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界面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减小和封装密度的不断增加,热管理成为下一代电子器件发展的瓶颈。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界面材料(TIMs)。热界面材料将两个不均匀的固体表面连接在一起,取代这两个表面上原先的不良热导体——空气,帮助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目前柔性聚合物因加工低廉、易于加工、力学性能优异等特定在热界面材料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柔性聚合物存在导热性能差的不足,无法满足电子部件的散热,于是科研人员往聚合物中掺入高导热填料,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相互接触,形成有效的导热通路,从而实现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提高。科学家们在追求高导热的时候,会在聚合物中实现高填充量,如魏宇等提出的硅氧烷基质中填充不同粒径的填料,在填料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利用小尺寸颗粒去填充大尺寸颗粒之间的空隙,使填料之间堆积得更加紧密,填料之间的热阻得到降低,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性能获得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按重量份,8.54份乙烯基硅油,1.44份含氢硅油,0.003份催化剂,0.01份抑制剂,60~90份球形铝粉,0.01~30份镓铟合金;所述球形铝粉分散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基体中,所述镓铟合金在球形铝粉与球形铝粉之间形成金属液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油的质均分子量为180000~20000,氢基含量为0.1~0.12mmol/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质的均分子量为8000~10000、乙烯基含量为0.20~24mmol/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油的质均分子量为4000~5000、乙烯基含量为0.32~0.34mmol/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铝粉的平均粒径为11~13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桥接铝粉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镓铟合金中Ga和In的质量比为3:1。7.一种权利要求1
‑
6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琳琳,李俊鸿,高汕,庞云嵩,曾小亮,孙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