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本中毛螺菌科菌种的探针组合、基因芯片和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08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检测样本中毛螺菌科菌种的探针组合、芯片、试剂盒和方法,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所述8种毛螺菌科菌种分别为Agathobacter rectalis,Anaerobutyricum soehngeni,Bariatricus massiliensis,Blautia hansenii,Coprococcus eutactus,Enterocloster citroniae,Fusicatenibacter saccharivorans和Stomatobaculum longum,所述探针组合包括SEQ ID No.1~80所示的探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目前已知的8种关键的毛螺菌科菌种的快速检测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方法菌种检测灵敏度低,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成本高,周期长,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样本中毛螺菌科菌种的探针组合、基因芯片和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检测
,具体地,涉及检测样本中毛螺菌科菌种的探针组合、基因芯片和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细菌是人肠道中普遍存在的高丰度共生菌,约占人体肠道全部菌种丰度的10%~35%,该类群菌种广泛参与多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并可以通过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参与胆汁酸代谢、调控粘膜免疫应答、抵抗肠道内病原体定植等方式影响宿主健康,对毛螺菌科菌种在肠道中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定有助于研究者深入解析肠道菌群的功能。近年来,有大量人群队列研究表明肠道中毛螺菌科丰度与溃疡性肠病、帕金森病、以及脂肪肝、肥胖等代谢类疾病发病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然而,还有研究揭示了毛螺菌科的丰度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艾滋病等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正相关,其产生的对甲酚和吲哚等代谢产物也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这表明毛螺菌科在不同人群中丰度的变化对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具有截然相反的生理学意义。因此,毛螺菌科下的不同菌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该类群的不同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8种毛螺菌科菌种中一种或多种的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8种毛螺菌科菌种分别为Agathobacter rectalis,Anaerobutyricum soehngeni,Bariatricus massiliensis,Blautia hansenii,Coprococcus eutactus,Enterocloster citroniae,Fusicatenibacter saccharivorans和Stomatobaculum longum,其中,检测Agathobacter rectalis的探针包括分别具有SEQ ID No.1~10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中的至少一种;检测Anaerobutyricum soehngeni的探针包括分别具有SEQ ID No.11~20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中的至少一种;检测Bariatricus massiliensis的探针包括分别具有SEQ ID No.21~30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中的至少一种;检测Blautia hansenii的探针包括分别具有SEQ ID No.31~40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中的至少一种;检测Coprococcus eutactus的探针包括分别具有SEQ ID No.41~50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中的至少一种;检测Enterocloster citroniae的探针包括分别具有SEQ ID No.5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金桃刘飞飞张智闵束文圣李绍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域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