隔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叠层橡胶支座抗压能力强、稳定性好,是工程中常用的隔震支座,其中铅芯橡胶支座由内部铅芯提供阻尼,可在地震作用下耗散较多的能量,保护主体结构。《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

2021)规定罕遇地震作用下,重点设防类和标准设防类建筑的隔震橡胶支座竖向拉应力限制不超过1.0Mpa,特殊设防类建筑的隔震橡胶支座不允许出现拉应力。这是由于隔震橡胶支座是由橡胶层和钢板层交错叠合而成,竖向抗拉由橡胶和钢板的粘结能力决定,而橡胶和钢板的粘结能力不大,造成支座抗拉性能弱,隔震橡胶支座在很小拉力的作用下很快进入失稳破坏,即隔震橡胶支座会出现剪应力下降的现象,导致地震作用下隔震橡胶支座产生过大水平位移而难以自复位,甚至可能因为二次弯矩而导致结构倾倒。但是在高层建筑中,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在底层柱脚或墙角处产生较大的拉力。
[0003]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叠层橡胶支座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锁扣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橡胶垫的上钢板底部设有对称设置的抗拉限位机构,抗拉限位结构通过钩型锁与上钢板连接,抗拉限位机构可抗水平剪切力和竖向拉伸变形,但是水平剪切滑动时拉杆可能倾斜,约束隔震支座水平滑动;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抗拉抗扭转隔震支座,通过支座单元外的阻尼器承受拉力,通过分别预埋在上墩柱和下墩柱的上滑移单元和下滑移单元抗扭,可以增强隔震支座的抗拉抗扭能力,但是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会提供支座附加的刚度,限制支座的水平变形;另外,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附加侧移刚度的抗拉隔震支座,通过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间的拉索抗拉,通过开设于下支座板上的调节孔和滑动板使隔震支座水平变形时,拉索不对支座提供附加侧移刚度,但是在较大地震中,隔震支座的水平变形会很大,此时调节孔必须较大才能满足水平变形的要求,另外紧固件的尺寸也需要较大才能保证拉索不脱开,在工程中难以找到尺寸很大的紧固件,因此难以在工程中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隔震支座在水平位移时水平变形被约束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提出了一种隔震支座,包括:
[0006]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沿着重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第二滑动槽;
[0007]隔震装置,所述隔震装置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
[0008]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
[0009]根据本技术的隔震支座,拉杆可以抵抗隔震支座产生的拉力,拉杆的两端分别以可活动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的内部,拉杆的两端分别在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之间滑动,拉杆处于竖直状态,不对隔震支座产生附加侧移刚度,又因为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拉杆的两端可以双向滑动,隔震支座在水平位移时,水平变形不会被约束,保证隔震支座的隔震性能。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的隔震支座,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震支座还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面向所述下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垫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面向所述上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上,所述第二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板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两端均为球体。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用于收容所述球体。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震支座还包括用于分担竖向压力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拉杆的外侧。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数量为至少一对,并以所述隔震装置为中心对称分布。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数量分别和所述拉杆的数量相同。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槽的长度为所述隔震装置沿着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滑动方向在水平变形范围内允许的最大位移,所述第二滑动槽的长度为所述隔震装置沿着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滑动方向在水平变形范围内允许的最大位移。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震装置为橡胶座。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震装置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中心位置。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1]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B

B面的剖视图;
[0023]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A

A面的剖视图;
[0024]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如下:
[0026]10为上连接板,11为下连接板,20为隔震装置,30为第一垫板,301为第一滑动槽,31为第二垫板,311为第二滑动槽,40为拉杆,41为球体,50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8]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0029]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沿着重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第二滑动槽;隔震装置,所述隔震装置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还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面向所述下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垫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面向所述上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上,所述第二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两端均为球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刘晓光应瑛姜雄
申请(专利权)人: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