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谱仪雾化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459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质谱仪雾化室,用于将雾化器产生的雾粒进行筛选后输送至质谱仪,包括主体、进样管、出样管和废液管,其中:主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中空漏斗和用于盛放冷却剂的容纳槽,容纳槽内置于中空漏斗,且与中空漏斗的大端通过顶盖连接形成密封腔室;进样管与中空漏斗的大端边缘相切连接,出样管与顶盖垂直连接,废液管与中空漏斗的小端同轴连接,且进样管、出样管和废液管均与密封腔室连通。该雾化室可提高样品利用率和筛选效率,减少水和溶剂对等离子体造成的负载,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并有助于实现小体积,从而缩短进样时间和冲洗时间,减少记忆效应。减少记忆效应。减少记忆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质谱仪雾化室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质谱仪雾化室。

技术介绍

[0002]质谱仪(ICP)需要样品以气体、蒸汽或气溶胶的形式进入等离子体。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通过雾化室向等离子体炬传递,产生气溶胶通常可用气动雾化或超声雾化方法,对微量、微区样品还可采用电热蒸发、固体样品的激光烧蚀、气体氢化物或气体氧化物发生法等。
[0003]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小分布是高度分散的,小的气溶胶雾粒(小于10μm)的传输效率较高,而较大的雾粒(如直径在100μm以上)在传输过程中常会在雾化室沉降,通过雾化室滤除大的雾粒,保持稳定的细小雾粒的气溶胶流,降低进样系统的噪声,改善信号稳定性。雾化器的气溶胶的传递效率与雾化的雾滴大小有关,被定义为实际传输到等离子体中的气溶胶与被雾化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室内通常采用扰流器和碰撞球来降低大雾粒的比率从而提高气溶胶传递效率,不利于小型化,且雾化室要考虑到进样时间和冲洗时间,进样时间被定义为样品溶液进入进样系统后,仪器从本底背景信号到获得97%的稳定信号的所需时间,冲洗时间被定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谱仪雾化室,用于将雾化器产生的雾粒进行筛选后输送至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仪雾化室包括主体(1)、进样管(2)、出样管(3)和废液管(4),其中:所述主体(1)包括同轴设置的中空漏斗(11)和用于盛放冷却剂的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内置于所述中空漏斗(11),且与所述中空漏斗(11)的大端通过顶盖(13)连接形成密封腔室;所述进样管(2)与所述中空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毅邹爽爽梁炎
申请(专利权)人:瑞莱谱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